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漢學研究第32卷第3期的圖書 |
![]() |
漢學研究季刊第32卷第3期 出版社:漢學中心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漢承周文疲敝以及暴秦無道,恢復文化命脈乃為當務之急。自董仲舒發明《公羊春秋》,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劉歆建立《三統曆》,班固撰論白虎觀,乃至何休注《公羊》、鄭玄注三《禮》,無不觸及文化經驗歸納傳承與新變的重大課題,可統名之為漢儒「三代質文論」。其總結夏、商、周各朝的歷史經驗,在政治統緒上形成「三統」,在天文曆法上樹立「三正」,在文化性格上標舉「忠、質、文」三教,象徵色彩則尊尚「黑、白、赤」三色,從而推演「更化改制J的施政理論,於是「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乃成為新朝初立必不可缺的政教措施。漢時集結的《禮記》亦見有不少相關載述,故而鄭玄注《禮》頗援用別代異制的觀點以解古禮。要之,本文著眼於《春秋繁露》、《白虎通》及何休、鄭玄經注等,所探討的漢儒「三代質文論」,不僅為理解漢人歷史觀、政教觀、文化觀鈐鍵所在,亦可兼明《公羊》與《禮》學相通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