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均以漢語為母語,但近五十來在文字,詞彙等方面逐漸產生了著異。港澳臺地區產生了許多新的詞語,有的語詞雖與大陸的普通話形式相同,但含義卻不一致,如“密接、戒惕、三溫暖、脫口秀”等,其中有些語詞已逐漸引入大陸普通話,如“亮麗、包裝、股民、後市”等。同樣,大陸有些語詞亦技交流,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特請有關專家編纂了本詞典。
這部詞典對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常用詞的形、音、義的異同進行了辨析,並運用對比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把漢字辨析與語詞對比結合起來,通過歷時和共時的縱橫比較,指出這睦字和詞使用方面的地區異同,頗具學術價值和實用意義。它可以幫助大陸與港澳臺地區瞭解兩岸三地語言文字的現狀,對漢語教學、語言文字資訊處理及社會語言交際等均大有用處。
目錄
序言
前言
凡例
音節表
正文
附錄1台灣與大陸注音符號對照
附錄2兩岸常用專名譯名對照
附錄3台灣與大陸計算機用語對照
附錄4台灣與大陸語法術語對照
附錄5台灣與大陸標點符號比較
附錄6 KK與Jones,gimson音標對照
附錄7台灣常用計量單位表
附錄8台灣常用書信用語
序言
前言
凡例
音節表
正文
附錄1台灣與大陸注音符號對照
附錄2兩岸常用專名譯名對照
附錄3台灣與大陸計算機用語對照
附錄4台灣與大陸語法術語對照
附錄5台灣與大陸標點符號比較
附錄6 KK與Jones,gimson音標對照
附錄7台灣常用計量單位表
附錄8台灣常用書信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