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超、耿一偉、閻鴻亞、鄭雅麗 好評推薦
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林偉瑜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于善祿 專文導讀
EX-亞洲劇團的戲劇作品向以融合亞洲表演傳統與身體美學、使用多種語言著稱,展現印度及台灣多元文化,創造獨樹一幟的風格。本書收錄三部體現EX-亞洲特色與精神之作:《假戲真作》、《猴賽雷》、《沒日沒夜》,改編自繪本與印度傳統故事,不論是入戲太深的戲子、反抗暴政的人民英雄,或是想成為人的猴子,以象徵手法反映社會議題,更藉此對人性提出新的詮釋。
《假戲真作》
一位戲子以扮演各種角色維生,遇到了雖有萬貫家財、卻只希望找到心靈寄託的商人,以及只知道尋歡作樂的蠻橫國王。戲子盡了自己的責任,扮演雙方最希望他成為的角色,卻入戲太深,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猴賽雷》
故事靈感來自Hy. Mayer繪本《一隻猴子的自傳》,描述猴子從叢林進入人類世界的一場冒險。牠不僅穿上人的衣服、學人說話,竟然還參與選舉、踏入政壇!最終卻體悟「人類不是從猴子進化而來,反而是退化」,引發什麼是「文明」的省思。
《沒日沒夜》
改編自印度的「射日」傳說。劇中的孿生君王阿汗拔與阿通拔是太陽與火燄之神,不分日夜地用高熱光芒荼毒土地與人民,此時琵巴挺身而出,為了人民的生存反抗兩位殘暴的君王。雖然成功擊拜阿汗拔,但琵巴不願為王,只想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本書特色
1. 劇本中使用多種語言,並附加原文,呈現多元文化觀點。
2. 附有英文劇本,可供國外觀眾與讀者欣賞及演出。
作者簡介:
江譚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
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出生於印度東北方曼尼普爾邦(Manipur),因印度各地使用不同方言,使人民習於肢體語言的運用,也令他尤其關注身體和語言的表達及思考。於印度新德里國立戲劇學院(National School of Drama)獲得戲劇碩士學位,曾受聘為印度國家級演員。2001年赴新加坡跨文化劇場學院進修,2006年與林浿安於苗栗共創EX-亞洲劇團,結合亞洲古典、西方寫實、後現代的前衛肢體劇場等不同文化根源,轉化為當代劇場美學。在台創作的多部作品受邀巡迴海內外各藝術節且獲得許多獎項,如《島》、《赤鬼》、《馬頭人頭馬》等,《假戲真作》榮獲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節目。
克薛椎‧薩納加歐巴(Kshetri Sanajaoba)
印度曼尼普爾邦知名劇作家,自擔任高中教師時便已開始撰寫劇本,直至今日,創作劇本從未間斷,作品風格多元,包括荒謬劇、現代表現主義、神話故事題材的編撰、改寫等。薩納加歐巴在文學翻譯方面亦貢獻良多,為當地劇場翻譯、編寫許多西方英文文學作品,從1999到2001年連續獲得「州立文學貢獻獎」,以及印度劇作家的最大殊榮「Janmiguha文學貢獻獎」。他的作品風格反映社會現狀和小市民對於政局的無力感,刻劃人性及生活,透過文本,為個人主義和政府權勢的二元關係找到平衡。主要作品有:The Sun with No Shine、A Piece of Drama, a Piece of History、Let’s the Sun Rise。
劇團簡介
連結土地文化交流、開展多元劇場語彙、移轉身體表演美學
由畢業於新加坡「跨文化劇場學院」(Intercultural Theatre Institute)的劇場資深演員林浿安,以及畢業於印度新德里國立戲劇學院(National School of Drama, New Delhi),編、導、演皆備的台灣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於苗栗共同成立。
「EX」的含意源自許多英文字彙的開頭,如:實驗(experiment)、交流(exchange)、探索(explore)等,代表能量的激發與轉移,「亞洲」則意味豐富的肢體語彙和文本隱喻。EX-亞洲劇團擅長將兩者融合,借用傳統元素,加以轉化變形,從土地文化出發,為當代劇場創造新的身體符號及寫意表演。
