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閱讀──第一人稱筆錄×多重觀點×倒敘回憶×懸疑推理
◎聆聽嫌疑者的爭辯與自白,看見數位時代下人性的挑戰與溫暖
◎聆聽嫌疑者的爭辯與自白,看見數位時代下人性的挑戰與溫暖
一封來歷不明的郵件,一場嚇人的闖空門事件;一通可疑的報案電話,一則登上校刊的爆料新聞。
五年級的孩子們發生了什麼事?傳言中的「作業機器」真的存在嗎?
一切都發生在瀰漫神祕氛圍的大峽谷學校,巨大的祕密正暗地裡轉動著齒輪……
警察局裡,四個學生嫌疑犯和七個相關人士都有很多話想說。一切都要回到去年九月,從頭說起──天才布倫頓活在自己的世界,模範生茱蒂對課業充滿熱情,轉學生山姆滿腦子想著如何變得更酷,事事冷感的凱西對什麼都沒意見。截然不同的四個人,只因姓氏字母同為D而被分到同一組。誰都不相信他們會成為朋友。
然而,當「作業機器」闖進他們的生活,卻掀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尋常的事件接連發生,他們眼中的彼此、與家人的關係、面對學校的心態、看待自己的方式,也隨之一一發生改變。
作業的存在意義是什麼?什麼是真正的朋友?怎樣才能成為夠酷的人?分辨是非對錯很容易嗎?讓我們一同走進十一個角色的心路歷程,層層爬梳這樁令人驚訝的事件,探索成長過程的種種困惑。
【本書資料】
國小中、高年級適讀
無注音
本書特色
1. 文本形式新穎,從多重觀點探究真相
全書採取警察局筆錄形式,以「第一人稱」呈現所有人物的口供,並用「倒敘法」詳細記述長達一年的事件過程。讀者須發揮觀察力、邏輯力與批判力,仔細從十一個角色的十一種說法中辨別真偽、推敲前因後果,才能逐步看清事件全貌。
2. 緊扣數位時代重要議題,建立網路倫理與風險觀念
身處人工智慧為社會帶來衝擊的數位時代,如何善用工具、謹守倫理界線、辨識風險與問題,正是現代孩子應從小建立的觀念。本書透過引人入勝的事件及鮮明刻畫的人物帶出相關議題思考,以不說教的方式達到更好的觀念啟蒙。
3. 引導思辨成長議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故事內容涵蓋自我認同、道德思考、同儕關係、家庭情感、校園生活與數位倫理等廣泛議題,觸及孩子成長過程會遇到的種種疑問,是師生共同閱讀、進行討論與反思的絕佳文本。
得獎紀錄
★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年度好書
★紐約公共圖書館百本好書入選
★美國童書協會兒童評選最愛童書
★書單雜誌編輯首選童書
★兒童雜誌年度最佳童書
★迪士尼冒險圖書獎提名
★愛荷華州童選書獎入選
★伊利諾州藍莖童書獎入選
★賓州閱讀磐石童書獎提名
★明尼蘇達州莫德.哈特.洛夫萊斯圖書獎提名
★南加州圖畫書獎提名
★印第安納州圖書獎提名
★懷俄明州印第安畫筆獎提名
★康乃狄克州肉豆蔻圖書獎提名
★科羅拉多州童書獎入選
★西北太平洋圖書館協會兒童選書獎入選
★田納西州志願者州童書獎
★維吉尼亞州最佳青少年讀物
★南達科他州童書獎提名
★新墨西哥州魅力大地走鵑童書獎提名
★夏威夷州雁鳥童書獎提名
★佛羅里達州陽光州青少年獎選書
★麻薩諸塞州童書獎提名
★內布拉斯加州金播種者童書獎
★華盛頓州大腳怪童書獎
★德拉瓦州鑽石童書獎
深思推薦
【閱讀推廣者.啟動思辨之鑰】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周威同/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起人
徐永康/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許慧貞/花蓮縣閱讀推動教師召集人
葉思/思辨讀寫名師
葛琦霞/台灣前瞻閱讀發展協會理事長
顧翠琴/資深閱讀推廣人
【教育界推手.探究閱讀之力】
柯靜如/臺北市重慶國中圖書教師
廖淑霞/臺北市私立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歐陽秀幸/臺北市長安國中校長
鄭翔榛/基隆市明德國中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蕭秀緞/南投縣三光國中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資深媒體人.開啟洞察之眼】
