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王壽南教授,乃政大著名歷史學者,以學識豐富,研究透徹,口才生動,具有說理魅力享譽校園與學術界。本書撇開枯索查證考據,放下引經據典,信手捻來一個一個中國的歷史題材,例如「清君側」 、「誰能垂簾聽政」,從古論到今,深入淺出,輕鬆自然。由於扣緊時代脈動,搔著癢處,每每讓讀者莞爾一笑,拍案叫絕。
作者簡介:
王壽南
1935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歷史所所長,文理學院院長;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著有《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中國歷代創業帝王》、《隋唐史》、《唐代政治史論集增訂本》、《唐代人物與政治》、《唐代的宦官》、《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及《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家學者推薦】
于宗先〈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這本書應該是政治學四年級學生應讀的一本書。作者點出歷史上的幾個政治問題,糾正了一般錯誤的看法,而且對研究中國政治史的人是一本最有價值的參考書。
鄭丁旺〈政治大學會計系教授,曾任政治大學校長〉--
如果您有機會不必應付考試,不必死背人名,而能夠用輕鬆愉快的心情去閱讀一本精彩的歷史故事書,您願意花點時間嗎?您認為歷史會不會重演?您相信成功不能複製,而失敗卻經常重複嗎?如果您想探究這些答案,我要在此向您推薦這本錯過可惜的好書。
吳玉山〈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政治反映的是人性,而人性亙古不變。《照照歷史的鏡子》帶我們走一趟中國歷史之旅,看盡人性的表露,讓人不由擊節浩歎:這不就是今日政治的寫照!
高明士〈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因以口述形式撰寫,所以文字深入淺出,老少皆可讀,喜好歷史者,宜人手一本存藏。
徐佳士〈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曾任文理學院院長〉--
這不只是一件可以看歷史的反射工具,而是一具顯微「鏡」,好些觀點令人驚豔。
羅宗濤〈玄奘大學講座教授,曾任政治大學文理學院院長〉--
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只要讀了一頁,就想讀完全書。書中不僅生動的傳達了歷史知識,更飽含著作者真切的體驗。其間有當下之感,亦有積漸之思;而發於頃刻之感則出於蘊蓄已久之思。正由於作者之思深遠而情溫厚,是以此書能引人入勝也。
楊承祖〈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東海大學中文系主任〉--
從上古政治到當今現實,從雄主暴君到末流混世,歷史具鏡鑑,也顯現凸凹,掌權者的妄昧和受苦者的悽慘必然激發社會的良知正義,終必穿越險阻,步向康莊。作者呈顯了深博的史學和淑世的仁心,能令雅俗並賞,開卷難休。
曾昭旭〈淡江大學教授〉--
讀歷史的重要意義之一是以古鑑今。王教授尤其深諳此道,讀他的書,尤其讓我們深有今古何其相似之感。可見制度上的革命還算容易,要革除深深烙在人心的威權習氣,培養出真正的民主風範,還真有好長的路要走哩!
張潤書〈政治大學公行系教授,曾任社科院院長〉--
歷史是面鏡子,這句話在王教授的書裏完全應驗了,書中十二篇文章可說是作者畢生鑽研歷史的寶貴心得,替我們歸納並總結了中國歷代興衰的道理,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以融會貫通的學術修養作透徹而通俗的闡述,讓人讀來興趣盎然,愛不釋手。印證當前政治環境,每一國人更應一讀本書。
孫震〈經濟學家,曾任台灣大學校長〉--
本書是王壽南教授積三十餘年研究與教授中國歷史之功力對中國政治發展的觀察。王教授從不同層面分析秦漢以來不同朝代興亡盛衰的基本原因,鑑往知今,不僅有助於我們對當前台灣亂象的了解,對我們個人立身處世之道也有很大的啟發。
徐有守〈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教授,曾任銓敘部次長〉--
歷史是過去的政治,政治是政府與人民活動的紀錄,史學家如果兼研政治學,對歷史的解析必定超常獨到。本書作者是史學家而兼具政治學博士與碩士學位。所以書中每篇大文都有獨到不凡之處。尤其很可供觀察現實政治時的參考。
胡忠信--
王壽南教授以其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敏銳的歷史素養,帶領我們穿越時光隧道,進入了歷史殿堂,與古聖先賢進行「現在與過去之間無休止的對話」。本書如同夜空中劃出的閃電,透露了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與機鋒,「回顧過去,把握當下,展望未來」,我們必須懷著價值與信仰,以信心、希望、愛心往前邁進。我們省思歷史的教訓愈深刻,未來的願景就愈清析。這是一本省思之書,也是前瞻之策,溫故是以知新,也鼓舞我們的意志、勇氣與決心。
〈胡忠信為歷史學者、政治評論家,曾受教於王壽南教授,感謝他的啟蒙教育,因此與大家分享並推薦此書〉
漢寶德 〈名建築師〉--
邱吉爾說,「我們向前看多遠,就能向後看多遠」這本書是一位有智慧的歷史家對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體會,作為今天中國人的借鑒。
胡佛〈台大政治系教授〉--
歷史的鏡子不只是用眼睛看,而是要用心看的。但令我最激賞,也是最感動的則是,這本大作不只是王教授用口述的,而是用心述的。
名人推薦:【名家學者推薦】
于宗先〈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這本書應該是政治學四年級學生應讀的一本書。作者點出歷史上的幾個政治問題,糾正了一般錯誤的看法,而且對研究中國政治史的人是一本最有價值的參考書。
鄭丁旺〈政治大學會計系教授,曾任政治大學校長〉--
如果您有機會不必應付考試,不必死背人名,而能夠用輕鬆愉快的心情去閱讀一本精彩的歷史故事書,您願意花點時間嗎?您認為歷史會不會重演?您相信成功不能複製,而失敗卻經常重複嗎?如果您想探究這些答案,我要在此向您推薦這本錯過可...
