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活在當下」有正確的了解,
首先必須知道,佛陀的種種教法。
作者大學畢業後,考上華梵佛研所【佛研所設於陽明山永明寺】,親近曉雲法師,學習天台教觀的般若禪法,因此若有所體悟,遂發起研究天台思想之志,爾後於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就讀時,選讀李志夫老師的佛典研討課──《摩訶止觀》,《摩訶止觀》是智者大師的三大著作之一,研讀之餘更想一探智者大師的圓教思想的起源與開展,與具有中國思想特色的大乘佛教。
而智者大師所創設的「法華圓教」,是後來天台宗的思想基礎。本書內容就在交代智者大師思想的系統性與獨創性。智者大師的思想,可分為「三諦圓融」、「圓頓止觀」、「一念三千」三部分,總括起來,代表大乘佛教的「境、行、果」。「三諦圓融」是在「二諦」的基礎上提出「境智不二」的圓融思想,統一了佛教的真理論與本體論,屬於認識對象;「圓頓止觀」的精髓,是在講述「以觀心為本」的「一心三觀」,屬於修行方面的方法論;「一念三千」則要說出眾生解脫以後的不可思議境界,描繪了一幅獨特的天人宇宙圖景,屬於佛性論與解脫論的範圍。所以我們通常是用「境、行、果」來涵蓋整個佛家哲學,即是「依境而起行,修行而證果」。
在面對人生的挑戰時,多數人企圖以追求快樂來取代煩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是三國時代的曹操面對無常的人生態度。時隔一千八百年,儘管人類的文明日新月異,人們依然習於此一作法,認為此舉是活在當下的自在解脫。《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可見,「當下」指的不是現在或此刻。因為當下也是剎那剎那地過去,「活在當下」當然也就不是「及時行樂」、「把握現在」,或「勇敢面對」等義的引申。
要對「活在當下」有正確的了解,首先必須知道,佛陀的種種教法,是為了化除生命的痛苦。佛陀告訴我們,以假觀、空觀和中觀三種方法,來面對生命的課題,最後將得畢竟的解脫。以三諦圓融絕對般圓融無礙、慈悲平等的態度和方法,來處理人生的種種問題,假觀、空觀是用來破除眾生「執一切為實有」的方法,了知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緣起性空,既無需執著,也無有可執著之處;因為,假觀和空觀是方便法,面對無量無邊的煩惱,只有中觀才是最徹底、最快速的解決方法──不起分別造作,無有執著,沒有是非、善惡、好壞、美醜等對立相,只有這一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主的心──也就是「活在當下」。
在日常生活中「活在當下」,將空、假、中三諦圓融智慧運用,這當下一念體真常,對於修行歷程來說,是個相當大的突破。此後,在面對人事物時,經常警惕自己,收拾起分別、判斷的心,只保持第一念清楚明白的「知」;待人處世時,則以慈悲喜捨的同理心面對。漸漸地,內心越來越清明。
因此,深深體會到:過去美好的片刻雖令人回味無窮,但如影相隨的,卻是失落和惆悵,這就是「壞苦」。當陷溺於曾經的不悅,導致難以自拔的心結,這是「苦苦」。而將希望寄託於未來,換來的只是焦躁和不安,如此隨波逐流、蹉跎光陰,白了少年頭,即便短暫處於沒有煩憂或快樂的情況,也因為落入行陰的流轉而不得清涼和自在,這是「行苦」。解脫三苦,遠離熱惱,得清淨解脫的捷徑──不想從前、不想未來,也不記掛現在,只有清楚明覺的心,才是真正生命的究竟。從第一義諦來看,生命不是用來追憶或掉悔的;生命也不是用來仰望或等待的,生命的意義,只在當下。
