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當代第一本,以新觀察角度和開拓新議題,來撰寫的現代臺灣新文化史專書,全書內容四卷二十七章三十幾萬字,其中解嚴以來的第四卷,主題最新穎、篇幅最大,佔全書最重要部分,是歷來首次建構與詮釋的當代性與本土性兼具的一流論述。
本書特別注意社會文化的變革與現代文明史互動的關係,也因此本書中的全部詮釋體系,都是帶著問題意識,來展開的動態書寫,可謂採取了另一不同的新式學術進路。
本書內容的豐富性和新議題之多,堪稱當代之最。所以讀者讀到的本書內容,是名符其實的現代臺灣社會文化史的最新論述。因此可作為現代臺灣新文化史的新教科書來閱讀,最為適宜。
商品特色
本書是當代第一本以新觀察角度和開拓新議題,來撰寫的現代臺灣新文化史專書,內容的豐富性和新議題之多,堪稱當代之最。名符其實的現代臺灣社會文化史的最新論述,可作為現代臺灣新文化史的新教科書來閱讀,最為適宜。
作者簡介:
江燦騰
桃園大溪人,1946年生。
學經歷
臺大歷史研究所博士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創校首位榮譽教授
主要著作
《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臺灣當代佛教》、《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新視野下的臺灣近現代佛教史》、《臺灣佛教史》、《當代臺灣心靈的透視──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的開展歷程》、《東亞現代禪學批判思想四百年──從當代臺灣本土觀察視野的研究開展及其綜合性解說》(第一卷) (第二卷) 、《宗教環境學與臺灣大眾信仰變遷新視野》(第一卷) (第二卷) 、《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第一卷) (第二卷)等。
學術榮譽
第一屆宗教學術金典獎得主。第二屆臺灣省文獻傑出貢獻獎得主。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紀念獎學金臺大學生唯一得八次者。2006年曾獲中華發展基金會大陸出版品甲等補助10萬元,作品為《新視野下的臺灣近現代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正茂
學歷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
現職
崇右影藝科技大學專任教授兼表演藝術學院院長
經歷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宜蘭大學博雅學部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兼任教授
真理大學講師
著作
期刊論文
〈國府治臺初期「再中國化」政策之探討〉、〈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以臺灣布袋戲為例〉、〈另一條道路──左舜生與香港第三勢力運動之研究〉、〈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以臺灣歌仔戲為例〉、〈投機或被利用:「政建協會」、蔣渭川與「228」〉、〈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以臺灣京劇為例〉、〈最後的訴求與迴聲──以50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聯合評論》為場域之分析〉、〈初試啼聲:謝澄平與《自由陣線》集團的緣起緣滅〉、〈自由主義者從政的悲劇── 論「吳國楨事件」及其始末〉等近80篇。
專書論著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少年中國學會史」》、《曾琦先生年譜》、《左舜生年譜》、《在野的聲音》、《傳記與思想》、《中國青年黨研究論集》、《醒獅精神──青年黨人物群像》、《各擅風騷──民國人和事》、《臺灣早期政黨史略(1900—1960)》、《敝帚自珍──陳正茂教授論文自選集》、《逝去的虹影──現代人物述評》、《文化資產、第三勢力及政治人物──陳正茂教授杏壇筆耕集》、《韓戰前後臺灣政治史上的巨變與紛爭》、《大陸邊緣的徒然掙扎──冷戰時代滯港及流亡海外的第三勢力滄桑錄》、《異議的聲音──民國在野期刊雜誌述評》等10餘部書。
