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多用途的書。
作者寫出了深入戰區採訪的親身經歷,這些是新聞系學生的教科書上所沒寫的;見證了東南亞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觀光事業的多面向發展,是觀光業者取經的借鏡;它不僅能開闊視野,提供研究當代東南亞歷史學者的第一手資料,也可當作一本輕鬆的遊記閱讀。
在過去四十年,作者親身目睹馬來西亞建國的艱辛歷程與內幕,與東南亞國家如何從貧困走向繁華、興盛;同時驗證了腐敗政權讓國家淪亡後,老百姓都是最無辜的受難者的景象。
作者簡介:
楊本禮
1937年生,廣州市人。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新聞碩士。
歷任台灣大學外文系講師,銘傳大學觀光學院、國際學院及世新大學講師,
中國廣播公司採訪組長、新聞中心主任、高雄台台長,交通部觀光局駐澳紐、
新加坡辦事處主任等職。
著有《人生品味、品味人生》、《亞澳紐非觀光地理》、《歐美觀光地理》、
《旅行業與媒體》、《酒逢知己》、《世界美食風華錄》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篇 馬來西亞獨立採訪實錄
二次大戰結束後,英國政府從日本戰敗軍手中取回馬來亞半島的統治權。這場戰爭對英國人而言 誠如英國前駐東南亞軍區最高統帥蒙巴頓子爵所說 是一場﹁沒有光榮的勝利﹂(A bitter triumph without glory);可是,對曾和英國人並肩從事對日本佔領軍游擊戰的馬華首領陳平而言,更是一場慘勝而沒有光榮的戰爭。因為二次大戰結束後,他並沒有贏得該有的尊重。
民族主義加上共產主義成為二次大戰後爭取獨立的主流,英國和法國兩個殖民主義國家首當其衝。爭取獨立的烽火從非洲蔓延到東南亞,其中南越和馬來亞成為被統治者對抗統治者的兩個主要戰場。我因緣巧合,而能親身實地採訪這兩場驚心動魄的獨立戰爭。對一個戰地記者而言,無疑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第一章 因緣際會
隻身前赴英屬北婆羅洲
二次大戰後,陳平 因為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再加上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在他內心的糾纏,於是,他率同志同道合之士,再入叢林,對英國的殖民統治者展開游擊戰爭。馬來半島也因而再次蒙上恐怖的游擊戰陰影。英國海峽殖民政府宣布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從一九四八年開始到一九六○年結束,長達十二年之久。
一九五七年八月卅日,馬來亞聯邦獨立前夕,當時的馬來亞獨立之父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haman)對馬來亞全國發表演說:﹁我們被一個好的行政系統所保佑,讓我們在未來的歲月中,都能把英國人留下來的資產好好運用,讓我們不用受困於無能和貪腐的框架內。﹂
東姑(也是日後的馬來亞首相)和一群受英國教育的馬華精英,運用英國人留下的優良文官體系和議會制度,把馬來亞治理得井井有條。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把馬共作亂所遺留下來的傷痕撫平。這裡所講的傷痕,指的就是馬、華的種族傷痕。
和馬來半島一海之隔的婆羅洲島內,有兩個英屬殖民地,一是英屬北婆羅洲,另外則是砂勞越,在這兩個屬地之間,有一個產油極豐的英國保護國汶萊。一般人稱之為﹁北婆三邦﹂。
