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創新是促進經濟成長、提升國民生活福祉的關鍵驅動力,因此成為各國科技政策關注的焦點。當前國際市場競爭激烈,我國面臨全球景氣持續低迷、人口結構老化及產業亟需轉型升級等挑戰,過去幾年在科技研發支出及政策上都積極地持續投入,期待能有效協助台灣因應各種挑戰。未來台灣要朝著突破創新、系統整合等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是確定的方向,而如何能提升各項投入的效能、引領產學研各部門持續進步的動機,台灣的科技創新研發機制應是首要的待解議題。
近年來,創新政策領域逐漸強調需求端政策和工具的重要性,原因在於政策投入成本效益問題。國際標竿的政策經驗其實已指出,政府的角色比較適合建構研發創新的生態環境,藉由制度設計提供誘因,鼓勵與協助更多人有創新能力,讓人們相互競合,形成擁有創新精神的社會氛圍。即便政府要直接參與,也必須以促進民間能耐累積與促進互動環境的交流效率為核心主軸。
因此,「產業為主、政府為輔」的公私協力型態已逐漸成為國際創新政策主流,由產業主導研發創新,自然一開始就有自主形成研發團隊之誘因,其所選定之研發題目也會與產業技術發展及市場價值密切相關,政府可藉由互補性的政策措施,誘導產業持續投入資源,促進產業創新與進步。
本期專題將針對科技創新研發機制,以探討國內外政策工具為起點,標竿德國Fraunhofer模式、荷蘭TOP Sectors、歐盟技術平台、創新採購與主要國家創業聚落推動政策等,以業界及社經需求為核心的概念與做法,並檢視國內科技計畫管理機制、國內智慧城市推動及創業聚落等機制之調整方向,說明如何藉著扣合需求建立驅動業者與學研部門,以共同解決問題的科技創新研發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