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敘
明儒之學,承宋儒遺緒,由程朱轉而直宗孟學,而開一新局面。此一新局面,自其思想之本質言之,即由重言性理,轉而為重言心理之學。自學術派別言之,則明初諸儒,其講學有上承程朱者,如吳康齋、薛敬軒,皆卓然大儒,風標甚高。其後陳白沙,始稍遠緒陸氏,明達條暢,自然灑落。至明中葉,陽明興起,其學雖曰遙承陸氏,而實直宗孟學,上希孔顏。其同時之儒者,若羅整庵,則仍主程朱,獨講理氣之學,而專務踐履;湛甘泉則主隨處體認天理,亦即無異於隨處體認良知;他如曹月川、方正學之流,其學則或言經濟政事,或言文章節義,或言修身立行,皆一時儒學之俊也。
然明儒之學,當以陽明為大宗。其門人後學,若龍谿、緒山、心齋、東廓、近谿、念菴諸儒,講學四方,樹立風氣,皆一時盟主。其於明代學術,影響至鉅,自不待言。明末遞降,王學式微,流弊漸出。至東林諸儒之講學,與夫劉蕺山證人會社之講學,則皆思有以救弊糾挽之者。然東林諸儒,如顧涇陽、涇凡兄弟,與高景逸輩,又皆欲上承程朱,而直本孟氏之學。蕺山講學,則一方仍沿習陽明之餘緒,一方又直斥王學末流之非,倡言大學誠意慎獨之教者。故明儒學案,黎洲以之為殿後,亦即以其為總結王學,而轉開另一新局面者也。
由明儒之學,寖變為清儒之學,其關係演變之複雜,非今茲所得而詳。大約清儒之學,其主流有四。一為沿習明儒之遺風,仍講究理學者。此中之學者,如李穆堂、方望溪、李光地、湯斌、尹健餘、陸稼書、陸桴亭、陳瑚、張伯行輩,或主陽明,或承程朱,皆可得一一考見,而徵之文獻。二為治史學與樸學,學者既厭於上者之倡言理學,故雖或私下仍以理學為行己操持之功,然其表見於世者,則反為注重史學、考證、校勘、文字、聲音、訓話之學。其中學者輩出,蓋皆一時之秀者也。三為自桐城古文家興起以後,姚惜抱輩主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同不可偏廢。蓋意亦在於文章中,顯見義理。四為清中葉後公羊家學者倡言經世致用之學,以至清末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流。此四流,即所以形成清儒之學術,其全部内涵之節目者也。
以明代理學之盛,而觀清儒之學,則清儒自若無理學可言。然若從清儒之學,初由明代理學演變而來,故理學雖非清學之主流,而仍為其潛流,亦非虛說。由此而吾人於明儒之學,其下逮於清儒之學,相因相承,亦未嘗不可以相貫而言,以成一學術演變之編年。則此兩朝儒者,其論學與行誼,因襲影響,學脈承傳,出處仕官,交游著迹,生卒年月,當考之文獻,徵之史傳,為之表出,以綜觀此兩朝儒學演變之迹。此即本年表所以寫作之由也。
余自一九六八年編撰宋元理學家生卒年表一書後,即擬將理學擱置一端,而暫移他業。其間亦嘗稍讀明清儒書,而尤重明儒學案。殆明儒學案讀畢,余之鈔輯之資料,亦愈豐富。是年,余以再入中文大學研究院,攻讀其哲學部之碩士學位,復重讀明儒學案,以從事於陽明致良知學發展之研究,並撰寫一畢業論文。越一年,畢業論文寫竟,余始再有意于編輯一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之務。一九七○年秋,余承 業師唐君毅先生之美意,推薦於哈佛燕京學社,得領受其獎學金,先後前赴臺灣與日本,作進一步之研究。余於是始得藉此廣讀明清儒書,而尤重諸儒之文集及年譜,搜羅摭拾,增益其所不足,以為編輯此書之助。余於一九七三年八月杪,由日本返回香港,始專事編纂此書。回顧自屬稿迄今,已六易寒暑,乃竟其編寫之功。然以繁瑣之業,用力雖勤,其中舛謬必多。惠而教之,則有待於博雅君子也。
乙卯年中秋節前一日
麥仲貴 謹敘於新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