當北婆羅洲還是英國殖民地時,英國政府因受到馬共在馬來半島作亂的教訓,故對北婆羅洲的輿論 尤其是華文報紙 實施監控。特別是在當地華文報社對外招聘工作人員(如記者或編輯)的程序上,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即以受過台灣新聞教育者為優先。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我剛好從馬祖服完兵役返回台北,有意無意間我到當時的僑務委員會第二處(主管海外僑教)詢問有無海外僑教的機會。當時二科周勝 科長告知,北婆羅洲首府亞庇 的亞庇商報(Jesselton Commercial Daily News)要聘一位中、英文能力俱佳的人前往出任該報編輯,他問我有沒有興趣。我因為是學新聞,從小就對椰雨蕉風的南洋神秘色彩著迷,隨即表示有赴南洋之意願。於是周科長隨手拿了一份香港英文虎報(Hong Kong Taiger Standard),要我把頭版頭條新聞和社論翻譯成中文,時間是一小時。我翻譯完畢之後,周科長隨即要我寫一份簡單履歷給他,隨同翻譯的稿子一起寄到亞庇,由報社定奪。周科長表示,一有消息,不論錄取與否,都會立刻告知。同年十二月底,周科長來電告知,亞庇商報願意聘我前往亞庇工作,出任總編輯一職。如果同意的話,可以直接和報社聯繫,以便辦理入境簽證手續。
一九六三年三月底,我到當時英國駐淡水領事館的台北簽證處取得進入北婆羅洲的入境簽證,同年四月二號由台北經香港轉赴北婆羅洲,展開一段全新的人生旅途,也意外採訪到馬來西亞獨立建國曲折驚險的天大新聞。
北婆羅洲新聞工作的開始
一九六三年四月四日下午,我由香港搭乘國泰航空公司班機,抵達亞庇國際機場。報社羅社長國泉和另一位僑領羅文博先生前來接機。從機場到亞庇商報沿路兩旁的椰子樹和各種不知名的花朵,讓我這個第一次踏出國門的年輕小伙子留下深刻印象。
熟讀資治通鑑的社長
羅社長是一個苦學出身的人,他沒有受過英、華的高等教育。他對我說,他做人處事的道理完全是由《資治通鑑》中領悟出來。他說他坐在牛背上放牛吃草時看《資治通鑑》,從頭到尾看過四遍。在接風的晚宴時他對我說,今後報社的編採工作完全由我負責,理由很簡單,他出資從海外聘一位專才來報社工作,自然是要尊重他的專業。不必事事都向他報告,否則的話,他又何必請一個凡事向他報告的人來工作?
羅社長對我說,溝通最重要。他認為我受過大學教育,而在報社工作的人,包括他在內,最高的學歷也只不過是高中程度而已,因此,在工作時如碰到難題,要靠﹁溝通﹂和﹁協調﹂來解決,﹁學歷﹂往往派不上用場。羅社長這番話讓我茅塞頓開,而且對我日後在做人處事方面獲益匪淺。我覺得,他要不是熟讀《資治通鑑》,而且還徹底領悟其中真諦的話,是講不出這些似淺而深的道理來的。
在晚飯結束前,他特別提醒我要注意兩件事:首先,可能會有報社的同事出一些刁難的問題來考我;其次,當時的英國政府是承認中國大陸的,因此,在寫文章或做標題時,千萬不能用﹁共匪﹂這兩個字,只能用﹁中共﹂兩字取代。他提到第二點的主要原因是,怕我深受當時台灣反共教育思想的洗腦,在不知不覺間,﹁共匪﹂這兩個字很﹁正常﹂地使用出來。
臨時測驗
果不出羅社長所料,在我上班第三天晚上,當時負責排版的工頭李富發到編輯室來找我說,第一版和第四版因文字和標題的關係,排不出來 ,要我到工房處理。那天晚上我到了工房,聽完李富發的問題之後,立刻重新為他畫版樣,並修改標題的字號和刪增新聞內容,短短不過二十分鐘,解決了他﹁考我﹂的難題。
其實,我在政大新聞系四年,根本沒有去過排字房,實習是在英文中國日報,英文報紙的排字完全和中文報紙不同。我學到編排的經驗還是在馬祖服役時,因為馬防部政戰部主任段春理看我是學新聞的,因此把我從馬防部衛生連的幹事調到馬祖日報工作。在馬祖日報工作一年有餘,得到不少實務上的經驗。要是沒有馬祖日報那段工作的日子,說不一定到了亞庇商報工作第三天,就會被工頭李富發考倒了。