無論是西方經典、東方經典、口傳文學或繪本作品,劇團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結合當代與傳統的跨時空對話、直指人性的普世價值等核心元素,提出當代劇場的新詮釋,為台灣劇場界帶來了獨樹一格的風格美學。如何藉由戲劇作品關注社會文化議題,以及如何在文本上「以肢體說故事」,更是劇團持續創作的原動力。
EX-亞洲劇團常年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探索多元劇場語彙,以及創新當代亞洲劇場美學。近年來有多齣製作入圍重要獎項,並受邀參演國際藝術節,是備受矚目、風格獨具,少數以多語言發展文本詮釋的劇團,為台灣劇場注入新血,建立起跨文化的交流平台。
得獎/受邀紀錄(2006-2016)
● 2006年創團作《我要上天的那一晚》受邀至2006上海亞洲當代戲劇季。
●《島》獲選第十四屆皇冠藝術節節目、第八屆台新藝術獎提名。
●《假戲真作》榮獲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節目,受邀至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苗北藝文中心開幕試營運系列活動、2012高雄衛武營玩劇節、印度第十五屆國家戲劇節、英國2013世界劇場設計展演出。
● 亞洲創意實驗室No.1:《隔離嘅大母雞》獲第三屆臺北藝穗節「大家都滿意
獎」、第九屆台新藝術獎提名。
●《沒日沒夜》獲選兩廳院新點子劇展、民國100年苗栗燈節邀演。
●《百年復甦》獲第十屆台新藝術獎提名。
●《猴賽雷》獲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提名,2012苗栗國際藝術季、2013嘉義表演藝術中心邀演,台南文化中心國際廳原生劇場巡演。
●《喵與鳥》2013年啟動苗栗縣十八鄉鎮「藝起十八相見」走演計畫,已演出二十餘場(仍在進行中)。
●《赤鬼》參演2013臺北藝術節、第十二屆台新藝術獎提名。
●《齊格飛》於2014年受黑眼睛跨劇團之邀,參與國藝會第四屆表演藝術追求卓越專案「華格納革命指環」演出。
●《婚姻1/2》參與2014年國光劇場「小劇場‧大夢想II」系列演出。
●《馬頭人頭馬》獲選2015臺南藝術節「臺灣精湛」系列節目、2015 ACT上海當代戲劇節邀演。
●《聲外之音》受邀至2016印度阿希瓦德國際戲劇節。
譯者簡介:
白斐嵐
台大外文系學士,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戲劇碩士。曾任《藝術之島——台灣當代藝術名人錄》英文編輯,翻譯作品包括《身心合一: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跨文化演技》(合譯)、EX-亞洲劇團《假戲真作》、電影《絕命派對》、《靈魂的旅程》與《過去的樣子,未來的樣子:莎賓娜費洛奇作品集》、北美館《帕克特 X 藝術家》特展專刊、《你的品牌夠OPEN嗎?》。《表演藝術》雜誌與《表演藝術評論台》網站特約撰稿。2010年以《從侷限到無限,從瞬間到永恆》一文獲得國藝會藝評獎首獎。
薩高任‧桑拿通巴‧辛(Sagolsem Sanatomba Singh)
印度知名翻譯家,將《沒日沒夜》劇本以曼尼普爾文譯為英文。於2012年獲得康格蘭陸海紀念卓越獎(Kanglam Luk Hoi Meritorious Award for PGDCA),現於曼尼普爾邦警察電訊組織擔任助理副督察一職。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亞洲混血 + 台灣在地 = EX-亞洲劇團。
――臺北藝術中心主任 王孟超
可讀又可演的最佳跨文化戲劇教材。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耿一偉
EX-亞洲的劇本風格獨樹一幟,既有引人入勝的敘事趣味,充滿民間寓言的活力,又出入劇場與現實當中,含帶藝術的反思;賦予表演極大的表現空間,也讓觀眾享受聽故事的樂趣。
――詩人、導演、藝術家 閻鴻亞
EX-亞洲劇團核心成員組合上的多重文化養分,讓劇團每一個作品都展現異質殊光,而劇本是作品的基底,這本原創劇本集讓人期待!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鄭雅麗
