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第一章 政治轉型與臺灣政治轉型研究
第一節 什么是政治轉型
一、政治轉型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發展理論與西方政治轉型理論的區別
第二節 臺灣政治轉型研究現狀
一、島內研究現狀
二、西方學者的研究
三、大陸臺灣研究概況
第三節 臺灣政治轉型主要研究問題
一、臺灣政治轉型時間界限
二、臺灣政治轉型主要研究問題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臺灣政治轉型的背景和過程
第一節 臺灣政治轉型的背景
一、經濟發展推動政治轉型
二、階級關系的變化
三、祖國大陸發展的影響
四、國際形勢影響
第二節 臺灣政治轉型的過程和內容
一、轉型之初的臺灣“憲政”
二、李登輝的六次“修憲”
三、陳水扁“二階段憲改”與第七次“修憲”
第三節 臺灣政黨政治與政治轉型
一、“泛藍”陣營與“泛綠”陣營
二、選舉與政治轉型
第三章 民主化的扭曲——“臺獨”
第一節 臺灣民主的歷史含義
一、反對外國殖民統治,爭取中華民族獨立
二、反抗專制統治,爭取當家作主
三、反對分裂祖國,爭取國家統一
第二節 李登輝對“民主化”的歪曲
一、歪曲“主權在民”,為分裂打下理論基礎
二、利用“憲政改革”,建造分裂體制
三、蓄意分裂國民黨,削弱國民黨實力
四、充當“臺獨”總后臺,扶植“臺獨”勢力
五、逐步把兩岸關系定位為“兩國論”
第三節 “臺獨”新發展及陳水扁“臺獨”路線
一、“臺獨”勢力發展的原因
二、“臺獨”勢力發展的新特點
三、民進黨的“民主”和“臺獨”
四、陳水扁的“臺獨”路線
第四章 “本土化”的異化——“去中國化”
第一節 臺灣“本土化”的歷史含義
一、臺灣“本土化”的歷史概況
二、臺灣“本土化”的固有含義
第二節 “本土化”的異化
一、構造以“認同問題”為核心的“本土化”理論體系
二、推行以“重建心靈”為目的的“文化臺獨”政策
三、實施以“去中國化”為形式的“隱性臺獨”策略
第三節 異化“本土化”的實質及危害
一、異化“本土化”的實質
二、異化“本土化”的危害
第五章 “國際化”的蛻變——“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
第一節 李登輝的“務實外交”
一、“務實外交”的背景
二、“務實外交”的提出及內容
三、“務實外交”的危害
第二節 陳水扁的“多元外交”
一、鞏固與拓展與“邦交國”關系
二、提升與無“邦交”國家的“實質關系”
三、積極參與國際組織
第三節 “民主外交”
一、推行“國會外交”
二、推行“全民外交”
三、推行“人權外交”
四、推行“NGO外交”
第四節 “民主化”與“國際化”
一、“民主化”與“國際化”的關系
二、美國與臺灣的“民主化”和“國際化”
第六章 臺灣政治轉型與兩岸關系
第一節 民主與“臺獨”
一、民主演變成分裂的工具
二、分離傾向發展的特點
第二節 最危險的動向——“臺灣法理獨立”
一、制定“公民投票法”,規定公投的法律程序
二、推動“公投入憲”,設定公投法理基礎
三、進行嘗試性公投,逐漸接近“臺獨”實質議題
第三節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一、大陸對臺政策與臺灣“民主化”
二、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做好新時期對臺工作
參考文獻
第一節 中文文獻
第二節 英文文獻
附錄
民進黨黨綱
行動綱領-我們對當前問題的具體主張
臺灣前途決議文
正常國家決議文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