從那次﹁考試﹂過關之後,李富發再也沒有提出任何刁難的問題。工作同仁都會講廣東話,而廣東話又是我的母語,所以溝通自然沒有問題。
挑戰的開始
我到北婆羅洲的時候,申請到了新聞採訪工作證。所以除了夜間在編輯室外,白天也要採訪。我先天對採訪工作就有莫大興趣,因此日夜工作也不引以為苦。
六○年代初葉開始,殖民地獨立的浪潮先從非洲開始,再蔓延到東南亞。馬來亞獨立是經過漫長的烽火十年。英國是靠﹁戰略村莊﹂和辜卡軍團的戰力,最後才將馬共敉平而讓馬來亞獲得獨立。
對於北婆三邦而言,英廷也知道殖民地獨立的浪潮是擋不住的,但英廷自然不希望北婆三邦一旦要走上獨立道路的時候,會步上馬來亞獨立血腥道路的後塵。於是,我在白天採訪的時候,北婆三邦獨立的新聞成為最熱門的話題。而獨立的方式,才是採訪的重點。
在英國殖民地從事新聞採訪工作,可以說是生平第一次。因為沒有以往工作經驗的輔佐,再加上使用語言是以英語為主,採訪工作等於個人能力的考驗,也是克服困難能力的驗證。
英國人常以維護新聞自由為榮,但到了殖民地政府統治的地方,新聞自由多少會打一點折扣,特別是有關敏感的獨立問題和其相關的種族問題,都是不能隨便亂碰的禁忌。除此之外,在英國殖民政府統治下的北婆羅洲媒體,其所享受的新聞自由若與當時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媒體相比,其所擁有的自由尺度,要寬鬆得非常多。但若從誹謗的尺度而言,前者要較後者嚴厲。羅社長曾不止一次告訴我,處理涉及人身攻擊或涉及誹謗的新聞,一定要非常注意。在我的記憶當中,他只有對誹謗性的新聞處理有﹁關切﹂過,其它新聞處理原則是絕對授權,不加過問。這種做事態度也對我日後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我在北婆羅洲工作的前半年,所見可說是它們試探獨立之初﹁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光景。對一個新聞工作者而言,也是接受嚴苛挑戰的開始。
陳平是有名的馬來西亞華人抗日英雄。一九四六年元月六日,他接受蒙巴頓勛爵頒給他的緬甸星章和戰爭勳章,以示英廷對他領導華人抗日勝利給以肯定。不過當地報紙形容他是共黨游擊隊司令。一九四八年他重返叢林對英廷展開血腥的獨立鬥爭革命。
亞庇是北婆羅州首府。Api是火紅之意,土語。日落時亞庇外海一片火紅,因而得名。英國人稱北婆羅洲首府為Jesselton,而土著及華人則稱之為Api。北婆羅州如今是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改為古打金拿巴魯。
亞庇商報一共有八頁,尺寸大小和台灣的報紙一樣,而且鉛字的大小字體都是從香港進口。所不同的是,台灣的報社自己有鑄字房,用過的鉛字不需放回原排字架上,只需溶化第二天再鑄。亞庇商報的鉛字用過之後需再回歸到排字架上,第二天再用。
第二章 北婆三邦試探獨立之路
風雨前的寧靜
北婆羅洲、汶萊和砂勞越均位於印尼所屬的婆羅洲大島之內。因為歷史的淵源,前屬三地都是英國殖民地,而婆羅洲島歸印尼管轄。二次大戰後,蘇卡諾所領導的印尼獨立革命終於在一九四七年爆發,蘇卡諾向荷屬殖民地政府宣戰,經過兩年所謂的﹁獨立聖戰﹂,荷蘭政府在一九四九年宣布讓印尼正式成為獨立的國家。幫助蘇卡諾取得勝利的是印尼共產黨,嚴格講起來,蘇卡諾並不是共產黨員,而是一個百分之百的民族主義份子。很不幸的是,當這兩股勢力結合之後,卻成為爭取民族獨立的一股洪流,所到之處,莫之能禦。
一九六三年年初,也就是我到北婆羅洲前不久,印尼總統蘇卡諾就儼然以東南亞民族主義革命的﹁一哥﹂地位自居,而在幕後策動計畫的推手,則是當時印共首領艾迪 。蘇卡諾最大的野心,自然是要把婆羅洲島內的三個英屬殖民地納入印尼範圍。
史帝芬斯 卡達山民族解放陣線首領
