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嚴法師與達賴喇嘛的對話展開,呈現漢傳佛教的豐富寶藏—
有人問文殊菩薩:「聽說,文殊你是三世一切諸佛之母,是三世一切諸佛之師,那麼你從初發菩提心以來,已有多麼久遠了?你還有多麼久遠才能成佛?」
文殊菩薩反問:「這樣的問題,你已問多久了?還要問多久呢?」
這是一般人都希望知道的問題,但就文殊菩薩而言,他知道,如果是用一般人的方式來回答,一定無法說明。既然宇宙是無限深廣、無限久遠的,從整體而言,沒有內在也沒有外在,沒有開端也沒有結束。以智慧看世間,世間的一切,便無前後的位子,也無數量的多少,也無你我之間屬性的矛盾。
這個反詰的方式,演變成中國禪宗祖師用來幫助修行者開悟的利器。對於問話的人而言,無異是當頭棒喝,頓時會把向外攀緣的心念切斷,利根的人當下就可能開悟,否則的話,也會回頭來向內自詰,自我反問:「內在的自我,究竟是誰?」
漢傳佛教是人間化的佛教,不只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發展,更能適應世界需求普度眾生,讓所有的人都能開發出自己心中的智慧和慈悲。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章節試閱
他山之石
自從明末四大師之後,幾世紀以來,中國佛教就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在教義的發揮、整理,以及修證方法的踏實方面,沒有人才。到了近代民國初年,才出現了幾位大善知識,例如太虛大師、歐陽竟無、印光大師、弘一大師,以及虛雲老和尚、熊十力等人。他們這幾位之中,有些是反佛教,像熊十力就是研究佛教而反佛教,歐陽竟無是主張唯識而排斥其他的一切宗派,太虛大師重視《大乘起信論》、《楞嚴經》,對其他各宗各派則講圓融。
到了近代,印順長老回歸到印度,將印度的佛教思想重新整頓,正本清源的工夫做得相當好,我也受恩於他很多。我經常說,要看佛教的書,印老書中思想的純度,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然而,現在大家對漢傳佛教已經失去信心,因為漢傳佛教修行的人不多,研究的人太少,對天台、華嚴、淨土與律,都沒有人深入精研,特別是對天台及華嚴的教與行的內容,已經沒有人在做重新整理及依教實修的工夫。而研究唯識學、唯識法相的人,多半只是從事研究而沒有修行。
但是,藏傳佛教各宗各派的人,卻兢兢業業地在培養人才。特別是達賴喇嘛,他把藏傳四大教派的義理全部接收、匯集起來;他不排斥任何一派,卻能綜合圓融各派系好的內涵,然後加以發揚光大。對談前他曾跟我說,他不像一般格西那樣有學問,因為他所講的都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而那些格西卻是從小處著手,一點一滴地在做研究工夫,卻沒有整體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整體、綜合性的西藏佛教,在達賴喇嘛的生命中展現出來,如同宗喀巴一樣,但是宗喀巴當時的影響力僅是西藏一個地區,達賴喇嘛的影響力卻是全世界的。
而現在的中國漢傳佛教,卻連「禪」是什麼都非常地混淆。講到「禪」時,往往只是重視其神祕的經驗以及開悟的誘惑。事實上,我們對開悟的認知,應該著重在所領悟的空性是否跟龍樹菩薩的「中觀」相應,是否跟四《阿含》「緣起性空」的精神思想相應。若相應,便是正確的佛法、禪法,不相應的,則是外道,雖然很多人也講開悟、神通,也有身心的神祕經驗,但他們是外道,不是佛法。
掌握緣起性空的禪宗
現在漢傳系統的佛教中,究竟多少是有問題的,我並不清楚。但是,我看了很多正在教禪的人所寫的書,多少會發現一些問題,那就是對緣起性空的原則無法掌握。他們所體驗到的,只是一些神祕經驗,並非密教的祕密,那只是心理、生理、神經的反應而已,不能說這就是正信佛法的修證。針對這一點,達賴喇嘛掌握得很清楚,在這次的法會中,他不斷提起空性,不斷提起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他提倡的這些,對漢傳佛教來講,會有很大的幫助;尤其這次我們聽了藏傳佛教,再經過我和他的對談之後,希望漢傳佛教的僧俗四眾回過頭來,對漢傳佛教重新認同、重新肯定、重新提攜,不要失去了信心。