章節試閱
中國古代政治的特質
從中國有歷史記載開始到清亡為止,中國一直在君主制度統治之下,所有的君主並不是「虛位」的,而是掌握實權的,尤其是從秦代以後,君主的權力更日趨強固,所以中國古代的政治乃是一種君主專制的政治。在君主專制的古代政治下有幾個特質是值得提出來研討的。
朝代的更迭現象永不終止
從有較可靠歷史的時代 夏代以來,中國成為家天下的政治,於是形成「一姓王朝」,君位由異姓接替即表示朝代變更(五代時例外,由於當時盛行養子制度),在「一姓王朝」的制度下,朝代的更迭現象永遠不能終止,觀察史實,從夏代到清代,沒有一個王朝的壽命到達一千年,最長的是周代,計八五六年,最短的是五代的後漢,僅四年。朝代的不斷更迭成為中國古代政治中的一個重要現象。
何以一姓王朝會造成不斷的更迭現象?換言之,何以一個舊的朝代必定會趨向敗亡而由一個新的朝代取代?其中原因甚為複雜,頗堪玩味。而其最大關鍵則為君主本身的問題,一姓王朝的君主,其政治才能常呈遞減的現象,即是愈到後代的繼體君主其政治才能愈低,缺乏政治才能則其統御權力便由強大而削弱,終至完全消失,這個朝代也因之崩潰。
從秦始皇廢除周代的封建制度後,在中國歷代政治上,君主便占了極端重要的地位,君主權力之大,籠罩全國,這是周朝天子所不能望其項背的,一切政治權力(有時甚至財富名譽等權力)的泉源來自君主,只要君主堅持,他可以做任何他所想做的事,李斯勸秦二世要「獨制於天下而無所制」(註),即是明白說明君主的權力應該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後世的君臣們雖然再也無人敢像李斯那樣赤裸裸地說出君主的權力無限大,然而,實際上,歷代君主除了受制於自己的觀念、想法和良心外,並不受外界力量的拘束。自古以來從諫如流的君主並非沒有,但是他們之肯於納諫,乃是出於他們本心的志願,唐太宗是以從諫如流著名的,但是他的從諫乃是因為他鑑於隋亡而覺得納諫對他有好處才自願接受的,(註)一個自任其智的君主,沒有任何強制的力量可以迫使他納諫。同時,中國自古以來也沒有任何法律來約束君主,人性本屬好逸惡勞,無限制的權力,最易使人腐化。然而,在專制政治之下,君主的個人生活絕不能脫離實際政治而獨立,君主的行為常能直接影響實際政治。君主的腐化,除了濫用權力,破壞公正與正義的原則,造成臣民的不滿外,還會有兩個極不良的影響:一是為了供應君主過分的享受,政府不得不對百姓重稅厚歛,這種經濟上的榨取一旦超過了限度,必然使農村經濟枯萎,盜賊增多,盜賊眾多又會引起戰亂,而戰亂又足以使王朝式微,王朝式微又是王朝覆亡的前奏;一是君主的腐化,過分貪圖享受,遂不理政事,大權下移,大權下移的時日久積,臣下便取得威勢,造成「權臣」的出現,而王朝則日漸衰微,終成「大盜竊國」之局。由此可知,君主腐化的結果,必然使王朝走向衰敗的路子。
中國古代的君位採世襲制度,繼體之君由於生活環境的特殊和接受畸形教育的影響,其才智愈後愈低,又完全不瞭解世故與民情,於是,君主和被統治者之間的距離更愈拉愈遠,(註)可是,君主卻擁有無限制的權力,自然難免濫用權力,危害人民(有時,繼體君主的濫用權力而危害人民並非君主的有意作為,而是不自覺其行為對人民的後果,這便是君主遠離人民的表現),中國的被統治者是極具忍耐性的,服從與名位的觀念深入人心,除非萬不得已決不敢反抗居尊位者的命令,然而,忍耐是有限度的,求生與自衛乃是人類的本能天性,一旦政治上的權威影響到其生存時,必然發生反抗,戰亂從此而起,戰亂的結果必然削弱王朝的威信,使王朝步上衰亡之途。(註)仲長統對於朝代的更迭曾有精闢的見解,他說:「繼體之時,民心定矣,普天之下,賴我而得生育,由我而得富貴,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皆歸心於我矣,豪傑之心既絕,士民之心已定,貴有常家,尊在一人,當此之時,雖下愚之才居之,猶能恩同天地,威侔鬼神,暴風疾霆,不足以方其怒,陽春時雨,不足以喻其澤,周孔數千,無所復角其聖,賁育百萬,無所復奮其勇矣。彼後世之愚主,見天下莫敢與之違,自謂若天地之不可亡也,乃奔其私嗜,騁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惡,目極角觝之觀,耳窮鄭衛之聲,入則耽於婦人,出則馳於田獵,荒廢庶政,棄亡人物,……使餓狼守庖廚,饑虎牧牢豚,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髓,怨毒無聊,禍亂並起,……昔之為我哺乳之子孫者,今盡是我飲血之寇讎也。至於運徙勢去,猶不覺悟者,豈非富貴生不仁,沉溺致愚疾邪?存亡以之迭代,政亂從此周復,天道常然之大數也。」(註)仲長統雖生於漢代,證之後代史實,其見解可以得到證明。