名人推薦:亞洲混血 + 台灣在地 = EX-亞洲劇團。
――臺北藝術中心主任 王孟超
可讀又可演的最佳跨文化戲劇教材。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耿一偉
EX-亞洲的劇本風格獨樹一幟,既有引人入勝的敘事趣味,充滿民間寓言的活力,又出入劇場與現實當中,含帶藝術的反思;賦予表演極大的表現空間,也讓觀眾享受聽故事的樂趣。
――詩人、導演、藝術家 閻鴻亞
EX-亞洲劇團核心成員組合上的多重文化養分,讓劇團每一個作品都展現異質殊光,而劇本是作品的基底,這本原創劇本集讓人期待!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鄭雅麗
章節試閱
第一幕
第一景
(兩名樂師進場,演奏歡慶音樂。演員在旁準備,後隨著音樂開始跳舞,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中,甚至忘了要演戲。)
說書人 今天我來到這裡,是要跟大家說一個故事。說到故事,平常生活中聽過各式各樣的故事,但常常聽過就忘了。什麼時候一個故事才會深深地刻在你心底,久久難以忘懷呢?我覺得,就是當你想像力打開的時候。那個時候,你的靈魂好像從身體裡面,飛出來,跳進角色裡面。然後,角色的生命和你的生命,好像全部都融合在一起,於是故事有了新的生命。
今天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關於演員的故事。說到演員,我自己私底下就是一個演員,每天都要扮演各種不同角色,舉個例:武士(扮成武士),有時候還會扮演一個負心漢(扮成負心漢)。
〔歌仔調〕:「夢娜,心愛的,我的心頭肉啊!不該不該,是我不該,見一個愛一個,你乾脆把我摑。不理我?夢娜,我知道我錯了,你原諒我好嗎?自從你離開,我才知厲害,夜夜想你我心不開。夢娜,夢娜⋯⋯」
有時候,甚至要演一頭兇猛的野獸(畫出一個滿月)。月亮(接著變成狼人)。這就是一般的演員每天要做的事情:扮演各式各樣的角色,然後享受它。不過,我今天要介紹的演員生活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那個時候我們都把演員叫做戲子。他不是個一般的戲子喔,他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戲子。他相信整個人生就是一個偌大的舞台,而生活在其中形形色色的人們,都是舞台上的角色。於是他喜歡進到真實生活中扮演,有時候他會變成一個街邊叫賣的攤販;有時候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王公貴族,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樣子;有時候他甚至喜歡爬、爬、爬、爬、爬到樹上,裝出鳥的聲音。
就這樣,當他發出聲音,鳥兒們會成群結隊繞著他飛舞,都不知道聲音居然是從人類喉嚨發出來的。有時候他還會躲到石頭後面,發出老虎的叫聲,村子裡的人一聽到,馬上嚇得拔腿就跑:「救命啊!有老虎啊! 」然後他才從石頭後面跳出來:「大家不要怕,我是一個戲子啊,我是一個戲子!如果你們喜歡我的演出,麻煩給我一點賞金吧!」
就這樣,不管你給他多少,他都會欣然接受,然後帶著一點點的賞金,買一些食物和玩具回到家裡,陪老婆和小孩共度一段快樂的時光。不過等錢花光了,他還是要重新踏上一段新的旅程,尋找一個新的角色。
(歌聲從後台傳出,戲子進場。)
Da Ri Dat Da Na A A A...Da Ri Dat Da Na A A A...
(這時兩人開始做著同樣的行進動作。)
說書人 今天,他一邊走、一邊想,什麼樣的角色有挑戰性,又能填飽肚子呢?
(戲子扮演乞丐,並做出乞討動作。)
說書人 乞丐?太沒挑戰性了吧?換一個啦!
(戲子模仿山賊,說書人看懂了他的動作。)
說書人 山賊!
(戲子一邊持續動作,說書人一邊解釋戲子的動作)
說書人 如果我扮成一個山賊,我會先躲在樹上,等底下的人經過,跳下來,拔出我的刀子大喊:「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欲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
(戲子做出殺人的動作。)
說書人 喂,不能真的殺人啊!你換一個啦!
