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植物病理學通論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植物病理學所以成為一門獨立的農業科學,且普遍受到重視,乃在一八四五年愛爾蘭馬鈴薯晚病發生以後,類似這種植物傳染性疾病,對於社會及人類幸福的影響,極為重大,歷史上多有事例可案;尤其現代農業走向城市化經營,在有限面積增加農作物密度,農田即變成病原菌的溫床.因此,如何以罹病植物為對象,研究其生理化學的變化,以建立有效的預防與治療之知識,乃是農學研究極重要的課題.
近十年來,生物化分子生物學的突飛猛進,精密儀器的推陳出新,病原菌及植物之DNA序列分析及基因選植己非不可能之事.另外,組織培養,生長點繁殖,原生質融合,可選出變異株,新個體及健康無病種苗,完全改變了傳統式的抗病育種,植物病理學臨了時代的考驗.在此過渡時期,筆者認為生物技術及遺傳工程之觀念不可排斥,必須接受,傳統的資料不可放棄,溫故而知新,對初學者尤為重要.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植物病理學簡史,
第三章--非寄生性病害,
第四章--高等寄生性植物及藻類引起之病害,
第五章--植物之細菌病害,
第六章--真菌之生長與繁殖,
第七章--接種源之來,源釋放及傳播,
第八章--胞子發芽,侵入及感染,
第九章--寄生現象之本質,
第十章--病原真菌之變異,
第十一章--病原菌為害植物之機制(一)有害代謝物,
第十二章--病原菌為害植物之機制(二)生理機能受抑制,
第十三章--環境因子與病害發生之關係,
第十四章--植物抗病之本質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