中國古代政治是以君主為中心,而世襲制度下的君主又必趨向於無能與腐化,遂造成王朝的敗亡,新的王朝起而代之。所以,中國古代的專制政體本身即含有興亡的循環,朝代的更迭乃成為必然產生的現象。
民本思想盛行
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發展甚早,民本思想最早見於《尚書》「民惟邦本」一語,儒家先哲孔子、孟子極重民本,孔子主張「仁政」,所謂仁政即是一種愛護人民的政治,孔子所說「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註)「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註)處處均表現其重民的精神。孟子乃是民本思想發揚光大最有力之人,孟子認為君乃為民而設,民永存而君可更換,其論調在二千餘年前的君主時代,確實令人可驚可佩,孟子所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註)這段話幾乎成為中國民本思想的象徵。《孟子》一書中處處流露出政治應以民為重的思想,甚至主張「暴君可伐」之論,《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人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獨夫,聞誅一夫紂也,未聞弒君也。」
孟子「聞誅一夫紂也」之論乃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來否定暴君地位,為民本思想開創了一個新的積極的道路。
秦漢以後,民本思想在專制政治之下未能繼續發揚,成為停滯消沉的狀態,然而民本思想實未消滅,例如董仲舒之「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之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註)陸贄之「人者邦之本」(註),均灼然可見,尤是歷朝君主的諭旨和大臣的奏本,經常提及仁政愛民之言,雖然多是空話,但也表示民本思想在知識份子的思想中並未消除。及至明末清初,黃梨洲感亡國之痛,乃大倡「君客民主」之論,(註)遂使沉寂了近兩千年的民本思想又大放異彩。
民本與民主並不盡同,站在人民的立場來看,民本是消極的、被動的,民主是積極的、主動的。民本與民主之不同,一如獨資公司老闆之愛護夥計與議員之為民喉舌之不同。中國古代政治有民本思想,然而卻未能發展到民主思想。有民本思想而無民主思想,這並非中國的「賢哲」們不知進步,而係中國的政治環境使然。
民主思想是歐洲的產物,最先出現在古希臘,紀元前五世紀,雅典即有了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促成乃是因為雅典地方小,人口集中,容易集會以表示民意。但是,照西方學者的說法,雅典的民主政治也不是突然產生的,而是經過長期的演變而成的,民主政治的基礎是在多數決,原始社會不知多數決的方法,凡事不能得到滿場一致,就需訴諸武力,舉行決鬥,所以「滿場一致」與「決鬥」乃是原始社會裡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後,人們漸漸覺得決鬥對勝負雙方都有害處,於是發明了其他代替決鬥的方法,一是吶喊(shout),以聲音壓倒對方而爭得勝利,一是分列(divide),以排隊的長短以決定勝負,分列是計算人數的意思,於是產生了以人數多少代替武力大小來決定事情的方法,這便是所謂「以計算人頭代替了打破人頭」(Counting heads instead of breaking them),也就是多數決觀念的起源。(註)遠古希臘城邦很多都用多數決的方法來選舉和決定事情,希臘的多數決思想傳入羅馬,在凱撒大帝以前的羅馬共和時期,政治上沿用多數決的原則。這個多數決的觀念接著又傳給了基督教會,於是教會中教皇便由大主教三分之二多數決的選舉而產生。固然,在小城邦中只要有多數決的觀念便可產生民主政治,但是,在大國中,每個人無法直接參與任何一件事的討論與表決,因此,必須輔以「代表制」的觀念才能達成民主政治,「代表制」是歐洲中古世紀的產物,「多數決」加上「代表制」乃使得中世紀以後的歐洲能全力推展民主政治。中國土地廣大,自有記載的黃帝、堯、舜時代起,領土便很遼闊,絕非城邦式的國家,不可能使全體國民集合討論以決定事情,於是「多數決」的觀念便無法產生,而「代表」的觀念也就未曾出現,這使得中國古代缺少「民主」思想,這種缺少「民主」思想並非由於中國的先哲們頭腦不如西方人,乃是環境所使然。(註)
