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韓國」,就此小書處理的範圍,是針對「大韓民國」(대한민국, Republic of Korea),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南韓」,來進行寫作;有著跟我們一樣的黃皮膚、黑頭髮,身高距離相近,且離臺灣相距不遠,搭上飛機只要兩個半小時就可以抵達的東北亞國家南韓,為什麼,卻讓筆者難以下筆呢?
「韓國,看似近在鄰邊,但卻是離我們最遠的國家」。
難以下筆的原因,首先,就一本近十萬字的「小」書,要寫出韓國整體國家的現象、社會風俗或是民族性等特色,著實是難事,其中困難點首先是在語言上。臺灣精通韓語的專業人士,比起英語、日語等等大宗語言領域的專業人士相較之,的確偏少了許多,但由於最近全世界颳起了一陣陣的「韓流」,在世界各地學習韓國語的人士有漸漸成長的趨勢,但是質跟量還是無法跟上面筆者提到的大宗語言相比較。當然,這需要時間的,因為要培養國內韓語專業人士不是件易事,但又是不可不為之事。除此之外,更需要的是學有所成的前輩們,提攜後進後學人士之努力。
因此,先就語言上而言,由於國內精通韓語的人不多,所以在國內也好,或是在世界各地,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有關韓國報導,或是在筆者寫作此書籍匯集資料時,經常看到一些極度扭曲的韓國形象的新聞、數據,甚至不知所云的內容出現,而且為數不少,而透過這樣的宣傳內容、大眾傳播,或是刻意的操作,往往會讓人「認為」韓國就是「這樣」、韓國就是「那樣」,如:「韓國人都認為孔子是他們的」、「韓國人運動都會作弊」,以及「韓國人都會整容」等等這些刻板「印象」(impressions)、「偏見」(prejudice)的出現。
但,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人總是依照著「偏見」而生活著,如我喜歡韓國,我討厭韓國,我愛吃漢堡,我不喜歡吃米飯等等,這種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興趣、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偏見」、「愛好」,不論是誰,難免都會有。
但是,筆者試圖在書中要揭示、也努力的是,有沒有可能從另一個層面,來跟這些我們對於韓國長年累積、慣以為常的「印象」,做出一個對話的可能性?
所以,寫作韓國文化現象的題材,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上面提到的「解讀韓文文本的能力」。這一點筆者自赧在韓語教學、認知以及翻譯有些小成就,因此在處理一些我在國內發現到,自覺對於韓國荒謬的報導文字或是數據時,只要稍稍對照一下韓國當地的網頁以及搜尋韓國當地網站資訊,就可以輕易解決其中的荒謬點,而這些不宜之處,筆者在書中多少都有提到,請讀者參考之。
但,千萬不要認為我是幫韓國講話,我只是與我自己長久以來的「韓國」對話。
舉一個親身的例子來說吧,多年前筆者也覺得韓國人總愛說什麼東西都是他們的;但一日,與韓國首爾當地成均館大學(성균관대학교)的學者見面時,我也問起「他們韓國人」真的都認為:「孔子是韓國人的嗎?」在韓國當地,成均館大學被公認為儒學研究最具公信力、最有成就的學校,若是要推源他們學校的起源,可以推到1398年,即為當時朝鲜王朝,為了王室子弟學習而設立的國立教育機構,而「成均館」的校名出處來自《周禮》:「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由此可知,此校以根深的儒學底子建校。那麼,歷史如此悠久的學校,總應該可以給我一個答案吧?結果,只聽見韓國學者冷冷地回答我說:「我在成均館學習十幾年了,從來沒有在我們自己學校聽到有人講說,孔子是我們韓國人。」
我們眼中的韓國人,是否真的是他們韓國人呢?
當然,讀者們也可反駁說:我就有看過這樣的報導,你怎麼能憑你個人經驗,就肯定韓國人在說孔子是他們自己人這件事上無罪呢?
我只想點醒、給出另一條看待韓國的可能性。我們從哪裡獲知他們「認為孔子是韓國人」的這個來源?我們真有透過最接近韓國的韓文去認知到這個「新聞」或是「偏見」呢?而這樣的「新聞」在韓國當地,一般的「輿論」又是怎麼說明的呢?