修行之後對諸法實相的認識能逐步深入,而慢慢地證悟諸法實相。修行的過程是不斷悟入諸法實相的過程,就佛陀之本懷而言,佛陀之教化亦在令一切眾生悟入諸法實相而得解脫,然眾生根機不能一時普入,故需一步一步地導引,慢慢趨入,天台圓教認為,這種一步步趨入的方式是諸佛接引眾生的方便權說,而圓教正是超越這些次第階梯,把佛陀境界之真實究竟處直接開顯,而使圓教的大根器菩薩快速而圓滿(圓頓)地契入佛境界。
解脫是從當下的情境出離,並且不再造苦因、苦緣、苦果,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有如吃飯,個人吃飯個人飽,因此經典的內容,就像開出一系列菜單。要經由修、證才能嚐到美味的佳餚,此與一般世間學問大相逕庭。
作者簡介:
民國六十一年歸依 廣欽老和尚,大學時參加晨曦社開始專心修學佛法,畢業後考取華梵佛學研究所,親近 曉雲法師,學習天台教觀的般若禪法,因此若有所悟,遂發起出家修行之心;後於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完成佛學論文。
學歷:台大中文系
華梵佛學研究所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經歷:曾任稻江商職及聖心女中國文科教師
逢甲大學國語文中心兼任講師
圓光佛學院教師
現任鹿野苑藝文學會、佛陀教育基金會、
社區大學佛學課程講師
作者序
序一
浮光法師是我二十多年前所指導的碩士生,其間雖見面時間不多,但卻一直保持聯絡,可說亦師亦友。日前寄來論文,邀我寫一篇序文,覺得其論文與現時「論文規範」不符,沒有註腳,囑其補正,他說:「大千出版社,主要是希望將佛法通俗化與一般大眾結緣,所以把原來論文的註腳消去了。」大千出版社發此大心實令人感佩,所以我特別對「三諦圓融」在生活的運用上稍提淺見。
先從「三諦圓融」思想發展史來看,佛陀出世的一大事因緣,就是在解除眾生的「苦」,苦的原因是「集」了無數業的因緣而成,一定可以消除、「消滅」的,既然可以消滅,一定有消除的方法之「道」。所以佛陀的「四諦」法,形成了後來整個印度各宗派解決世出世法的典範,不但是解決世間法的方法,也是修行出世法的方法。
佛陀的教法是在解除眾生的煩惱與苦,所以特別著重因緣法;到了大乘初期,特別著重修證「般若波羅蜜」,證得「一切法空」;到了龍樹菩薩把佛陀的「因緣」法與初期大乘之般若「空」慧相提並論:「因緣是俗諦是有,空是真諦,亦有亦空,即是中道。」慧文。大師以「三智一心中得」就形成了智者「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諦圓融」思想,再從我們的生活運用上來說,有情眾生各有不同層次的煩惱:如嬰兒離開襁褓,幼兒失去親情,學生為了功課,成人為了生活,各宗教人士為解脫…等煩惱。這些煩惱都是因緣法所形成的,佛陀的「四諦」就是解除眾生這些因緣法所形成的「苦」。
初期大乘重在修四諦法的滅與道,其消滅苦的方法不是從外緣去解決,而是從內因去求智慧,即「般若波羅蜜」,有智慧不但外緣的苦可以解決,內因的苦亦可以解決,例如我們要辦一切事,成就一項工作,最好把自己的利害得失看空以處之,才能客觀的看清事務的問題所在,所以空能生出智慧。中期大乘更把「緣起」與「空」統合起來,只是把初期大乘的「空」性多一層思想的辯證,其原型仍是「空能生一切法」;而「一切法皆空」,即是亦有亦空。如虛雲大師曾說:「蓋道場、作法事都是空花水月,但是空花水月的道場還是得做。」
近代一位知名的美國電影明星伊莉莎白泰勒,有人問她:「演戲和現實人生有甚麼不同?」她說:「我演任何角色認為都是真實的;不過那只是假的而已。」「假戲真作」就是亦真亦假,就是中道,這就是「人生如戲」。我們在世間扮演任何角色,無論真與假都只有數十年的舞台,能夠認真盡份的扮演自己所能扮演的角色,即就是中道。智者大師依慧文「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還原了龍樹菩薩的「辯證的中道」為「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諦圓融。
