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一國的經濟成長率與其在全球價值鏈的參與程度有高度關聯,而全球價值鏈亦給開發中國家提供融入世界經濟的新機會,我國以中小企業為經濟發展主要動力,但中小企業因規模小及資源少,與跨國企業協作才能提高中小企業的價值及創造力,不應只追求如何融入全球的供應鏈,而是如何融入全球價值鏈才能提升我國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尤其「電子商務」與「創新」是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的最有力工具,在「新南向政策」的加持下,電子商務可作為我國與東協國家創新創業合作的基礎,亦能強化與東協諸國的經貿合作交流。此外,若能融入東協農業價值鏈,將可強化台灣農產品在東南亞市場的品牌形象,加之我國ICT的優勢並結合全球發展智慧農業大趨勢,必能為我國農業在「新南向」帶來新的契機。
而近期通過的吸引外國白領之《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法案,可望吸引外籍優秀人才來台彌補國內人才缺口,體現了「創新驅動」經濟以人才和知識作為經濟制高點的發展策略,亦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價值與自由之實現。高雄市作為新南向基地,理應貫徹「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戰略思維,因此在創新創業及會展產業的推動上不遺餘力,希冀透過產業政策協助城市升級轉型,在創業環境的建構上,可透過提供創業補助、相關服務等吸引國內外的創業家,尤其是東南亞的創業新移民,活化高雄市的創新因子。
而在全球競相追逐數位經濟的浪潮下,創新活動將是各國經濟持續成長最關鍵的因素,我國在全球競爭力表現皆有不錯的表現,然而創造一個創新創業為底蘊的整體環境,我國則需加強立法速度、行政效率等面向,才能讓創新活動自然發酵,成為「創新驅動」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