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藝到十三經——以經目演變為中心》提出並解釋了「經目」這一概念。「經目」是指歷代中央政府對官學中所尊「經書」及其解釋體系而做出的限定。經目與經學歷史中的經書合稱不同,一般的經書合稱具有偶然性、隨意性和個人性,在計數時寬松隨意,而經目則具有學理性、穩定性和制度性。本書以歷代「經目」的演變為核心,在文化史的背景下展開從「六藝」到「十三經」的專題史研究。其研究大致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基於史實的考辨清理;考稽、探討經目演變的內外部誘因以及前后因革或並存的不同經目之間的關系;嘗試就「經目」本身及其與經學史的關系等問題作若干理論性的探討與總結。本書的研究建立在充分的文獻學基礎上,以文化史為背景,將經目的研究與政治史、制度史、社會史等相關研究結合起來,全面立體地考察經目這一歷史現象在傳統社會中的影響。同時,本書的研究也是在「當代史」的情景下展開的。其中,關於戰國時期儒學的地域分布與「六藝」之提出的論述,關於兩漢五經說學理重構的闡釋,關於日傳本《古文孝經孔傳》真偽的考辨,關於宋代官定「四書五經」的形成與當時政治之關系的考論,關於《十三經注疏》初次匯印地點的考證,作者都有自己的創獲。
程蘇東,北京語言大學文學學士,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哲學系博士后。出站后任北京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兼任國學研究院、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