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周易》一稱《易經》,相傳它是殷周之際,西伯(即後來的周文王)被囚於羑里(在殷墟)之南,即今河南湯陰縣北的牖城)時,根據伏羲所創始的八卦之說,加以演繹而成;當時所作的繇辭,已由宇宙自然而推及於社會人文,可以用來占測人事的吉凶休咎。後來經過周公的增訂,史官的整理,又參考了夏、殷以來種種相關的歷史文獻,編輯成一部周朝貴族卜筮所用的圖書,可以做為修身齊家乃至治國施政的參考。
到了春秋時代,諸侯力征,周室衰微,平民大教育家孔子感嘆禮崩樂壞,為了闡述文、武、周公之道,於是尊之為經,用以授徒。《易經》遂為五經六藝之一,由原來的卜筮之書,成為儒門子弟的必讀經典。
由於這部卜筮之書古奧難懂,據說孔子及其儒門後學,曾陸續為它寫了解釋內容體例及各種疑義的文字,包括:《繫辭傳》上下篇、《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有七種十篇。後人統稱為《易傳》,因其足以輔翼《易經》,也稱為「十翼」。
「傳」的產生,本來就是用來解「經」的,傳是傳,經是經,二者性質功用不同,著成的年代也不一樣。經、傳原是分開的,並不合在一起。「十翼」是儒家的解經之作,但《易經》並非儒家所專有,像道家、陰陽家等等其他流派,亦可自有其解釋《易經》的傳承。《易經》起初的流傳,應即如此。然而到了漢武帝定五經、立博士、推明孔氏、獨尊儒術之後,百家被罷黜了,儒家的經典成為天下讀書人晉身的敲門磚,而《易經》躍登五經之首,《易經》「十翼」也就成了所有《易》學者必備的參考書。
也由於秦、漢之際古今文字的變異,今文古文不同學派的對立,我們有理由相信古代的讀書人,他們不但會覺得《易經》經文古奧難讀,同時也會覺得《易傳》應與經文合讀,才比較容易了解它們的意義與旨趣。因此至遲從漢、魏開始,已經有學者(例如費直)直接以傳解經,而且也已經有學者(例如鄭玄、王弼)嘗試把經、傳合編在一起。具體的做法是:把「十翼」中與經文關係最密切的五篇,分別編列在六十四卦中相關的卦辭爻辭之後,以便讀者可以對照合讀。例如:把《文言傳》分附於〈乾〉、〈坤〉二卦之後;把《彖傳》、《象傳》的上下篇,依其次序分附於相關的卦辭爻辭之後;或者把《象傳》分為《大象傳》和《小象傳》,《大象傳》分附於各卦卦辭之後,而《小象傳》則分附於各自相關的三百八十多爻的爻辭之後。至於「十翼」中的其他五篇,包括《繫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則殿後做為附錄,供讀者自行參考。
這樣的做法,「尋省易了」,方便對照,易於了解,又可省去翻檢查對的麻煩,一般的讀者當然稱便,對於初學者,更是善莫大焉。因此從唐朝孔穎達《周易正義》採用這種經傳合編的方式之後,大家習以為常,久而久之,也就經傳相雜,如同合為一體了。也因此,唐、宋以來的《周易》,雖然亦稱《易經》,但其實它已是經傳合一了。
雖然後來宋代的一些學者,曾經有意恢復《周易》即《易經》的原貌,希望把原來用於卜筮的「經」和後來闡揚儒家學說的「傳」分開,復其舊觀而求其新義,但已積重難返,並沒有獲得讀者普遍的認同。同樣的,近現代也頗有一些專家學者,嘗試從學術思想史的觀點,主張經自經,傳自傳,把經傳分開,希望讀者明白二者的性質和功用有所不同。筆者個人以為它們確實有不同的思想背景,也有不同的時代意義。而且對於這樣的學術見解和研究熱忱,並不反對,甚至還覺得可敬可貴,但是,站在幫助初學者的立場,為了他們閱讀的便利,這套《周易新繹》,還是決定維持傳統的經傳合編的方式。
根據筆者的讀書經驗,認為這種方式對初學者最方便,也最容易入門。至於初學者入門之後,想作進一步的研究,將來應該如何發展,筆者目前沒有什麼特別的意見。
筆者在撰寫《周易新繹.通論編》的過程中,經過幾次反覆的思考,對於經傳合編的方式,最後決定略作調整。最主要是把古代傳統列為附錄的《易傳》其他五篇,不但定其閱讀的先後順序,而且主張調整在上下經文之前閱讀。筆者認為初學者先讀這五篇,可以先認識《周易》的起源及其在哲學思想史上的意義,包括伏羲、文王、孔子三聖的發明、早期的大衍筮法、〈乾〉〈坤〉二卦的地位、卦象爻位的體例、卦體的組合、卦名的取稱和著成年代的推測等等,這些原則性的道理,明白之後,再看六十四卦的上下經文,這才是所謂先河後海、登堂入室的正確門徑。關於這些,筆者在《周易新繹.通論編》一書的第十一章第一節,已有所說明,此不贅述。
這樣的做法是否適當,是否對初學者真的較為便利,也請讀者不吝指教。
現在,就請讀者先讀《繫辭傳》等五篇,然後再讀上下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