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筆觸優美、節奏明快的讀物,是迄今描寫魏爾是何許人最好的作品。 --美國《商業週刊》
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半個世紀以來的社會及經濟變遷,徹底顛覆了華爾街,本書對這段經歷的著墨引人入勝。--《富比士》雜誌
若要恢復日本經濟的成長潛力,必須改善日本弊病叢生的金融體系。作者用見微知著的高妙手法,以長期信用銀行化為灰燼及新生銀行浴火重生的驚人事蹟,說明了今天日本轉型的艱鉅。--哈柏(Glenn Hubbard)小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
這個有趣的故事不只述說一個人不屈不撓攀爬到金融市場的最高峰,《花旗集團》也把華爾街在 1990 年代如何轉變的過程忠實紀錄下來,令人心醉神馳。任何對當前金融市場有興趣的財經人士,都希望馬上一睹為快。--《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作者之一 巴洛(Bryan Burrough)
魏爾不只是當前華爾街最引人入勝的人物,他自視甚高、不可一世的性格更像李爾王,他的貪得無厭及無窮的野心,具體呈現了美國資本主義的轉型力量。內幕報導更是無以倫比,讓讀者直接側身於最高機密的董事會議,在四季餐廳用餐,登上公司專屬噴射機,見證金錢真正的力量。
--《賊窩盜窟》(a Den of Thieves)作者 史都華(James B. Stwart)
2003 年最佳財經書。《花旗集團》是華爾街大亨魏爾活靈活現的傳記,也是一部發人深省的華爾街史,作者從高階主管辦公室直擊決策過程,說明美國企業為什麼有時候在道德上顯得遲鈍無比,一本完全有事實為本、但讀來有如小說的好書。
--《華爾街的貪婪和光榮》(Greed and Glory on Wall Street)作者歐列塔(Ken Auletta)
2003年,花旗集團總資產1兆零970億美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集團。
集團總裁魏爾以布魯克林猶太移民子弟之姿,克服萬難及外界根深柢固的偏見,成功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金融帝國,並成為2002年度執行長。
本書述說魏爾的一生,更為50年來美國商場及社會的巨變提供真實的歷史背景。
《打造花旗帝國》以前所未見的角度,觀察企業最高層如何推動業務和財務往來,近身觀察這些有權有勢者的性格和動機,鞭辟入裡。尤其是權力與性格錯綜複雜的互動格外吸引人。魏爾是第二代移民,父親是裁縫師,然而他自己卻是個傳奇人物,他的創意不斷、見縫就鑽、甚至恐懼,讓他成為華爾街最有傳奇色彩的執行長,從最基層的工作一路爬升到最位高權重的階層。在橫跨近五十年的歲月中,他和幾位金融界最重量級的大老打過交道,通常都占上風,包括金融家羅伯(John Loeb)、基金業殺手及大企業家蔡吉拉德(Gerald Tsai)、出身高貴的美國運通銀行(American Express)董事長羅賓森(Jim Robinson)、眼光獨到的銀行業鉅子李德(John Reed)。魏爾撮合交易的功力無懈可擊,在他手上聚集和失去的證券公司不勝枚舉,最後一頭裁進重建他的帝國,打造出現代美國金融服務的超級市場。魏爾身處花旗集團近來危機的核心,許多人都等著看這位大人物垮台,更多人想知道他成功的祕訣。
華爾街日報記者蘭利經過近五百次第一手採訪攸關魏爾生活及事業的要角(包括魏爾本人)後,她不僅以編年方式記錄魏爾的公眾性格,也刻劃他不為人知的一面:直話直說,甚至有點粗魯無文,但謙虛不做作,有時候甚至毫無戒心,極富魅力。《打造花旗帝國》揭露他有如暴君般的怒氣,以及淚流滿面時的悔恨,極度的吝嗇及前所未見的大方,他具有強烈的忠誠感,但剷除潛在對手時毫不手軟,就算是他所愛的人也是如此。蘭利披露魏爾爬上巔峰的過程充滿了階級衝突-─猶太人對抗盎格魯撒克遜的白人新教徒(WASP)、移民對抗五月花號的後裔、創業家對抗根深柢固的組織─-並且探究他反覆無常的個性,能激發別人對他忠心耿耿或鄙視不屑。《打造花旗帝國》突顯許多令人震驚的新事實,雖然是以敘事體說明一個人的一生,但其結構豐富及迷人卻有如小說,為過去五十年商場上及美國社會的巨變提供歷史背景。本書可讀性極高,令人愛不釋手,要了解重塑美國金融體系的力量,非讀本書不可。
作者簡介
莫尼卡‧蘭利(Monica Langley)
為《華盛頓郵報》工作超過十二年,她在各個廣泛領域的專題調查報告經常出現在《華盛頓郵報》頭版。曾任執業律師八年,目前與丈夫及女兒居住於紐約市。
譯者簡介
齊思賢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擔任國內主要財經媒體資深編譯十三年,負責國際金融新聞。最近譯作包括《知識經濟時代》、《引爆趨勢》、《克魯曼談未來經濟》、《華爾街世紀》、《麥肯錫中國投資報告》、《中國熱》、《細菌戰──美國生化武器之祕》、《新黑暗大陸──從文明的曙光到 21 世紀歐洲》、《葛林史班的非理性繁榮──股市危機的挽救行動》等。他並編譯審核過多本金融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