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一般的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主要是古典控制理論。內容包括控制系統的一般概念、線性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系統分析的時域法、根軌跡法和頻率特性法、應用頻率特性法補償系統、非線性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取樣控制系統的分析。還簡單介紹了狀態方程的概念和電子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書中選編了一些習題,以幫助讀者運用基本理論。本書在敘述中著重講清物理概念而避免過多的數學推導,以祈使讀者能更好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書相當適合大專電機、電子,以及機械科系做為教材之用;此外,對有志修習者而言,亦為一有價值之參考書籍。
本書主要講述古典控制理論。在介紹古典控制理論時,研究對象以線性連續系統、研究方法以頻率特性法為重點。
為了適應對教材的要求,在編寫本書時,儘量避免過多的數學推導,力求講清基本概念,注意加強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應用。
本書各章內容分工如下:
第一章對自動控制的有關名詞定義等作了介紹,為討論自動控制理論提供常識性的基礎。
第二章討論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這是為了實現具體物理量的抽象化和為理論分析提供基礎和工具。數學模型主要是微分方程和轉移函數,還介紹了狀態方程和信號流程圖。
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別用時域法、根軌跡法、頻率特性法分析計算線性連續系統在結構參數已定條件下的穩定度、穩態性能和暫態性能。第三、五章還介紹了電子計算機的輔助設計。
第六章討論線性連續系統根據提出的性能要求、利用頻率法對系統進行校正的方法。
第七章是取樣控制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計算,主要是時域法。
第八章介紹非線性系統的基本知識和分析的初步方法。
本書在每一章的後面都編寫了本章摘要和習題以供讀者練習。
書末的附錄包括三個部分。為了 計算時應用方便、附錄一列出了拉氏變換的基本關係式和拉氏變換表。為了實驗課的需要、附錄二介紹了控制系統模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最後作為狀態方程的補充,附錄三介紹了狀態方程的一些解法。書中打星號的章節為選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