有人說過去的事實都是歷史。但能不能真正成為歷史,還要取決于後人如何記錄。從這個角度講,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歷史,都有其主觀性,因為它都是人所記錄的。既然是人所記錄的,就不可避免地受記錄者本人的思想感情、方法手段的影響。歷史事實沒有改變,但是記錄的人變了,記錄的觀念變了,記錄的手段變了,歷史重心就會發生轉移。但是無論如何,過去一切的事實都成為歷史是絕對不可能的。
人們都希望穿越時間隧道,能夠回到過去,但到現在為止這還只是個科學幻想,我們真正能做到的主要還是閱讀歷史文獻,通過這種方法了解過去。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歷史事實,都已經經過歷代歷史學家或者歷史記載者的選擇、加工。
說到底,歷史究竟是什麼呢?對于這個問題,我想,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說,歷史不僅是指過去的事實本身,更是指人們對過去事實的有意識、有選擇的記錄。而對于歷史的專門性研究,就是歷史學,簡稱為史學,也可以稱之為歷史科學,它不僅包括歷史本身,還應該包括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研究和總結歷史發展的規律,以及總結研究歷史的方法和理論。
葛劍雄
祖籍浙江紹興,1945年12月生于浙江吳興縣(今湖州市)。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歷史人口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主要著作有︰《西漢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三聯書店1994年,台灣錦繡出版公司1992年),《中國人口發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商務印書館1997年)、《未來生存空間・自然空間》(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中國移民史》(主編,1、2卷作者,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