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時間之河,或驚濤拍岸,或流水潺潺,為城市變換面孔,不曾停歇;
撫今追昔的文人墨客,或傷懷追憶、或瀟灑自在,為城市書寫靈魂,風華猶存。
三、四十年來台灣的城鄉轉換、生活記憶,十五位知名作家的書寫,飽覽城市的達人……
本書特色:
本書以台灣北、中、南城市為書寫主軸,有抒情、敍景、寫人,字字勾勒作家心目中城市的變遷與風貌,令讀者體會過去的、現在的,屬於城市的人文流動,而發思古之幽情,感時空變遷之喟歎。
作者簡介:
編者/蕭蕭
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明道大學副教授。十二生肖屬豬,所以有豬「什麼都吃」(包括吃苦、吃虧)的雜食習性;十二星座屬獅子座,所以有「獅是深山林內的獅,知是心肝內裡的知」的定靜個性與深沉智慧;四類血型屬A,常浸潤在親情、友情、愛情、鄉情的呵護中,身受其苦也深得其樂。著有詩、散文、評論、導讀等五、六十種書。
章節試閱
來去岡山踅籃筐會/蔡文章
回憶童年時,每逢媽祖生,阿公總會提議:「囝仔!來!來去阿公店(岡山舊名)神社(中山公園)」踅籃筐會看熱鬧!」我們這些孫輩幾乎高興得要跳起來,其實早在一兩個星期前小孩子就已在心底盤算:籃筐會快到了,來去踅有呷兼有掠。在當時物資缺乏,生活貧困,平日少有零嘴可解饞,到籃框會大人總會允許小孩吃個零嘴,買個學用品什麼的,也難怪小孩會那麼期待與興奮。
「趕集」在岡山叫「籃筐會」,乃緣於它當時交易是以竹類竹藝器為主,例如竹椅、竹梯、竹籠、竹籃、竹筐、扁擔、竹畚箕等竹類製成的農具為交易範圍。但隨著工商業社會發展的趨勢,屢有改變,目前充塞著現代文明的產品,如電器用品、CD、食品小吃、新款式的服飾、盆栽等,應有盡有,像夜市仔;不過,仍會發現一些舊式產品的攤位,如竹器品、斗笠、青草葉、漁網和一些手工竹木工藝品等,雖然交易不熱絡,但賣者仍期盼待價而沽之人,我想,他們只是在延續這種傳統習俗而已,至於利潤問題,只求溫飽即可。也可以說籃筐會的活動對於某些人而言,是文化意義重於經濟意義的。
岡山的籃筐會,已有二百年歷史,大抵始於清領嘉慶初期。每年固定舉辦三次,分別為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八月十四日,以及九月十五日,每逢趕集日,盛況空前,吸引岡山鄰近七、八個區,如梓官、彌陀、永安、路竹、田寮、阿蓮、燕巢、橋頭一帶民眾,大家扶老攜幼,興致勃勃地踅籃筐會而來。據統計參與的攤位有兩千個以上,參與民眾在十萬人次,其熱鬧景況,比鄉下進香或作醮尤有過之。
而這三次趕集日,都有其特殊紀念意義。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生日,因岡山公園裡有座壽天宮,即媽祖廟,已有三百年歷史,是區民心靈的寄託所在。八月十四日是中秋節前夕,此時舉辦籃筐會更能帶動隔日月圓人圓的團圓氣氛;另一說該日是土地公秋祭,在壽天宮內左後方有福德正神祠,所謂「田頭田尾土地公」,在農民的心裡土地公是守護神。而九月十五日義民節更有它的來由。據老一輩的人說,岡山地區在清領時期強盜猖獗,有次鳳山縣發生飢荒,百姓生活艱苦,當時台南府派人帶糧餉賑災,途經岡山時,被強盜攔截,官兵寡不敵眾,在危急時,幸賴岡山地區的居民奮起護衛,雖犧牲很多人,但終於保全糧餉順利送達鳳山救災。這天正是九月十五日義民節,居民為了紀念這些地方捐軀的英雄們,特選為籃筐會的日子。
岡山籃筐會的地點已四次易地,從中街移至中山公園,再到中華路,以及目前的河華路,其中以中山公園最讓我懷念。我生於太平洋戰爭後幾年,小時候我們都將中山公園稱為神社,而神社每年三次的籃筐會,對我們小孩子真是一大喜事。我們從未到之時,盼到參與盛會,等它過去後,再盼另一次趕集。一年期盼三次,由三、四歲盼到十多歲,由不懂事盼到懂事。而到底「籃筐會」有什麼吸引力去牽住孩子的心呢?其實說穿了沒什麼,就前述小孩喜歡湊熱鬧,討個零嘴過過癮。這也難怪,當時民風保守純樸,生活清苦,況且交通不便,平淡的生活中,實在沒有什麼娛樂、活動,除去拜拜、過年節外,三次的趕集,正提供了孩子「活動」的場所。