(戲子忽然想到。)
說書人 對了,如果我演一隻(戲子和說書人變成一隻狗)狗。我的主人每天會給我很多食物吃!
(兩隻狗搖著尾巴朝彼此吠叫、互聞,戲子扮演的狗想要和對方交配,並狠咬了說書人扮演的狗一口,後者哭叫著落荒而逃。)
說書人 不行,如果我每天都遇到比我大的狗,那我不是會死在路邊?換一個!
(戲子再度靈機一動。)
說書人 僧人!對,如果我扮成一個僧人,就可以名正言順跟人們化緣,善男子、善女子,請給老衲一些食物吧!而且我還可以藉機斬妖除魔。(開始作法)天道天眼開,邪魔速現形!這真是太有挑戰性了,我決定了,我要扮演一個─―僧人。
(說書人轉身面對戲子,戲子以某種儀式準備化身為僧人角色。)
第一幕
第二景 僧人
戲子 〔印〕嘿,僧人啊,請你的三魂七魄、靈魂和影子,跟我的身體相結合,進到我的身體裡面吧。
Hei saktam langba nangi thawai mangamak miga thana
tarukmak nahanfamda hallo natefamda tero. Hei lamboiba
nangi thawai mangamak miga thana tarukmak saktam lngba
magi hakchanungda changduna nahanfamda hallo natefamda
tero, ku...Ku...Ku...
(戲子變為僧人角色。)
僧人 〔印〕一切榮耀歸於祢。我們生命中的苦難,都是因這五罪而來,分別是無知、自我、執著、怨憎與慾望。若能勝過這五罪,就能從苦難中得自由。
Hayum sidaba sidaba mapuna yaifare...Taibang panba asida
thengnariba awaba, anaba, ayetpa,apanbasing ase maram
mangakhakna oihallibani. Maram sing adudi, khangdaba,
napal, eigini haibana henba, kalakpa amdi yengthibani asini.
Nangna hairibasing asidagi nanthokpa ngamlabadi amukhanna
tengnararoi awaba ayetpasing ado.
(唱)人啊,放下你的驕傲與自私。
給窮人一些糧米吧。
這世上充滿未知,為何還要如此執著?
請可憐可憐窮人吧。
人啊,放下你的驕傲與自私。
Hei meeoiba thadoklo napal eigini haibagee wakhal.
Vikhya lakyie vikhya hapiyo.
Khangdabana thallaba sangsarsida karigee khluri apam
pamdabagi wakhal.
Vikhya lakyie vikhya happiyo
Hei meeoiba thadoklo...
(僧人化緣,說書人則變為商人,開始數錢。)
商人 下次再這麼晚繳錢,我把你女兒抓去賣啊!
僧人 〔印〕請給窮人一些糧米吧。
Tollaba eibu nungsibiyo, vikhya lakyie vikhya hapiyo.
商人 又是那些僧人、和尚、乞丐啊,好手好腳不去工作,一天到晚跑來跟我要錢⋯⋯(向外走去)和尚,我這裡沒錢,滾吧!
僧人 〔印〕年輕人,可憐可憐我這可憐的僧人,施捨我一點什麼吧。
Ngaikho hei naha, eingonda achamba nangna ngamba vikhya khara hapiyune.
商人 我跟你說了我沒錢,走、走、走、走、走⋯⋯
僧人 〔印〕年輕人,等等啊。
Ngaikho, ngaikho! He naha nang amukta lepkho.
商人 幹什麼⋯⋯我真的沒錢,我⋯⋯
(僧人握著商人的手仔細觀看,而後打了商人一巴掌,商人非常生氣。)
商人 你幹什麼打⋯⋯
僧人 〔印〕我清楚地看見了你的未來。
Ei nangi tungda thoklagadaba pumnamak mayek sengna uba hoire.
商人 你看得到我的未來?
