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說明
日本的近代史始於明治維新。儘管從舊制轉變到新制的過程中歷經千辛萬苦,隱藏在幕府與天皇兩派之間的多股勢力暗潮洶湧,但最終仍是舉步維艱的完成目標,更成功躋身世界強國,在政治、軍事、經濟發展上皆足以與當時的歐美各國媲美。本書介紹日本近代一系列的改革與發展過程,看大和民族如何在國際間嶄露頭角,並經歷輝煌、飄搖而後重生的過程。
此次再版,除了版式與內文修訂外,也新增1980年至2022年間,日本與國際的大事年表,期望讀者在理解日本近代發展的跌宕過程時,也同步知曉世界之大事,並將國際視野應用至今日乃至未來之世界。
修訂三版序
1980年代,日本問題由於哈佛大學福格教授(Prof. E. F. Vogel)所撰《日本第一》(Japan as No. 1)一書而轟動一時,引起世界各國研究日本的熱潮。平實而論,日本現代化的過程中,在民主化和精神層面並不徹底,但其經濟成長等外在的現代化發展,無疑是成功的。因此,在1960年代,美國學者有意識的比較日本現代化的成功和中國現代化的失敗,來說明日本傳統社會的優點,此一問題迄今雖仍爭論不已,但瞭解日本的傳統淵源,實為解開中日近代化優劣比較的先決條件。
過去臺灣學界對日本研究態度之保守,不夠積極,歸諸於政治原因,但目前這種說詞已成過去。近年以來,工商界對日本科技的吸收,無論在經營理念或應用科技方面,均有了敏銳而實際的具體反應。以今日臺灣與日本交往之頻繁,先進國日本已經變成世界情報的窗口,多量的資訊正透過此一窗口湧向臺灣。
多年以來,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臺灣史者,著作很多,而國人研究日本史者,則是鳳毛麟角。難怪有人慨嘆我們大學歷史課程之偏重歐美列強,而忽略日俄。當前研究日本歷史的機關學校及出版日本國情書刊雖較前稍多,但仍感缺乏。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國勢蒸蒸日上,一勝於清,再勝於俄,又合併朝鮮,歐戰以還,一躍而為五大強國之一。日本軍閥侵略中國思想以及大陸政策,實即孕育於此。
戰後日本,以戰敗之國,經數十年的勵精圖治,於今又重躍世界歷史舞臺,為亞洲重要支柱之一,且其勢力有舉足輕重者。不論與日本為敵為友,對日本的歷史及現狀,實有深切的瞭解與認識的必要,唯有知己知彼,始能增進雙方的正常關係。
在一百多年的現代化歷程中,日本不時給世界帶來驚奇。明治維新促進了日本的現代化,向富國強兵的目標邁進,日俄戰爭的勝利,使日本成為足與西方列強相抗衡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內,奇蹟式的從廢墟中重建,一躍而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日本被西方學者認為是「非西方國家中唯一現代化成功的國家」,因而引起各國研究日本的熱潮。
日本現代化成功的秘訣是甚麼,此一問題雖看法不盡相同,但在探討日本現代化成功的因素時,不僅要注意到現代化的理論模式、行為基準,或儒家思想等問題,且須追溯到歷史的傳統,由「家」的意識轉化為集團意識、群體意識,或武士道效忠精神轉化為對公司的奉獻精神等文化層面的問題。
實際上,這一百年來,中國的對外關係,仍以日本為最密切。中國飽受日本侵略之害,臺灣亦受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但卻仍不瞭解日本。其所以如此,實惑於同文同種之說,以為日本為蕞爾小國,斷定其並無文化,而加以抹煞,因而連帶的忽視日本的研究。為此,本課程從日本近代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與軍事等各層面加以探究,藉以瞭解日本的傳統淵源,以之為吾人之借鑑。
日本的近代史自1868年的明治維新邁向近代資本主義時代以後,可以1905年的日俄戰爭為分界,劃分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軍事帝國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而軍事帝國主義,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的戰敗而告終。依此推論,日本現代史是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三個階段。它不僅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歷史篇章,同時在現代世界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書是起自幕末、明治維新時代,以迄1980年代日本成為經濟大國前後百年的日本近代史。
本書共分十二章,就明治維新百年來的日本軍事帝國主義的興亡與戰後民主日本的誕生、經濟民主化的建設、社會生活與文化的發展等加以探討,大體上以政治及經濟發展為主,並兼及社會文化實況的分析。
本書承三民書局董事長劉振強先生之鼓舞而撰成,希能藉此加深國人對日本歷史文化的認識,在此特致謝忱。茲於再版之際,重申知己知彼,瞭解日本的重要性。唯仍難免謬誤遺陋之弊,尚祈諸先進不吝指教。
林明德謹識
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