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本書根據王德昭教授的“史學方法論”講稿整理而成,內容共分七章,包括:史學與史學方法,史料的蒐集,史料的本身鑒定和內容鑒定,史料的解釋,史事的綜合和史事的表達——歷史著作,對研究歷史的方法和撰寫史學論著的細節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說明,是不可多得的講義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3 項符合
史學研究法講義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558 |
![]() |
中文書 |
$ 558 |
![]() |
史學理論 |
$ 558 |
![]() |
歷史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核心賣點】
1. 本書很好地平衡了理論與方法。重點論述了史學研究中史料的蒐集、鑒定與組織環節,提供了非常具體的實踐方法與實例,對於專業學習者和研究者來說,是可靠的工具書。
2. 作者生前治學匯通、比較中西,本書也同時具有貫通中外、歷史與相關學科的廣闊視野。
3. 本書列舉了豐富的相關文獻,可供讀者作進一步研究學習。
【一句話推介】
本書是整理後的王德昭教授生前教學講義,可填補王德昭教授學術思想出版的一處空白,並得以將王德昭教授的宏富學識和精闢見解盡量充分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內容簡介】
本書是王德昭教授舊時講義,重新整理成書。內容包括史學與史學方法、史料的蒐集,史料的本身鑒定、史料的內容鑒定、史事的綜合、史事的表達幾部分。
作者簡介:
王德昭(1914-1982)教授,著名歷史學家。浙江嘉興人。早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曾在國立貴州大學、台灣師范大學、南洋大學任教,1966年到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歷史系任教;1970年到1972年,任新亞研究所教務長。其後轉到聯合書院歷史系,並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系主任、文學院院長、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著作宏富,西洋史方面有《文藝復興》《西洋通史》,中國史方面有《清代科舉製度研究》《從改革到革命》《孫中山政治思想研究》,以及《歷史哲學與中西文化》《怎樣教歷史》《王德昭教授史學論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