僧人 〔印〕在一片濃霧裡面。
Ahangba atiya ama leichil nongfaitana pungkup kupsilaba…
商人 在一片濃濃的大霧裡面。
僧人 〔印〕有兩人拿著武器追你,我看見你一直跑、一直跑,前面有一扇門,打開那扇門,門內有個人正要救你。
Uri mioi ani makuta khutlai paiba. Chelli nangna ngamjabi thaduna nathawai kanjanaba. Achouba thongjao ama. Lepli meeoi ama nangbu kanbige haina.
商人 牛頭馬面,追著我。一扇門,門的後面,我看到⋯…他?師父!剛才真是失禮了,該不會你就是那個要來拯救我的人吧?要不要來寒舍上作客?(鞠躬致意)
僧人 〔印〕我是一個僧人,我的任務是要挨家挨戶尋訪,不能在一處久留。
Hei naha eidi lamboibani bihkya niduna mafam amada mafam amada koithung thungna chatpa. Mafam amada kuina leithokpa yaba natene.
商人 師父,我家有很多金銀珠寶等著你呢!
僧人 〔印〕(再次拒絕)我的責任是要為人們傳達天命,還請見諒。
Eswargi mapao sandokchaba haibasina eigidi ithoudang oijaribani .eibu warouganuko.
商人 師父,不瞞你說,最近我真的覺得諸事不順,好像有許多惡靈在我家裡。師父,求求你來我家看一看好嗎?
(商人抱住他的腿,僧人只得同意商人的盛情邀約。)
僧人 〔印〕好吧,若您真樂意讓我留下的話,那就這樣吧。
Fare fare nanggi thamoina adu yourabadi ei nanggi nasaigonda changlage.
商人 你答應了?
僧人 〔印〕但我不會待太久。
Adubu ei nangida matam kuina leithokpadi yaba nateko.
商人 你放心,你愛待多久就待多久。
僧人 〔印〕天神啊,一切感謝您。
Hayum sidaba sidaba mapuna yaiphare.
第一幕
第一景
(兩名樂師進場,演奏歡慶音樂。演員在旁準備,後隨著音樂開始跳舞,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中,甚至忘了要演戲。)
說書人 今天我來到這裡,是要跟大家說一個故事。說到故事,平常生活中聽過各式各樣的故事,但常常聽過就忘了。什麼時候一個故事才會深深地刻在你心底,久久難以忘懷呢?我覺得,就是當你想像力打開的時候。那個時候,你的靈魂好像從身體裡面,飛出來,跳進角色裡面。然後,角色的生命和你的生命,好像全部都融合在一起,於是故事有了新的生命。
今天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關於演員的故事。說到演員,...
作者序
江譚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
劉禹伸 譯
截至目前為止,人類文明無庸置疑地是透過千百年來人類分享智慧成果,並傳承、累積而成。自從亙古人類立足於世上開始,這樣的分享傳統也將持續流傳,直至世界重歸洪荒。正由於這個唯人類獨有的傳承模式,我們才能在演化的路徑上,遙遙領先其他物種。身為人類的一份子,我也感到傳承的重要,於是將竭盡所能地傳承下去。我由衷相信,每個人都能透過盡力傳承自己的經驗,進而拓展人類的文明疆域。
於是,知識的分享、交換就成了人類本性中最重要的部分,時至今日,則藉由網路的力量,更趨頻繁而無遠弗屆。現代科技的便利革新了商業、交通、通訊、藝術等領域,而世代之間以口耳相傳的模式傳遞知識、文化及習俗,在電子媒體的影響下,也已不復存。以往可能需要百年以上,方能從地球一角傳遞至另一角落,而今萬事萬物似乎都可在分秒內,以滑鼠輕點、穿越萬里。
