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倬雲教授以系統論的方法,圍繞着“中國究竟是什麼,我們究竟是誰”這個問題,從新石器時代談起,一直到清朝結束前夜,講述“華夏/中國”這一個複雜的共同體是如何不斷演變的。本書的結構體例、行文風格,均屬於“大曆史”的範疇,沒有鋪陳細節,也沒有繁瑣的論證,而是選擇每個時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關鍵點,以及相互間的互動,來勾勒出各個時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擊節的真知灼見,也不時流露出作者對中國文化和當代社會的深切關懷。
許倬雲,1930年生於江蘇無錫,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台灣大學、匹茲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夏威夷大學、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校講座教授。1986年榮任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2020年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漢代農業》《中國古代社會史論》《萬古江河》《中國文化的精神》《許倬雲說美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