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第一章 謝勒的現象學社會學
壹、引言
貳、謝勒所心儀的社會學
一、謝勒不採實證科學社會學
二、謝勒心儀現象學社會學
參、謝勒的現象學社會學
一、現象學社會學
二、現象學社會學意涵申述
第二章 謝勒在「知識」與「認知」二詞上所隱括的意涵
壹、專家們的詮釋
貳、謝勒原文的提示
一、Wissen(知識)義
二、Erkenntnis(認知)義
參、綜觀Wissen(知識)與Erkenntnis(認知)二詞
一、說法上:圓融與分析的對比(synthesis vs. analysis)
二、偏重上:活動與內容的對比(act vs. content)
三、歷程上:過站與成果的對比(stages vs. goal)
四、研究學門上:知識社會學vs.認知理論
五、關鍵詞上:存有學關係vs.符應
第三章 謝勒知識社會學的出發點──同情
壹、引言
一、《同情本性》與《知識社會學》二書之連貫
二、《同情本性》一書序言之提示
三、《同情本性》一書的行文架構
貳、同情義之正面探討
一、從字義說起
二、同情現象初探
三、情緒分辨深究
四、情緒聯繫深究──依存定律
參、同情義之反面探討──對謬論之批判
一、對生發論之批判
二、對形上論之批判
肆、人如何覺知他心?
一、後笛卡兒論者之瓶頸
二、謝勒的評論
伍、結語
第四章 謝勒知識社會學的背景──文化社會學
壹、引言──《知識社會學》一書的行文結構
貳、文化社會學的研究角度
一、按存有學基礎考量
二、按社會結構考量
三、按研究進路考量
參、文化社會學的研究課題
一、有關理想因素社會學
二、有關實際因素社會學
肆、結語
第五章 謝勒知識社會學的形式問題
壹、三大公理
一、第一公理:人意識社會先於意識自己為個體
二、第二公理:社會表層與裡層間蘊含三重配合
三、第三公理:知識之社會性包括五界域與五先賦予律
四、綜合說明三大公理
貳、三特殊原則
一、相對世界觀
二、三主類知識
三、六項情狀
參、結語
一、三大公理撮要
二、三特殊原則撮要
第六章 謝勒所體認的宗教之知
壹、個人向度
一、謝勒《人的永恆面》對宗教義之體會
二、謝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對宗教義之補充
三、從辯證的眼光看謝勒兩期的思想發展
四、從個人向度到社會向度
貳、社會向度
一、宗教的演變有其社會演變作背景
二、宗教思想相應著社會的變遷而有其沿革
三、教主的被神化有其利與弊
參、特殊論題──宗教與科學間的張力
一、宗教不必然與科學衝突
二、西方歷史上宗教與科學的互動歷程
三、宗教與科學之衝突──以伽里略的例子為典型
肆、綜合說明
第七章 謝勒所體認的哲學之知
壹、通論哲學
一、哲學起自驚異
二、哲學追問本質
三、哲學尋求萬物的總根源
貳、哲學的個人向度
一、引言
二、個人向度──自律
參、哲學的社會向度
一、哲學為特選者之學
二、哲人與社會彼此影響
三、哲學與政治互動
肆、附論
一、哲學與宗教之異同
二、哲學與科技之異同
三、東西哲學之對談
伍、結語
第八章 謝勒所體認的科、技之知
壹、前言
貳、科學義的初步界定
一、Scientia之為哲學核心本身
二、Scientia之退居為哲學的一個部門
三、Scientia之狹義化而與哲學分家
參、謝勒現象學剖析下之科學義
一、科學指以實驗法來衡量對象
二、科學展現宰制心態
三、科學以快速修正自己來展現效率
四、藉謝勒的剖析而為科學下定義
肆、科學之知的社會向度──科學比其他學問更有賴社會因素之合宜
一、社會上層結構眾因素之配合
二、社會底層結構眾因素之配合
三、上層與底層眾因素的配合得宜
四、西方近代科學興盛的機緣
伍、西方科學發達所引致的文化危機
一、實證科學須配合價值形上學
二、慎防約化主義
三、慎防科學被濫用
陸、結語
第九章 科學真理之絕對性與相對性──與謝勒懇談
壹、引起動機──科學哲學的一套二律背反
一、科學是唯一絕對客觀真理──以培根作代言人
二、科學之常自我修正表示世間只有相對真理──以孔恩為典型
三、綜述二律背反之吊詭
貳、與謝勒懇談科學真理之絕對性與相對性
一、什麼是真理?
二、真理是絕對的抑或是相對的?
三、科學之真理是絕對的抑或是相對的?
四、科學知識的精準是否寓意它就是唯一客觀真理?──向培根作回應
五、科學之常自我修正是否寓意著世間沒有絕對真理?──向孔恩作回應
參、結語
一、有關科哲二律背反及其代表
二、謝勒科學真理觀撮要
三、謝勒科學真理觀評議
總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