又如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在入寂前偈語說:「一生忙到老,空中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從辯證方法看:「一生忙到老」是世俗諦;「空中有哭笑」就是空是真諦;「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是中道。如從「三智一心中得」出世智來看,即是證得「即空即假即中」,所謂「三智」依《大智度論》即是種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佛法既是出世法、亦是世法,再以世法舉例:大學生歷經小學、中學、大學是分程的,到了大學畢業了,可說「三學」一心中得,又如我從家到台北要經過淡水、北投,如到了台北,「淡水、北投、台北」即已證「一心中得」。在初期大乘時期有在家與出家菩薩,在出世法中行世間法,也是「即空即假即中」。
浮光法師對於智者「三諦圓融」之源流,始終心要,述之甚詳,特補數語,是以為序。
李志夫序於金山寄廬
民國一百零二年四月二十日
內容摘要
智者三諦圓融思想的淵源
隨代天台宗高僧智者大師的「三諦」思想,及其所依據之佛教經論。智者大師除了傳承慧文從龍樹《中論》所悟的思想之外,又加入慧思誦《法華經》所悟「法華三昧」的「一心三觀」之內容。慧文(天台二祖,初祖是龍樹菩薩)讀到龍樹《中觀論》至四句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恍然悟「一心三觀」之理,又經慧思將《法華經》的「十如是」加入充實內容,至智者大師建立「三諦實相」之說。
諸法實相既是空諦又是假諦,因而同時又是假有、實空的中諦。因此根據中諦,事物的本質,亦假有亦實空,亦是統一空假的中。三諦同時是一切事物真實不虛的本質、實相。三諦也是實相的三個表現方式,空諦是除一切法,假諦立一切法,而中諦統一切法;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一真一切真,這就是智者大師在實相問題上的獨特建樹,也是繼承上述思想的基礎,有所創發。
其思想建立在下面幾部佛典:(一)中道思想:《瓔珞經》的「三觀」裡「中道第一義觀」,和《仁王般若經》的「第一義諦雙照有、無二諦」的說法。(二)唯心傾向:受了《仁王般若經》的第一義諦即「心諦」的影響。(三)三諦一體:這主要受了《中論》四句偈,以及《大智度論》「三智一心得」的影響。(四)中道即佛性:這主要受了《大般涅槃經》「佛性即中道第一義空」,乃至「佛性不空」的影響。
從以上思想的融會貫通來看,智者大師的三諦思想顯然超出《大般涅槃經》、《中論》、《大智度論》等經典內涵。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辟支佛、聲聞所證是一切智,能掌握一切現象共性的空寂本質,可以觀照見實相。大乘菩薩所證是道種智,可以通達世間妙有之本質,而照見般若方便智慧達究竟。諸佛所證是一切種智,可以「照空假中,皆見實相」。三智是一非三,均是佛智,只是觀照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因而可在一心中得,三智是能觀之心即觀照的主體;三諦是所觀,即觀照的對象。三智能在一心中得,三智所觀的三諦,也能在一心得,將此道理用於實踐觀照方面,就是「一心三觀」,在修觀時,於一心頓照空、假、中三者,隨觀一法即具三,如觀空時,假中皆空。觀假時,空中同時皆假。觀中時,同時觀照到法的空假本質。
智者大師在繼承上述思想後,創發性提出「三諦圓融」,並且對三諦、三智、三觀之間,做了「圓」為特徵的本體論。智者大師再依藏、通、別、圓判為四種二諦,再進為七種二諦、五種三諦,認為藏、通沒有圓融的中道思想,別教才有。在本章節中由一些典籍文獻資料,可窺知智者大師會通思想的軌跡及來龍去脈。