何止小孩喜歡參與籃筐會,就是大人除了一些真正需要添補家具用品外,大部分也都為了趕熱鬧,來踅籃筐會,尤其是一些一年難得出門的海邊漁家或山陬農家,我們常可見由山、海開出一輛輛滿載的客運車或牛車,車內不乏打扮得花枝招展卻掩不住那份土氣的村姑,他們是到小城裡來見見世面,當然村姑「出籠」了,健壯的村夫還會待在家裡嗎?想像中,這也該是「七夕會」吧!不曉得湊合了多少對佳偶。
在籃筐會的歷程中,還發生過一個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耆老們對此仍牢記不忘。那是日治時代,台灣被日本軍閥統治,南部地區一批有志的愛國青年,不滿軍閥的跋扈殘暴,乃祕密成立抗日組織,但當時因通信器材不發達,聯絡的行動不方便,因此就利用岡山每年三次的籃筐會作為聯絡信息及商討行動事宜的所在。雖然這些志士都壯烈犧牲了,但他們激起民族大義的精神,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岡山的籃筐會,具有濃厚的鄉土色彩,不能純以商業的眼光來看。它不但表現民俗文化特色,更具有歷史的傳承意義。
來去岡山踅籃筐會/蔡文章
回憶童年時,每逢媽祖生,阿公總會提議:「囝仔!來!來去阿公店(岡山舊名)神社(中山公園)」踅籃筐會看熱鬧!」我們這些孫輩幾乎高興得要跳起來,其實早在一兩個星期前小孩子就已在心底盤算:籃筐會快到了,來去踅有呷兼有掠。在當時物資缺乏,生活貧困,平日少有零嘴可解饞,到籃框會大人總會允許小孩吃個零嘴,買個學用品什麼的,也難怪小孩會那麼期待與興奮。
「趕集」在岡山叫「籃筐會」,乃緣於它當時交易是以竹類竹藝器為主,例如竹椅、竹梯、竹籠、竹籃、竹筐、扁擔、竹畚箕等竹類製成的農...
作者序
二○一一年的暑假,超過五十萬的人到台北花博留下的「增豔館」,參觀「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這一幅《清明上河圖》選的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畫軸從右邊開始欣賞,郊野間小徑逐漸開闊,從容的步調逐漸快速,人物增多,樹逐漸減少,因為畫面左端就是城市生活的寫照:販夫走卒、演員、乞丐、化緣的、算命的、打鐵的、戲逐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賣酒的、賣榖物的、賣廚具、弓箭、燈籠、樂器、金飾、布疋的,各式各樣的交易買賣在進行。整幅畫軸的焦點集中在拱起的虹橋,虹橋上,小販聚集,人群往來;虹橋下,船隻忙碌,流水悠悠,由此延伸出去各式住宅、官邸、寺廟、旅店、農舍,由此延伸出去各種交通工具,馬、驢拉的車、駱駝形成的隊伍,乘轎子的、步行的,橋下還有漁船、遊艇,感覺上都向畫面集中,這就是城市,熱鬧、輻輳、繁華,行旅匆匆,商業行為頻繁而密集。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據統計,圖中出現的人物共有八百一十四人,未出現的人物那就更多了,到底多少人聚居的地方才叫城市,各國、各地區都沒有一定的標準。丹麥最低,二百五十人以上居民集中的所在就被視為城市,加拿大以一千人為下限,美國二千人,印度、馬來西亞則需抵達五千或一萬以上。這樣看來,所謂城市,類近於我們心目中的市鎮、街市,是生活概念下、商業概念裡,人口聚集、商業頻仍的地方,不是行政區域的「城」。台北建城竣工於一八八二年(清光緒八年)三月,至今不到一百三十年,彰化建城稍早,也只有二百八十八年,在這之前應該就有城市的雛形,那時的先民,如何在城市中過日子?建城之後又有什麼樣的更動?北宋汴京城有張本、仇本、清宮本等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可據以考證,台灣的城市經驗又如何呢?如果沒有大規模的庶民生活圖本,是否有溫馨的生活小品可以留存?
《清明上河圖》描繪由鄉村進入城市的庶民生活,正呼應著人類的生活途徑即是由鄉入城,從村落到市鎮,台灣近三、四十年的發展,或者說近三、四十年成長的台灣青年人,也見證著城鄉疊合的新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總有一部分的時間在城,一部分的時間在鄉;不論喜歡或不喜歡,在城的時間逐漸多過在鄉的日子。這樣的生存經驗,我們的父祖或兄長,我們的藝文前輩留下了什麼樣的溫馨圖記?
