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道德經》又叫做《老子》,因為全文共約五千字,又稱《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學體系的書籍,是歷朝歷代學者已經研究了兩千多年的一部巨著。其思想的傳播,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有著深遠的影響。它的內容涉及哲學、文學、美學、醫學、軍事學、社會學、倫理學、天文學、養生學,被譽為“萬經之王”、“百科全書”。
《道德經》由春秋末期的李耳(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春秋時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孔子曾向他問禮,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學,死於扶風 。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共八十一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三十七章為“道經”,下篇四十四章為“德經”,故名《道德經》。《道德經》一書是一個唯物主義體系,並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它宣揚自然無為的天道觀和無神論。其唯物主義體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對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無為的思想以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即道是構成萬物的基礎,道並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構成世界萬物,道是世界萬物自身的規律。
它有著非常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它用極其簡練的文字,比較完整地闡明了對立雙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相互轉化的辯證法思想。其內容可以說是“博大精深”的。《道德經》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它認為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這種對立統一,表現為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相生相剋,並決定著事物雙方各自向著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即“反者道之動”,為事物運動變化的基本屬性。老子揭示了對立統一的規律,表述了有關對立面的發展與轉化的一些可貴的認識。
《道德經》的影響力是非常之大的,不但影響了漢代以來兩千年的思想史,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與追捧,稱得上是風靡全球,它被譯成百餘種文字流向全世界幾乎每個角落,已成為世界哲學寶典之一。在西方《道德經》是除《聖經》以外,世界經典名著中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被看作是出自中國的先知書。老子思想在西方的流傳之久、流傳之廣,超出了許多當今中國人的想像。約在18世紀中葉,《道德經》一書就被譯成拉丁文、法文。老子思想對西方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譯過這本書,俄國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也曾經翻譯過。同時,我們還看到許多有關老子思想對國外物理學家、音樂家、詩人、政治家等的影響以及國外學者從語言學、美學等多角度研究《老子》的記述。
《道德經》一書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們為您精心編寫了《道德經》一書。該書在忠於原書原解的基礎上,力求使譯文通俗易懂,較為全面地對每一章節都作有詳細的經典解析和經典事例。本書版式新穎,設計精美,再加上大量古樸生動圖片的插配徹底打破了古典著作的沉悶風格,權威經典的原文譯文及解析,輕鬆幽默而又不失莊重的案例,令人深刻感悟到老子智慧之精髓,不僅開闊視野豐富談資,更啟迪智慧增長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