同時,我等必須明白,目前如此輕易取得的知識及資訊,都是來自於願意將其作品、想法、創意、遠見等記錄下來,並分享出去的偉大人們。沒有這些先人,我們事事都得獨自從頭學起。於我來說,如此生活無疑是世界上最苦痛的體驗。
有幸生長在這個時代,我也得承認,我所有的創意、夢想、作品、藝術成果、生命體驗……或多或少都受到這些偉大人們及其成果點燃、觸發、驅策。我立於這些成果之上,毫無猶豫、大方地啟程飛翔,並藉由藝術創作,為此生寫下新的意義。
本書收錄的三部劇作是上述所言的例證。《假戲真作》取材自作家维傑丹‧德特(Vijayadan Dheta)改編自印度古茶拉底省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猴賽雷》取材自美國作家邁爾(Mayer)的繪本作品;《沒日沒夜》則是由印度劇作家克薛椎‧薩納加歐巴(Kshetri Sanajaoba)改編自印度曼尼普爾千年前由佚名作家創作的當地文學。得到靈感來源以後,我將自己的想像和創作意念融入作品之中,也就是說,此刻輪到我把這些改編作品記錄下來,以供讀者參考,希望我不會讓這些原作者們失望。
定居台灣匆匆已過十載,期間我持續地和眾多國內外表演藝術工作者協力創作戲劇作品。這些年來,我發現我們對於亞洲國家的了解不足,不論亞洲劇本的搬演或文本研究都還不夠。有時即使在亞洲其他國家的文本中挖掘出了珍寶,仍需克服語言隔閡,而有些亞洲劇本因此已譯成了英語或其他語言。身為亞洲表演工作者,我們幾乎完全不了解鄰國的著名劇本(不論傳統或是現代),卻對歐美的作品如數家珍。當然這僅是我個人的觀察及感想,在此也不批判他人的偏好選擇,但基於如是觀察,本書將附上英語版劇本以供中文世界以外的讀者參考,希望能藉此做為彼此間相互溝通、理解的橋樑。
我們多半在劇場中找尋故事,渴望看見一些能認同的角色做出我們在乎的行為,也許我們只是在劇場內找尋生活中熟悉的浮光掠影。或許這樣的動機可形容做「亞里斯多德式的感性」;這位哲人認為觀眾前往劇場,往往是為了找到場中表演可與場外世界呼應的片段。這類型的觀劇偏好,通常也植於觀者對於劇本主題及角色動機的心理評價。以西方傳統藝術中的歌劇和芭蕾為例,通常多為線性敘事,具有開頭、過程、結尾;但對於觀眾來說,劇情卻往往僅是陪襯,重點在於表演者優美的歌喉,以及身段展現出的真正藝術價值。或許歌劇或芭蕾這類表演藝術較著重美學方面,相形之下,亞里斯多德式的劇場則著重心理層面的連結。
我嘗試從傳統亞洲表演架構出發,結合當代美學概念,找尋新的創作方式。在我腦海中構思的劇場表演,有別於傳統中架構嚴謹的劇本。
當然我仍同時心繫所有劇場元素:劇情、戲劇構作、角色創作,但未必是以日常生活可見的形式出發。我心目中的劇場表演著重身段、詩意、音樂(包括樂器、人聲)、情感表現,以及藉由妝容、造型等藝術元素的配合,使肢體得以風格化呈現。這些元素對劇作而言至關重要,甚至跟劇情和角色佔有同等地位。
考慮到肢體表現的風格美學(而不是心理層面的展現),我在寓言、民間傳說、神話、詩歌和短篇故事中找到可運用的要素。這些故事裡包含了掙扎、恐懼、焦慮,並且突顯、放大這些特質。其中的故事、情節、主題及角色都無須特意辨識,卻在在體現出生活中的細緻感受。如此的表演能將所有元素熔於一爐,自然地表現出生活的細緻風景。
* * *
實際上,在台灣定居反而是在劇場創作過程中最艱難的挑戰。我必須放棄在印度劇場深耕十五年的基礎,來到台灣,從零開始。當時真是夜夜噩夢。但在此也必須稍微離題,感謝台灣劇場界的親朋好友及觀眾們熱情的包容和愛,多虧了你們的支持,才有今日本書的發行。
2005年首次抵達台北時,我隨即發現了解當地語言有多重要:入境一個陌生國家,卻完全不懂當地語言,實在是太糟糕了。但我很快就深深愛上了這裡美麗的景緻、和善的人們,以及這個蓬勃發展的國家蘊含的豐富語言和文化。我當下尋思,這樣的語言、文化、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差異,就本質上來說,其實很雷同於當年我離開家鄉,在印度其他地方遭遇到的差異與衝擊。坦米爾的方言和菜餚對我來說其實就和中式料理、台灣菜一樣陌生。在印度時,我也曾和完全陌生的傳統藝術合作,在這方面經驗相當豐富。