黃兆徽/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內容執行長、教育部媒體素養推動會委員
(按照姓氏筆畫列名)
周威同/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起人
兒少小說是不容易耕耘的文學類型。《作業機器解密行動》的確符合林良提出「淺語的藝術」的幾個特質,文字對話雖然短淺,但偶有令人莞爾的童真、發人省思的事件。作者成功營造校園情境裡的常見議題,包括次文化、屁孩自以為很酷的人際互動、點到為止的青澀戀情;師生間為了作業的爾虞我詐,平實又不失戲謔。最難能可貴的,故事的結局不說教。
文體以月份為簡要大事紀,適合網路原住民的閱讀習慣;並透過不同角色的對話與獨白,讓讀者拼湊出故事樣貌。作業機器是一臺能自我學習的電腦,活脫就是最夯的AI智慧。而主角發明作業機器的動機,正引領讀者反思「作業的本質為何?」如果只是資料的堆砌記憶,還不如把時間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學生逃避寫作業的行徑,讓年輕教師反省並調整教學策略。此書堪稱輕薄短小且讓大人與小孩都能獲益的「成長小說」。
葉思/思辨讀寫名師
這是一部具有前瞻性的作品,不但貼合了當今AI運用的風潮,也描繪出了人性當中對於科技運用的各種思考。比方說,當擁有「作業機器」的祕密只被少數人知道時,資訊的落差就讓這些人擁有了特權,而其他人只能疲於奔命。如今雖然大家都能使用AI,但付費與否就形成了不同的落差,更重要的,在「公平」與「特權」的面前,我們應當如何選擇呢?這恐怕是閱讀《作業機器解密行動》時,值得我們深思的一件事。
歐陽秀幸/臺北市長安國中校長
小說的內容看似淺顯的以一個小學作業機器為題,實則扣著生成式 AI為教育帶來挑戰與機會這個大哉問且令人深思的話題。寫作上也很特別的運用辦案供詞陳述,串聯起事件的開展,而看似童話的快樂ending,讓一切回歸正軌的關鍵,就在每個人物以第一人稱自述其所經歷的事實和想法中,有許多值得讀者思考人與AI的距離:如何讓工具真正為我們所用,而非被其影響或支配。
鄭翔榛/基隆市明德國中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四個五年級生,究竟犯了什麼錯進了警局?懸疑的開場,高明的書寫形式,巧妙的故事鋪陳,吸引讀者從一則則被問訊者的「自白」中尋找解答。
「作業機器」可以代寫作業,哪個學生能抵抗這種誘人的發明啊?問題便從這裡開展。常見的青少年成長議題,均能窺見。
這是讀書會絕佳的共讀素材,容易閱讀與帶領。可讓孩子角色朗讀,有助於感受多元觀點。跟著角色的自述放聲思考、自省,藉以覺察故事情境隱含的挑戰,再透過討論、思辨與澄清,必有所得。
蕭秀緞/南投縣三光國中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讓「作業機器」幫忙完成作業?!這太酷了吧!如果問100個學生想不想擁有這樣的一臺機器,大概100個都會舉手歡呼吧!咦?等等!為什麼主角們最後卻選擇把「作業機器」投擲到大峽谷銷毀?他們面臨什麼樣的「迫移局面」(註)而做出這個決定呢?
本書探討的主題很符合目前的潮流。身處AI世代,孩子們面臨的成長議題也複雜許多。現在已經有不少學生會運用ChatGPT「協助」完成作業,我們很難避開這個趨勢。大人們該致力的是:如何引導孩子們思考「要使用科技,而不是被科技利用」。如果太依賴人工智慧,進化的是AI,自己的頭腦會因為太「安逸」而退化喔!
此外,本書獨特的「筆錄式」寫作手法,讓讀者彷彿就是幫角色們做筆錄的警官,聆聽著每一個人像擠牙膏似的一點一點擠出事件的前因後果,再慢慢拼湊出真相。這是很有趣的閱讀經驗。雖然是「橋梁書」,但是我覺得也適合高年級或國中生閱讀呢!
註 迫移局面:西洋棋用語,意思是無論你走哪一步,都會使局面變得更糟。本書有一些關於西洋棋對奕的精采描述,即使你和我一樣完全不懂西洋棋的規則,依然可以享受「紙上談兵」的樂趣喔!
顧翠琴/資深閱讀推廣人
介紹一本讓我整個閱讀過程都很愉悅的書,在邊看邊推敲下看完。少見的整個故事是使用不同角色的第一人稱敘述的故事,從不同的人自己的角度,述說一年裡發生的事件。讀者根據各個角色的發言,推測發生什麼事情,對讀者具有挑戰性的一個故事,也能從不同觀點認識作者安排各角色的個性特質,適合小讀者們培養閱讀能力感知有趣故事的情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