我到亞庇從事採訪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採訪卡達山民族解放陣線(The Katashan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首領唐納史帝芬斯在民眾大會上的公開演說,他主張北婆羅洲應立刻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史帝芬斯的父親是卡達山人,母親是英國人。他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在群眾大會上用英語、卡達山語甚至馬來語三種語言發表他對獨立的﹁政見﹂,用字譴詞,極盡煽動之能事。而在台下聽他演說的人,無不如醉如痴。
現在回想我在過去卅年間,曾親身聽過不少發表煽動演說的人,但要以史帝芬斯最具說服力。不僅在現場有這種感受,演說過後他所講的內容還會在每個人的腦海中發酵。卅年彈指即逝,往事有若過眼雲煙,但史帝芬斯給我的印象,依然歷歷如新,永誌不忘。
史帝芬斯用﹁民族解放陣線﹂這個名字讓當時的英廷感到非常頭痛;但看在蘇卡諾眼裡,他卻是一顆可資利用的棋子。當時亞庇街坊盛傳,史帝芬斯有意和蘇卡諾﹁結盟﹂,成為爭取北婆羅洲獨立的奧援。當然,這只不過是史帝芬斯個人和他的解放陣線同志的看法,這並不是全體北婆羅洲人的意願。因為,除了卡達山族之外,北婆羅洲的其它民族還包括馬來人、華人以及僅次於卡達山族的另一土著德卡族。德卡族的領導人名叫孫丹,他不善言詞,因為擁有木材資源,在政治立場上和華人比較接近。
遠在倫敦的英廷,十分清楚北婆羅洲的詭譎局勢,以麥米倫首相為首的保守黨政府採取了一套拉攏馬、華而中立卡達山族的政策。由倫敦發出的訊息是,透過馬來亞而組織馬來西亞聯邦,讓北婆羅洲、汶萊和砂勞越三邦加入而成為獨立後的聯邦一員。
史帝芬斯首先表示反對,主張北婆羅洲應自行獨立而不參加所謂的﹁馬來西亞聯邦政府﹂。隨後,蘇卡諾正式表達印尼支持史帝芬斯的立場。
我在採訪﹁獨立建國新聞﹂的那段時間裡,親身體會到史帝芬斯超人的記憶力和親和力,他另一個最大的長處是,廣納各方的意見而不囿於己見。當他發現北婆的馬來人和華人都反對北婆獨自建國的時候,他也會改變初衷,順應民意。
有一次在群眾大會過後,我鼓足勇氣走到他的身邊拿著麥克風訪問他。他看我是一個外來人,用和善的語氣說,只回答一個問題。於是我問他,從最近幾次的演說中,我發現他對獨立的立場似有改變的跡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他說:﹁小伙子,你注意到了。我改變立場的主因是,我曾和蘇卡諾有過幾次接觸,我發現他是一個大民族主義者,他不可怕,藏在他身後的艾迪,才是一個可怕的魔鬼。﹂隨後,他又補充一句:﹁現在是風雨前的寧靜,流血的事件終將會發生。﹂最後,他用嚴肅的口吻對我說:﹁你可以把錄音帶放給羅先生聽(他們是好朋友),但內容絕對不能見報,因為你的問題和我的答話都太過敏感!﹂
回到報社後,我很興奮地放錄音帶給羅社長聽。他聽完之後,把錄音帶拿走,立刻鎖在保險箱裡。他說:﹁我沒有想到唐納會這樣信任你。的確,這是一條不能立刻見報的大新聞!﹂
史帝芬斯的預言應驗了!那的確是風雨前的片刻寧靜。因為血腥的叢林游擊戰隨後展開!我因為信守承諾,彼此有了互信的基礎,對日後採訪他的新聞,要比其他記者容易很多。
第一篇 馬來西亞獨立採訪實錄
二次大戰結束後,英國政府從日本戰敗軍手中取回馬來亞半島的統治權。這場戰爭對英國人而言 誠如英國前駐東南亞軍區最高統帥蒙巴頓子爵所說 是一場﹁沒有光榮的勝利﹂(A bitter triumph without glory);可是,對曾和英國人並肩從事對日本佔領軍游擊戰的馬華首領陳平而言,更是一場慘勝而沒有光榮的戰爭。因為二次大戰結束後,他並沒有贏得該有的尊重。
民族主義加上共產主義成為二次大戰後爭取獨立的主流,英國和法國兩個殖民主義國家首當其衝。爭取獨立的烽火從非洲蔓延到東南亞,其中南越和馬來亞...
