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篇
第一章 養生先養五臟六腑
2 養生首先要分陰陽
5 五臟六腑養不對,身體可能會越來越差
8 五臟與六腑,內外相表裡
10 從五行、五色、五味看五臟六腑
第二章 五臟六腑調養有方
14 五臟六腑怕什麼
19 經絡按摩保養臟腑
24順應四時養臟腑
五臟篇
第三章 心為五臟之主,安神定志長精神
28 心者,君主之官
30 心慌氣短,說明需要補氣了
34 年紀不大總健忘,多半是心血虛
38 總是怕冷、手腳冰涼,可能是心陽虛
40 心裡有火,要分清虛實
44 陣發性心痛,原來和心血瘀阻有關
48 神志不清,要考慮是痰蒙心神
第四章 肝為將軍之官,養肝就是養命
52 肝者,將軍之官
54 沒有食欲,有可能是肝鬱了
58 眼睛乾澀,多半是肝血不足惹的禍
62 愛發脾氣,可能是肝火太旺了
66 盜汗、頭暈、眼睛乾,可能是肝陰虛
70 口苦、脅肋脹,多半是肝膽濕熱
74 容易胃痛、嘔吐,病根可能在肝
第五章 脾為後天之本,脾好少生病
76 脾者,諫議之官
78總愛睡覺,可能不是懶,而是脾氣虛
82 出現胃下垂,可以從脾氣下陷考慮
84 月經量過多,是脾不統血的表現
88 臉腫手腳也腫,可能是脾陽虛
92 吃點東西就胃脹,可能是脾胃不和了
96 口臭、燒心,可能是脾胃濕熱
第六章 肺為相傅之官,氣魄足遠離疾病
100 肺者,相傅之官
102 氣短、語聲低微,可能是肺氣虛
106 乾咳無痰、五心煩熱,注意養陰清肺
110 咳嗽、怕冷還發熱,有可能是風寒束肺
114 喉嚨痛、咳黃痰,多半是風熱犯肺
第七章 腎為先天之本,腎好百病除
118 腎者,作強之官
120 腰膝酸冷,可能是腎陽虛了
124 耳鳴、手足心熱,多半是腎陰虛
128 尿頻、遺尿,與腎氣不固有關係
132 水腫、尿少,有可能是腎虛水泛
六腑篇
第八童 膽,維持臟腑運行平衡
138 膽,中正之官
140 口苦、胸悶,和膽鬱痰擾有關
142 經常腹痛、腹脹,小心你的膽裡長“石頭’
144得了膽囊炎,千萬不要輕視
第九章 胃為倉廩之官,人以胃氣為本
146 胃者,倉廩之官
148 貪涼一時爽,胃寒悔一生
152 口幹、口臭,小心胃火在燃燒
第十章 小腸主管營養分配,小腸健康心也安
154 小腸,受盛之官
156 小便灼熱,是心火下移了
158 腸鳴、腹瀉,也許是小腸太寒了
第十一章 大腸運營“垃圾”,大腸通暢一身輕鬆
160大腸,傳導之官
162 大便乾燥,原來是大腸太幹了
164 腹瀉還帶血,要警惕潰瘍性結腸炎
第十二章 膀胱主管“排水”,膀胱好才排得痛快
166 膀胱,州都之官
168 尿黃、尿痛,可能是膀胱濕熱
172 小兒遺尿,有可能是膀胱虛寒
第十三章 三焦總領五臟六腑,三焦通暢百病消
174 三焦,決瀆之官
176 三伏天當心三焦上火
178 愛上火又怕冷,多半是上熱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