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活在當下」有正確的瞭解,
首先必須知道,佛陀的種種教法。
作者大學畢業後,考上華梵佛研所【佛研所設於陽明山永明寺】,親近曉雲法師,學習天臺教觀的般若禪法,因此若有所體悟,遂發起研究天臺思想之志,爾後於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就讀時,選讀李志夫老師的佛典研討課──《摩訶止觀》,《摩訶止觀》是智者大師的三大著作之一,研讀之餘更想一探智者大師的圓教思想的起源與開展,與具有中國思想特色的大乘佛教。
而智者大師所創設的「法華圓教」,是後來天臺宗的思想基礎。本書內容就在交代智者大師思想的系統性與獨創性。智者大師的思想,可分為「三諦圓融」、「圓頓止觀」、「一念三千」三部分,總括起來,代表大乘佛教的「境、行、果」。「三諦圓融」是在「二諦」的基礎上提出「境智不二」的圓融思想,統一了佛教的真理論與本體論,屬於認識對象;「圓頓止觀」的精髓,是在講述「以觀心為本」的「一心三觀」,屬於修行方面的方法論;「一念三千」則要說出眾生解脫以後的不可思議境界,描繪出一幅獨特的天人宇宙圖景,屬於佛性論與解脫論的範圍。所以我們通常是用「境、行、果」來涵蓋整個佛家哲學,即是「依境而起,修行而證果」。
在面對人生的挑戰時,多數人企圖以追求快樂來取代煩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是三國時代的曹操面對無常的人生態度。時隔一千八百年,儘管人類的文明日新月異,人們依然習於此一作法,認為此舉是活在當下的自在解脫。《金剛經》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可見,「當下」指的不是現在或此刻。因為當下也是剎那剎那地過去,「活在當下」當然也就不是「及時行樂」、「把握現在」,或「勇敢面對」等義的引申。
要對「活在當下」有正確的瞭解,首先必須知道,佛陀的種種教法,是為了化除生命的痛苦。佛陀告訴我們,以假觀、空觀和中觀三種方法,來面對生命的課題,最後將得畢竟的解脫。以三諦圓融絕對般圓融無礙、慈悲平等的態度和方法,來處理人生的種種問題,假觀、空觀是用來破除眾生「執一切為實有」的方法,了知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緣起性空,既無需執著,也無有可執著之處;因為,假觀和空觀是方便法,面對無量無邊的煩惱,只有中觀才是最徹底、最快速的解決方法──不起分別造作,無有執著,沒有是非、善惡、好壞、美醜等對立相,只有這一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主的心──也就是「活在當下」。
在日常生活中「活在當下」,將空、假、中三諦圓融智慧運用,這當下一念體真常,對於修行歷程來說,是個相當大的突破。此後,在面對人事物時,經常警惕自己,收拾起分別、判斷的心,只保持第一念清楚明白的「知」;待人處世時,則以慈悲喜捨的同理心面對。漸漸地,內心越來越清明。
因此,深深體會到:過去美好的片刻雖令人回味無窮,但如影相隨的,卻是失落和惆悵,這就是「壞苦」。當陷溺於曾經的不悅,導致難以自拔的心結,這是「苦苦」。而將希望寄託於未來,換來的只是焦躁和不安,如此隨波逐流、蹉跎光陰,白了少年頭,即便短暫處於沒有煩憂或快樂的情況,也因為落入行陰的流轉而不得清涼和自在,這是「行苦」。解脫三苦,遠離熱惱,得清淨解脫的捷徑──不想從前、不想未來,也不記掛現在,只有清楚明覺的心,才是真正生命的究竟。從第一義諦來看,生命不是用來追憶或掉悔的;生命也不是用來仰望或等待的,生命的意義,只在當下。
修行之後對諸法實相的認識能逐步深入,而慢慢地證悟諸法實相。修行的過程是不斷悟入諸法實相的過程,就佛陀之本懷而言,佛陀之教化亦在令一切眾生悟入諸法實相而得解脫,然眾生根機不能一時普入,故需一步一步地導引,慢慢趨入,天臺圓教認為,這種一步步趨入的方式是諸佛接引眾生的方便權說,而圓教正是超越這些次第階梯,把佛陀境界之真實究竟處直接開顯,而使圓教的大根器菩薩快速而圓滿(圓頓)地契入佛境界。
解脫是從當下的情境出離,並且不再造苦因、苦緣、苦果,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有如吃飯,個人吃飯個人飽,因此經典的內容,就像開出一系列菜單。要經由修、證才能嚐到美味的佳餚,此與一般世間學問大相逕庭。
作者簡介
釋浮光
民國六十一年歸依 廣欽老和尚,大學時參加晨曦社開始專心修學佛法,畢業後考取華梵佛學研究所,親近 曉雲法師,學習天台教觀的般若禪法,因此若有所悟,遂發起出家修行之心;後於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完成佛學論文。
學歷:
台大中文系
華梵佛學研究所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經歷:
曾任稻江商職及聖心女中國文科教師
逢甲大學國語文中心兼任講師
圓光佛學院教師
現任鹿野苑藝文學會、佛陀教育基金會、
社區大學佛學課程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