目前臺灣佛教界的危機,就是對漢傳佛教失去了信心,認為漢傳佛教在教理上是沒有大用的,在修行上是不得要領的,要修行的話,似乎只有南傳內觀禪法以及藏傳的密法才有用;認為密教中也有顯教,它們有系統、有組織,而這些漢傳佛教似乎都沒有。其實,不是沒有,而是缺少人才去發現它、整理它、實踐它。
過去很多人看不起禪宗,認為禪宗類似外道,禪師們玩的是外道法,不是真正的佛法。明末蕅益大師就曾指出,禪宗的人傲慢、自信、沒有深度,對教理不通,對修證不清楚,只要身心上有些反應,就認為是大了不得,一些小的聰明伶俐,就以為是大徹大悟了,甚至太虛大師及現代的印順長老都曾提出這個問題。其實,如果了解禪宗,好好發揮禪宗的精神,以及發揮中國佛法的漢傳精神內涵,再把印度的佛法,正本清源歸到緣起性空的方向,我們是不會不如藏傳佛教的。
藏傳的密教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部。無上瑜伽是很難修行的,不到無上瑜伽,不可能即身成佛。到了無上瑜伽的即身成就,就是與佛的悲智完全相應。反觀禪宗的修行方法,比密教的四個修行次第法容易多了。
與達賴喇嘛對談時,我說修行有的是在因位修,有的是在果位修,這跟密教是相同的,即使修到最高的大成就者,在果位上還是要修行,達賴喇嘛聽了之後,也同意我這樣的說法。
對談時,我還講到斷煩惱的過程,分為三個次第︰1.知煩惱,2.伏煩惱,3.斷煩惱。當天因時間有限,無法把斷煩惱的層次說得更細膩一些。
達賴喇嘛誤解我講禪宗的大悟徹底,就是煩惱完全斷除。於是我問了他三個問題,請他以藏傳佛教來解釋:1.光明心(悟境)出現之後,是否一直還能維持?2.光明心出現之後,煩惱是否斷了?3.光明心出現之後,在夢裡會怎麼樣?達賴喇嘛以藏傳佛教的方式回答了這三個問題,並且也認為:「大悟徹底就斷絕了煩惱的講法,是有問題的!」對於我所說斷煩惱的過程,他也同意。
事實上,漢、藏佛教是有很多雷同之處,只是漢傳佛教缺少人去發揚、推動。現在漢傳的佛教徒們多半認為漢傳佛教是沒有用的,甚至忽略它、忘掉它,這是漢傳的悲哀。今後,我們要如何重新復興漢傳佛教呢?藏傳佛教對我們是有幫助的,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們未必要去弘傳它,但是將它介紹過來,能使漢傳佛教更具有特色,更能發揮功能。
他山之石
自從明末四大師之後,幾世紀以來,中國佛教就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在教義的發揮、整理,以及修證方法的踏實方面,沒有人才。到了近代民國初年,才出現了幾位大善知識,例如太虛大師、歐陽竟無、印光大師、弘一大師,以及虛雲老和尚、熊十力等人。他們這幾位之中,有些是反佛教,像熊十力就是研究佛教而反佛教,歐陽竟無是主張唯識而排斥其他的一切宗派,太虛大師重視《大乘起信論》、《楞嚴經》,對其他各宗各派則講圓融。
到了近代,印順長老回歸到印度,將印度的佛教思想重新整頓,正本清源的工夫做得相當好,我也受恩於...
目錄
慈悲與智慧的佛教:「文殊菩薩智慧法門—漢藏佛教世紀大對談」開幕詞
漢傳佛教的智慧生活
中國佛教的清淨智慧
中國佛教未來的希望
佛教對於東方文化的影響
從印度到中國的佛教
佛教傳入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佛學的特色
《法華經》對漢傳佛教的六層意義
慈悲與智慧的佛教:「文殊菩薩智慧法門—漢藏佛教世紀大對談」開幕詞
漢傳佛教的智慧生活
中國佛教的清淨智慧
中國佛教未來的希望
佛教對於東方文化的影響
從印度到中國的佛教
佛教傳入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佛學的特色
《法華經》對漢傳佛教的六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