不要認為我是幫韓國講話,我只是和「我們」自己長久以來的「韓國」對話。
而熟悉韓國文字、文獻這一點,讓我不需要再隔一層語言(如英文、中文等等翻譯)來認識韓國;也較能確保文章的可讀性、可性度。以本書的附錄來說,筆者乃就韓國當地書籍文獻,翻譯出韓國歷代史大事,可以全貌地了解,韓國人他們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舉一個筆者在文中提到例子來說明,在1952年發生的戰爭,韓國人稱為:「壬辰倭亂」;在日本人眼中,則稱為:「朝鮮征伐」、「文祿之役」;在中國歷史上,則是稱為:「萬曆援朝之役」。你說哪個才是這個戰爭的真正「面貌」呢?端看所持的立場不同而異之。
因此,為求資料之客觀,筆者在文章內提到的關鍵字,都有列出韓文原文,也方便讀者日後進修,或者是韓文前輩依此挖掘更多精彩的內容、補充來指教之。
繼之,就是此書的選材、選擇寫作主題的內容,也形成一難題,而這可以從書的結構來言說起。
先就書內的「客觀性」(objectivity)而言,此書前面的部分,先是介紹大韓民國的簡史、建國年代、國號由來以及經濟發展現況、數據、憲政與政體現況,還有歷代總統人士,這些確確實實發生在「歷史」上等等事件作開頭。
但是這樣的數據、人名,也只能說「客觀的貧乏」(unhealthy of objective),因為若是我們陳列出一大堆、一大頁的韓國GDP發展數據、外貿金額等等資料,但沒有進行詮釋的話,這些數字又有何重要性呢?所以,我們在第一部分「客觀」的「大韓民國介紹」,融合韓國當地或是世界各國怎麼看待韓國的事件為例,加以詮釋。
就成書的「主觀性」(subjectivity)而言,在「客觀性」數據之後,「主觀性」的寫作題材、內容的選材也是一件難事,畢竟這本小書,不像是在韓語領域已有成就的諸多前輩們寫作出來的專業書籍,如「韓國近代史」、「韓國歷史」或是「韓國儒學史」等等分門別類的書籍,所以在選材上,也讓筆者頭疼,因為每個題材、內容,真有心作,一個小題目,三、四十萬字都是免不了的。
但是,秉持著易讀、通俗以及知識普及化為宗旨,此書作為介紹韓國當地現況、民俗的普羅書籍,筆者也只能就自己的「留學生活」為主,以自己的親身「體驗」(experience),甚至參考自己在平日寫作有關於韓國點點滴滴的日記、稿件【1】,分成食衣住行育樂幾大範疇,隨手拈來,以自己在韓國生活中所看所聽所言所思的種種心得加以寫作,如介紹韓國調味料的應用、地鐵上的阿珠媽、韓國當地咖啡文化、公主病以及文學作品《春香傳》等等,看似任意的取材,或者我們對應上方「客觀的貧乏」一語,筆者似乎以「主觀的膨脹」(expansion of subjective)來著書,甚至可以用此語來評論此書。
但這樣的取材並非沒有經過設計,作為大眾讀物的:《韓國人入門》這本書中,我們介紹韓國當地,是以現今所存的一般(in general)文化現象進行分析,如:身為韓國人都知道「阿里郎」這首歌曲,其中的歌曲內容是在表達什麼呢?在韓國當地,韓國學生與長輩、老師對談時,為什麼是使用「敬語」(높임말)來對談呢?而這之間又有怎麼樣的文化背景存在呢?……本書介紹這些一般的文化現象給大家認識,當然,其中也包括筆者自己的觀察、所得。
但請讀者們千萬不要以為韓國就如同筆者筆下所形容的「就是這般」,因為,這些文化都可能改變,我們沒有試圖在這裡對「韓國」這一個國家「他者化」,即是把韓國社會、國家當作一個「靜止化」(static)以及「不會變遷」(undeveloped)的文化實體來看待。簡單的說,就是以一種「東方主義」(Orientalism)的角度來看待他們。
所以,筆者在寫作此書時,時常提醒著自己,迴避著「客觀的貧乏」以及「主觀的膨脹」這兩個原則加以進行寫作。
而此本小書,也希望能為國內對於韓國文化、社會以及思想領域的研究,作出一個拋磚引玉的動作,也希望眾多前輩、或者是後進們,能寫作出更多有關於韓國文化、思想的介紹書籍,以饕讀者。
我常常認為:「下一個世代是亞洲的時代」,在經過超過兩百多年的西方資本主義影響,或者是更長時間的西方思潮統治的亞洲,在進入21世紀,沉睡中的猛獅——亞洲,漸漸甦醒,今日,身為亞洲的一份子,我也希望讀者能更加了解一下,這個離我們最近,但同時又是最遙遠的東北亞國家——「韓國」。因為一個國家之所以能夠強盛、發展,有很大的因素都是見到他國的優點加以學習之,而不是用一種鎖國、內鬥或者是嘲笑他人的方式存在,而這一點,另外一個鄰國——日本的「明治維新」(めいじいしん)已經給我們作了一個很好的註解,即使日本在透過改革,給了自己國內、世界一場戰爭,但是,悲劇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而國家成長是必須的,那麼,臺灣呢?
最後,僅以《詩經》中〈小雅‧鶴鳴〉一詩來作為此序之結尾,也希望讀者藉由這樣的一本小書,可以欣賞到他國的優點,「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見之習之仿之,最終融為自己所用,這才是促進我們自己成長、面對真善美世界的最真實存在。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陳慶德 謹敬
2014.10 甲午年秋
於 國立首爾大學冠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