目錄
自序
第一篇馬來西亞獨立採訪實錄
第一章因緣際會
隻身前赴英屬北婆羅洲‧北婆羅洲新聞工作的開始
第二章北婆三邦試探獨立之路
風雨前的寧靜‧英廷對北婆三邦獨立的最初構想‧赫德子爵突訪亞庇透露的內幕菲律賓反對成立馬來西亞聯邦‧
馬來西亞獨立國際化‧隨調查團進入原始森林採訪
第三章馬來西亞聯邦正式成立
印尼反對馬來西亞聯邦成立‧深入叢林採訪游擊戰‧獨立後的沙巴政局
第四章北婆採訪外一章
馬來亞政治三巨頭‧錯綜複雜的北婆政黨‧一次意外的對話‧採訪獵頭族村‧沙巴獨立前夕兩樣情‧
獨家刊登甘迺迪遇刺新聞‧難以置信的水影和降頭
第五章別矣!沙巴
一次決定一生命運的對談‧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後記
第二篇越戰採訪實錄84
第六章前進南越
東京灣事件後美國對越政策丕變‧奉命採訪越戰‧辦理戰地記者採訪證件
第七章見證越戰南越化
專訪美軍駐越最高指揮官艾步蘭斯上將‧隨阮文紹總統視察南越新軍‧丹南之行‧採訪基山戰區‧百里居採訪綏靖計畫‧
金蘭灣瀟灑走一回‧西貢郊區採訪遇伏‧專訪阮高祺副總統‧駐越美軍看越戰南越化‧越戰南越化前途未卜
第八章南越採訪外一章
搭乘直升機鳥瞰戰地‧西貢外國記者群側寫‧南越華文報紙側記
第九章再見南越
中廣文化訪問團訪越‧紙醉金迷的西貢和堤岸‧機場扣人事件‧你願意重返南越戰場採訪嗎‧後記
第三篇重返東南亞158
第十章東南亞浴火重生
驚奇的泰國‧馬來西亞,真正的亞洲所在‧千島之國印尼:問題何止千端‧沉淪的菲律賓:觀光日落‧尼泊爾會議獲諍言‧
普卡拉巧逢故知‧寮國:踏出鎖國第一步‧緬甸:從孤立走向開放
第十一章舊地重遊
重訪南越,恍如隔世‧重遊沙巴,近鄉情怯
第四篇百變新加坡202
第十二章每天都不一樣的新加坡
中星觀光合作備忘錄‧擔任美食和旅館評審‧聯合早報品酒專欄執筆‧獅城夜宴遊‧唐城和萊弗士大酒店‧本土風味餐飲‧
國際會議之都和郵輪之都
第十三章新加坡旅遊新觀點
從新加坡觀點看吃喝玩樂‧新加坡旅遊發展的新方向‧流水十年看獅城觀光發展‧結語
自序
第一篇馬來西亞獨立採訪實錄
第一章因緣際會
隻身前赴英屬北婆羅洲‧北婆羅洲新聞工作的開始
第二章北婆三邦試探獨立之路
風雨前的寧靜‧英廷對北婆三邦獨立的最初構想‧赫德子爵突訪亞庇透露的內幕菲律賓反對成立馬來西亞聯邦‧
馬來西亞獨立國際化‧隨調查團進入原始森林採訪
第三章馬來西亞聯邦正式成立
印尼反對馬來西亞聯邦成立‧深入叢林採訪游擊戰‧獨立後的沙巴政局
第四章北婆採訪外一章
馬來亞政治三巨頭‧錯綜複雜的北婆政黨‧一次意外的對話‧採訪獵頭族村‧沙巴獨立前夕兩樣情‧
獨家刊登甘迺迪遇刺新聞‧難以置信的水影和降頭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