今年三月到五月,我擔任香港大學駐校作家的工作,長達兩個月生活在無數座三、四十層高樓的窄街隘巷間,隨手可觸的高樓大廈近距離俯視著我,兩個月後回到台灣,看見的是具有一定建蔽率的高樓,沒有任何威脅,以那樣的香港經驗來看,台灣沒有城市,即使連台北信義區都不算是高樓密集的地方。多年前我到過荷蘭,連綿幾十公里都是麥田,一望無際,見不到任何農舍,心中疑惑:有農田卻不見農人,農人住哪裡?他們卻說這才是鄉村景象,以這樣的歐洲經驗來看,台灣沒有鄉村。到底台灣有沒有鄉村,有沒有城市?如此交叉比對,其實正說明了台灣自有自己的城鄉經驗,因為颱風和地震常常造訪的台灣,不會有蜂窩式的高樓群,受到儒家與道家的美學薰陶,台灣知道如何在天人之際取得和諧。台灣的城鄉經驗,另有一種溫馨的記憶。
《Taiwan‧城市流轉》擔負起這樣的角色,記錄了這三、四十年台灣的城鄉轉換、生活記憶,首先由生活重心、人文觀察、文字書寫,以都市(特別是台北市)為主軸的隱地作為第一位嚮導,也邀請了長期來往於美國與台北之間,看多了國際級城市如紐約的簡宛女士,回頭看台北交通擁擠、人口眾多、空間侷促之外,還有什麼迷人之處?中生代作家鍾文音,來自雲林縣二崙鄉村,卻多書寫旅行世界各地的見聞,由家族書寫轉換為旅行書寫,她看見了什麼樣的城市特質?來自彰化濱海的和美的王盛弘,旅遊是他獲取新感動的重要媒介,出版《關鍵字:台北》,為台北樹立文學地標,出版《十三座城市》,分述上海、蘇州、香港、京都、東京、首爾、巴里島、愛丁堡、約克、倫敦、巴黎、巴塞隆納,而以台北收束,城市對他而言又有什麼樣的感動?
〈想像花蓮〉是陳黎所寫的一篇歷史與現實疊合的家鄉記憶,花蓮的文學地圖、文化觀光指南,讓讀者見識到花蓮的人文歷史、文化厚度;〈故鄉素描〉是三十年前林雙不所寫的雲林東勢,一個簡樸的聚落,三十年後的今天有了什麼樣的變貌可以對照?將來會成為繁華的都城嗎?再看看,詩人對城市高雄的感動又會如何?在地的李敏勇,走過世界各重要城市而後定居西子灣的余光中,來自馬來西亞的鍾順文,他們又會寫出高雄人哪些不變的生活場域、永恆的記憶?女性作家如陳幸蕙,會以什麼樣的驚豔心情寫城市邊緣的美?有如新鮮人的方秋停,翻尋東海大學的過去、生活、情義記憶,又會有什麼樣的晶瑩貝殼,或砂粒似的惆悵與喜悅?
城市之所以迷人,這些作家擔任著導覽員的角色,他們掌握住城市的脈動了嗎?呼應了我們的聲息,看到了我們的焦慮與喜樂嗎?讓我們隨著他們的筆,進入城市,感應他們的呼吸,感應時代的脈搏、城市的脈搏。
二○一一年的暑假,超過五十萬的人到台北花博留下的「增豔館」,參觀「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這一幅《清明上河圖》選的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畫軸從右邊開始欣賞,郊野間小徑逐漸開闊,從容的步調逐漸快速,人物增多,樹逐漸減少,因為畫面左端就是城市生活的寫照:販夫走卒、演員、乞丐、化緣的、算命的、打鐵的、戲逐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賣酒的、賣榖物的、賣廚具、弓箭、燈籠、樂器、金飾、布疋的,各式各樣的交易買賣在進行。整幅畫軸的焦點集中在拱起的虹橋,虹橋上,小販聚集,人群往來;虹橋下,船隻忙碌,流水悠悠,由...
目錄
輯一 台北宇宙
01遠近台北/隱 地
02台北迷人處/簡 宛
03淡水河隨想/蔣 勳
04台北橋那頭──小記五○年代三重埔/白 靈
05浮生/王盛弘
輯二 台灣想像
06想像花蓮/陳 黎
07老街又回來了/渡 也
08故鄉素描/林雙不
09銀河公車/方秋停
10大高雄/鍾順文
11木棉之旅/余光中
12光之舞台.榮耀城市──城市光廊/李敏勇
13春秋閣滄桑/方 杞
14來去岡山踅籃筐會/蔡文章
15野花賦/陳幸蕙
輯一 台北宇宙
01遠近台北/隱 地
02台北迷人處/簡 宛
03淡水河隨想/蔣 勳
04台北橋那頭──小記五○年代三重埔/白 靈
05浮生/王盛弘
輯二 台灣想像
06想像花蓮/陳 黎
07老街又回來了/渡 也
08故鄉素描/林雙不
09銀河公車/方秋停
10大高雄/鍾順文
11木棉之旅/余光中
12光之舞台.榮耀城市──城市光廊/李敏勇
13春秋閣滄桑/方 杞
14來去岡山踅籃筐會/蔡文章
15野花賦/陳幸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