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平,卡爾維諾寫道:“我仍然屬於和克羅齊一樣的人,認為一個作者,只有作品有價值,因此我不提供傳記資料。我會告訴你你想知道的東西,但我從來不會告訴你真實。”
1923年10月15日生於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濱海別墅猝然離世,而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
父母都是熱帶植物學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學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敗類,是家裡唯一從事文學的人。”
少年時光裡寫滿書本、漫畫、電影。他夢想成為戲劇家,高中畢業後卻進入大學農藝系,隨後從文學院畢業。
1947年出版第一部小說《通向蜘蛛巢的小徑》,從此致力開發小說敘述藝術的無限可能。
曾隱居巴黎15年,與列維·施特勞斯、羅蘭·巴特、格諾等人交往密切。
1985年夏天準備哈佛講學時患病。主刀醫生表示自己未曾過任何大腦構造像卡爾維諾的那般複雜精緻。
喜歡讀"這本書"的人也喜歡:
作者簡介:
關於生平·卡爾維諾寫到:“我仍然屬於和克羅齊一樣的人,認為一個作者,只有作品有價值。因此我不提供傳記資料。我會告訴你你想知道的東西但我從來不會告訴你真實。” 生於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濱海別墅猝然離世,而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 父母都是熱帶植物學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學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敗類,是家裡唯一從事文學的人。” 少年時光裡寫滿書本、漫畫、電影。他夢想成為戲劇家高中畢業後卻進入大學農藝系,隨後從文學院畢業。 194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小說《通向蜘蛛巢的小徑》,從此致力於開發小說敘述藝術的無限可能。 曾隱居巴黎15年,與列維·斯特勞斯、羅蘭·巴特、格諾等人交往密切。 1985年夏天準備哈佛講學時患病。主刀醫生表示自己未曾見過任何大腦構造像卡爾維諾的那般複雜精緻。
章節試閱
我輾轉反側不能入睡。這房間看起來很安靜,但夜間卻被一種後來我才 弄清楚的噪音困擾著:不時傳來一陣陣高音喇叭聲,彷彿要人們注意什麼但 又聽不清楚。那時如果我已入睡,便會被那聲音吵醒,懵懂之中還以為自己 睡在火車上呢。因為那聲音的音色和節奏,與火車站上昏昏欲睡的乘客聽到 高音喇叭發出的聲音完全一樣。我側耳細聽,才聽清那聲音說的是:“兩份 餃子,帶汁的……一份烤牛排……一份排骨肉……” 我這個房間的下面,是烏爾班諾·拉塔齊酒館的廚房,午夜後那裡也經 常炒菜。服務員用對講器從櫃檯上向廚師傳達顧客們點的菜,顧客們的談話 時而也有歌聲夾雜著,也從那個信息渠道穿了過來。那裡的菜味道不錯,價 格略貴一點,經常去吃飯的人並不俗氣,很少聽見有人深夜發酒 瘋,打翻桌 椅或杯瓶什麼的。顧客們的歡樂聲傳到我的床前,彷彿穿過了一層雲霧,失 去了原有的歡樂和色彩,變得模糊不清了。唯有那喇叭筒里傳來的低沉的鼻 音依稀可辨:“一盤炸土豆條配菜……餃子好了嗎?” 烏爾班諾·拉塔齊酒館夜裡兩點半左右關門。服務員們個個掀起工作服 的衣領禦寒,從廚房門那裡走進院子,聊著天離去。三點左右,一陣陣鐵桶 撞擊的聲音從院子里傳來,那是廚房裡的雜工往外拖沉重的空啤酒桶,側著 拖或讓酒桶在地上滾,然後還要清洗;他們一定是計時工,幹活不慌不忙, 漫不經心,一邊吹著口哨,一邊踢打著那些酒桶,一直折騰到五點。六點時 拉啤酒的汽車來了,送來滿桶,運走空桶。這時候烏爾班諾'拉塔齊酒館里 傳來了清潔工幹活的聲音,她們已經開始清掃、擦地板,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 各項勞作交替的間歇裡,從瑪格麗蒂小姐黑暗的房間里傳來陣陣對話聲 ,並夾雜著笑聲,那好像是同一個婦女的聲音偽裝的,時問時答。瑪格麗蒂 小姐耳聾,區分不了自己是在默思呢,還是在大聲講話。不論是白天還是深 夜,只要她沉溺於某種思想,回憶起愉快的或 悲傷的往事,便情不自禁地開 始自言自語,模仿各種人講話。幸虧她那種獨白都很簡練,讓別人聽不懂。 不過,這倒使我覺得觸摸到她的隱私,心裡忐忑不安。 早晨我去廚房要點熱水刮鬍子時(敲門她聽不見,我必須進入她的視線 中,讓她能意識到我的存在),常發現她對著鏡子微笑或做鬼臉,或者坐在 椅子上,目視前方,自己給自己講故事。她一發現我,便裝模作樣對我說: “啊,我正在跟貓說話呢!”或者:“對不起,我沒看見您,我正做祈禱呢( 她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但她並未發覺她的話被人偷聽了。……
我輾轉反側不能入睡。這房間看起來很安靜,但夜間卻被一種後來我才 弄清楚的噪音困擾著:不時傳來一陣陣高音喇叭聲,彷彿要人們注意什麼但 又聽不清楚。那時如果我已入睡,便會被那聲音吵醒,懵懂之中還以為自己 睡在火車上呢。因為那聲音的音色和節奏,與火車站上昏昏欲睡的乘客聽到 高音喇叭發出的聲音完全一樣。我側耳細聽,才聽清那聲音說的是:“兩份 餃子,帶汁的……一份烤牛排……一份排骨肉……” 我這個房間的下面,是烏爾班諾·拉塔齊酒館的廚房,午夜後那裡也經 常炒菜。服務員用對講器從櫃檯上向廚師傳達顧客們點的菜,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