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了利科在20世紀70—80年代發表的重要系列論文,這些文本代表了利科研究詮釋學的一個重要階段:從現象學到詮釋學,從文本詮釋到行動詮釋;對話語和敘事作出反思,並對意識形態與處於城邦核心的人的行動進行追問的同時,利科強調了介入這兩者之間的諸種關系。
在《從文本到行動》中,利科逐漸擺脫了要在其他學科面前捍衛詮釋學的焦慮,他從胡塞爾現象學與詮釋學的關系以及詮釋學自身的歷史看到了自己研究的獨特角度和價值:立足於文本理論建構一種超越施萊爾馬赫、狄爾泰、海德格爾甚至伽達默爾的詮釋學,並且將之應用於解釋人的行動、社會意識形態,從而建立新的政治和倫理。
保羅·利科(Paul Ricoeur,1913—2005),20世紀法國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思想和研究跨越於多個人文學科:現象學、詮釋學、精神分析學、符號學、政治學與倫理學等等,他總是試圖在沖突中尋找縫合的契機,以解釋我們的社會與歷史、制度與文化,以及我們自身的存在。主要著作有《意願與非意願》、《活的隱喻》、《詮釋的沖突》、《從文本到行動》、《時間與敘事》(三部)、《自己本身作為一個他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