當時我卻能充滿自信、毫無猶豫地工作下去,但可能也僅是無知使然。不論原因為何,我在台灣時,完全缺乏當初的自信與勇氣,而要在這個國家中繼續戲劇創作,我深知這樣的力量不可或缺。日後我漸漸發現,如同當初在印度工作時,雖不了解印度境內所有在地文化與傳統,但是頗能從日常生活中積累的點點滴滴中學習,反而對印度各地的社會-文化、社會-政治情勢心領神會。藉此,我建立起信心,這如同魔法一般,幫助我融入其中。同理,當我剛來到台灣,我發現這樣的信心似乎消失了。但隨著在台灣生活的時日積累,信心又慢慢地再次建立起來,似乎給予我某種神妙難言的能力,讓我不再懼怕,嫻熟地與不同文化合作。
如果我想繼續在台灣生活、創作,正需要這樣的神奇魔法。我知道要在台灣繼續創作,就不可以一直以外人自居,也因此大幅改變思考方向,重新考慮該在台灣的劇場土壤播下什麼樣的種子。也只有這樣,方能真正成為台灣戲劇界的一員。當然,我是印度公民,背景和品味恐怕仍與台灣在地藝術家們大相逕庭,在台灣劇場土壤中種下的樹苗也自與其他人的成果迥異。但不管如何,在台灣結出的果實總歸是台灣的榮耀。整個世界融合的速度和程度越來越快,使人難以跟上腳步。於是,拓展多樣性、面對多元歧異對未來將有所助益。正因如此,我將自己的語言弱勢轉化為戲劇創作的契機,與在地戲劇圈接軌。也希望能夠藉此手法,找到新興、雙方都能心領神會的劇場語言。
江譚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
劉禹伸 譯
截至目前為止,人類文明無庸置疑地是透過千百年來人類分享智慧成果,並傳承、累積而成。自從亙古人類立足於世上開始,這樣的分享傳統也將持續流傳,直至世界重歸洪荒。正由於這個唯人類獨有的傳承模式,我們才能在演化的路徑上,遙遙領先其他物種。身為人類的一份子,我也感到傳承的重要,於是將竭盡所能地傳承下去。我由衷相信,每個人都能透過盡力傳承自己的經驗,進而拓展人類的文明疆域。
於是,知識的分享、交換就成了人類本性中最重要的部分,時至今日,則...
目錄
作者序 江譚佳彥 Chongtham Jayanta Meetai
導讀 劇本裡看不到的表演文本――EX-亞洲劇團的劇場美學 林偉瑜
導讀 不是「前度」(EX-),而是有所作為的「亞洲」足跡 于善祿
假戲真作
猴塞雷
沒日沒夜
關於EX-亞洲劇團
作者簡介
Author’s Notes Chongtham Jayanta Meetai
The Unseen Connotation in the scripts: the theatrical aesthetics of EX-Theatre Asia
Wei Yu LIN
Not about the “EX-” but the Footsteps of “Asia” that Leads upward: Review on EX-Theatre Asia
Shan-Lu YU
A True Calling
Monkey the Great
Numit Kappa
About EX-Theatre Asia
About the Authors
作者序 江譚佳彥 Chongtham Jayanta Meetai
導讀 劇本裡看不到的表演文本――EX-亞洲劇團的劇場美學 林偉瑜
導讀 不是「前度」(EX-),而是有所作為的「亞洲」足跡 于善祿
假戲真作
猴塞雷
沒日沒夜
關於EX-亞洲劇團
作者簡介
Author’s Notes Chongtham Jayanta Meetai
The Unseen Connotation in the scripts: the theatrical aesthetics of EX-Theatre Asia
Wei Yu LIN
Not about the “EX-” but the Footsteps of “Asia” that Leads upward: Review on EX-Theatre Asia
Shan-Lu YU
A True Calling
Monkey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