雖然中國古代未能產生民主思想,以致二三千年的歷史都在君主專制政治中度過,但是,中國古代的君主專制政治也並不是君主視臣民如奴隸牛馬的暴虐統治,暴君雖然偶有,但大多數的君主都知道愛民,便是受民本思想的影響。在民本思想的影響下,中國古代人民雖長期處於君主專制下,而所受到的弊害卻因此得以減輕。(註)
梁任公曰:「我國有力之政治思想,乃欲在君主統治下,行民本之精神。」(註)證之史實,在中國古代政治中,隨時都隱現出民本的精神,知洵非虛語。
缺少法治精神
中國自漢代以後,政治上無疑受儒家思想影響最大,歷代君臣絕大多數都崇尚儒家思想,因此,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政治上有極大的勢力。儒家思想在政治方面注重身教與德治,是一種標準的人治主義思想。孔子主張重禮德之教化,輕政刑之督責,季康子問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又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又曰:「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註)可見孔子對政治的致治方法乃是在上位者以身作則,「修己」而後「治人」。孔子這種身教與德治的思想,後代儒家沿襲其意,於是政治上偏重人治而缺少法治精神。
固然,中國古代並非沒有法律,但是歷代雖有法律卻未能建立起法治精神,其中原因很多,而與儒家思想有密切關係。歷代法律的制定者多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在政治上是較講階級性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於是法律的平等性便有了問題,失卻平等的原則,法治精神便很難建立起來。同時,儒家重視禮教,鼓勵自新,「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乃是古代士人的共同想法,於是法律的彈性很大,缺少較大的強制性,遂使法治精神不易養成。
最足以破壞法治精神的,是中國古代法律的對象是臣民,任何法律都不足以約束君主,君主是超越法律的。君主不僅本身的行為不受法律制裁,而且還常以命令改變法律的裁判,尤其是接近末代的君主多屬昏庸或暴虐,更常發出違背法律的不良命令,遂使法律失去其公正性,法治精神更是蕩然無存。
中國古代政治的特質
從中國有歷史記載開始到清亡為止,中國一直在君主制度統治之下,所有的君主並不是「虛位」的,而是掌握實權的,尤其是從秦代以後,君主的權力更日趨強固,所以中國古代的政治乃是一種君主專制的政治。在君主專制的古代政治下有幾個特質是值得提出來研討的。
朝代的更迭現象永不終止
從有較可靠歷史的時代 夏代以來,中國成為家天下的政治,於是形成「一姓王朝」,君位由異姓接替即表示朝代變更(五代時例外,由於當時盛行養子制度),在「一姓王朝」的制度下,朝代的更迭現象永遠不能終止,觀察史實,從夏代到清代,...
目錄
目 錄
中國古代政治的特質 1
中國古代政治的兩個層面 23
革命或造反? 43
一個使王朝死亡的基本因子 君主 53
清君側!君側能清嗎? 77
垂簾聽政 中國女性的王權展現 97
禮義廉恥 統治者要提倡道德嗎? 109
政權的崩潰 127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中國人有法治精神嗎? 145
豈可馬上治天下? 157
無限制權力的誘惑 中國人的皇帝夢 171
中國何以不能產生民主? 183
目 錄
中國古代政治的特質 1
中國古代政治的兩個層面 23
革命或造反? 43
一個使王朝死亡的基本因子 君主 53
清君側!君側能清嗎? 77
垂簾聽政 中國女性的王權展現 97
禮義廉恥 統治者要提倡道德嗎? 109
政權的崩潰 127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中國人有法治精神嗎? 145
豈可馬上治天下? 157
無限制權力的誘惑 中國人的皇帝夢 171
中國何以不能產生民主?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