從俗諦探討三諦圓融思想
在世俗的眼光中,對哲理悟解與宗教信仰雖是抽象的,但從社會上種種反應人生層面來看,這些古代的思想卻與時代脈博相關,共存在書中共振的關係,是以間接、直接地反映全貌,如是而已,並賦予這些思想一種新的詮釋。三諦圓融從俗諦上來說,明顯如鼎之腳,有三種相對的立場,也各有不同的意涵,但三軌可遍攝一切法,三諦可圓融於俗諦之中,本章節舉出天台思想運用「三」來呈現實相真理。
從三諦的認識、證得的角度來看,它不是凡夫的情感體驗和邏輯思維所能把握的。因為世俗智慧是有限的,而萬事萬物之實相超越時空和名言,是無限的。諸相的相即相融是不可思議境,只能由般若智慧才能證得,只有當修持止觀到一定的境界時,才能徹悟。
智者大師認為止觀所要成就的任何法都具有「三軌」,即三種條件。這三者與三諦相應,真性是中道義,觀照對空,資成對假。
在止觀中,當觀照處於空寂狀態,藉佛所說的義理(假),就能澈悟諸法之真性或中道實相。只有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把握到圓融的三諦。天台的理論系統中,真諦和俗諦是平等並沒有真諦高於俗諦的現象,法性是一切諸法之法性,而非單是心法或者色法之法性,更進一步說,真諦、俗諦的區別是分別智之所為,並非諸法的本相,就實相面而言「實相外更無別法」,所以乃是真諦俗諦圓融的一體。
序一
浮光法師是我二十多年前所指導的碩士生,其間雖見面時間不多,但卻一直保持聯絡,可說亦師亦友。日前寄來論文,邀我寫一篇序文,覺得其論文與現時「論文規範」不符,沒有註腳,囑其補正,他說:「大千出版社,主要是希望將佛法通俗化與一般大眾結緣,所以把原來論文的註腳消去了。」大千出版社發此大心實令人感佩,所以我特別對「三諦圓融」在生活的運用上稍提淺見。
先從「三諦圓融」思想發展史來看,佛陀出世的一大事因緣,就是在解除眾生的「苦」,苦的原因是「集」了無數業的因緣而成,一定可以消除、「消滅」的,既然可以消滅,...
目錄
目次
序一
序二:智者的智慧在北投
序三:當下自在
自序
第一章 智者三諦圓融思想的淵源
第一節 智者高深的智慧
第二節 經典的淵源
第三節 師資的傳承
第四節 從智者的著述來看三諦圓融思想的開展
第二章 從俗諦探討三諦圓融思想
第一節 三軌成乘以論實相
第二節 以三為圓融體系
第三章 從思考形式探討三諦圓融思想
第一節 從實在存有來論三諦圓融
第二節 「即空、即假、即中」的圓融體系
第三節 敵對相即的辯證法
第四章 從勝義諦探討三諦圓融思想
第一節 一實諦
第二節 圓融相即
第五章 從三諦圓融思想所引申之意義
第一節 在哲學上的含義
第二節 在道德上的意義
第三節 在倫理上的重要性
第四節 在宗教上的地位
第六章 三諦圓融思想的現代意義
第一節 給予人類的啟示
第二節 對人類的價值義涵
第七章 智者圓融思想對華嚴宗的影響
第一節 華嚴宗早期祖師
第二節 十玄無礙說
第三節 圓融無礙的真法界觀
第四節 事相之圓融
第八章促使中、印產生圓融的宇宙觀
第一節 對中、印思想融合之貢獻
第二節 理事圓融的宇宙觀
附錄:智慧生命的體驗-學員心得分享
跋
參考書目
目次
序一
序二:智者的智慧在北投
序三:當下自在
自序
第一章 智者三諦圓融思想的淵源
第一節 智者高深的智慧
第二節 經典的淵源
第三節 師資的傳承
第四節 從智者的著述來看三諦圓融思想的開展
第二章 從俗諦探討三諦圓融思想
第一節 三軌成乘以論實相
第二節 以三為圓融體系
第三章 從思考形式探討三諦圓融思想
第一節 從實在存有來論三諦圓融
第二節 「即空、即假、即中」的圓融體系
第三節 敵對相即的辯證法
第四章 從勝義諦探討三諦圓融思想
第一節 一實諦
第二節 圓融相即
第五章 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