另編有《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21冊)、《曾琦先生文集》、《左舜生先生晚期言論集》、《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被遺忘的學者──常燕生教育政治論文集》、《聯合評論》、《新路周刊》、《自由人》、《少年世界》、《嚮導》、《民聲》等。
章節試閱
1.1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一、從世界史發現臺灣
15、16世紀是人類探尋新航路和新大陸怒海征航的時代,那是一個對未知地域探險尋奇,完成夢想的美好時代,締造了所謂的地理大發現,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的來臨。
要談人類這項地理上的偉大事業,其中誘因之一,我們不妨從13世紀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1324)開始談起。
二、馬可波羅的著名東方漫遊故事開其端
馬可波羅是義大利威尼斯人,1271年隨其父與叔叔從家鄉出發,經波斯、西域、天山南路,於1274年抵達中國(元朝)。馬可波羅在中國住了十七年,於1295年,他四十一歲時回到故鄉威尼斯。
1298年,馬可波羅在故鄉的一場內戰中被俘。獄中他將自己在東方的旅遊見聞,口述給一位作家囚友,請對方記錄下來,這就是著名的《東方見聞錄》一書,俗稱《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在遊記中,對東方的富庶繁華有極盡渲染之描述,他說日本是個遍地黃金、珍珠、寶石的島國。這個國家到處都有黃金,因此每位日本人都擁有很多黃金。說到中國,他盛讚杭州是「全世界最豪華、最富裕的城市」。
又說:「杭州每天消費四十三袋胡椒,每袋二二三磅,真是多得令人咋舌。」胡椒為當時歐洲珍品,看到《馬可波羅遊記》所寫之情況,怎不讓歐洲人怦然心動,羨慕不已呢?提到泉州,馬可波羅更是以驚訝、讚不絕口的語氣說:
「這是個海港都市,從印度來的船,滿載著奢侈的商品、昂貴的寶石、又大又美的珍珠,一艘接著一艘進入這個海港。……如果說有一艘載著胡椒的船進入亞力山卓,準備將胡椒賣給各個基督教國家,那麼就有一百倍,也就是一百艘船駛進泉州。從其貿易額來看,可以斷言泉州的確是全世界兩大港之一。」
除了日本與中國外,遊記中也述說到東南亞一帶,說這些島嶼到處都是珍貴的香木,散放強烈的香氣;且還生產各式各樣的香料。黑胡椒、白胡椒、黃金寶石以及其他各種奇珍異品充斥於這些星羅棋佈的島嶼,產量更是多得驚人。
例如說到爪哇島,馬可波羅是如此形容「這個島非常的富裕,生產胡椒、肉豆蔻、甘松香、蓽澄茄、高良薑、丁香等,總而言之,所有昂貴的香料,這個島都有生產。……它擁有的財富難以估計,也無法用言語形容。……在全世界販賣的香料,大部份都是來自於這個島。」
此外,馬可波羅還在口述中提及印度與其他許多國家也盛產胡椒和香辛料等。無論古今中外,人們都酷愛鑽石、黃金,但為何那時候的歐洲人卻將胡椒、香料等看的比珍珠寶石還值錢呢?
原因是,這些香辛料,可當作調味料加在食物中,增加食物的美味,促進食慾;或者像魚肉等,帶有腥味的食物,香辛料可以去腥、防腐和殺菌的作用,古代歐洲人,甚至將香辛料視為一種藥。
香辛料產於熱帶地區的東南亞,其中尤以位於赤道附近的摩鹿加群島(Moluccas)是主要的產地,故該島有香料群島(Spice Island)之稱。
這裡是全世界唯一產丁香的地方,不過,丁香因價格過高,歐洲人消費不起,故在所有的香辛料中,最受歐洲人青睞的是胡椒。胡椒產地,主要分佈在印度的西南海岸、印尼的爪哇和蘇門答臘以及馬來半島。
歐洲因受限於氣候條件,無法種植香辛料等作物,但又對香辛料有所需求,所以只能從東南亞進口。胡椒及香辛料,在東南亞原產地,價格其實並不貴,但是因為從東南亞運到地中海,不僅路程遙遠,中間且必須經過多次的轉賣,才會到達消費者手中,因此最後的零售價格,往往較原產地高出幾十倍。
12、13世紀以來,以威尼斯為首的北義各城市,掌控著地中海貿易,這些精打細算的威尼斯商人,從伊斯蘭商人那兒,進口如絲織品、象牙、寶石與香料、胡椒等東方的產物,然後再轉手,賣給其他歐洲國家,從中獲取巨額暴利。
十字軍東征後,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教世界,雖然勢如水火,但以營利至上的威尼斯商人卻聰明絕頂,採取政經分離策略。在政治上支持基督教對伊斯蘭教進行「聖戰」;在經濟上卻繼續與伊斯蘭教徒往來貿易。
威尼斯商人之所以成功致富,在於他們掌握了東方物產的進貨源之故。他們在亞力山卓、貝魯特與君士坦丁堡等地,遍設商館,從伊斯蘭商人處購入東方物產,運回義大利,再轉售法國等歐陸地區,獲得巨額利潤。其次,威尼斯商人再向歐洲各地,採買高級毛織品,運回地中海各地的商館,賣給了伊斯蘭商人。如此來去皆賺、甜頭嚐盡、左右逢源的威尼斯商人,讓很多歐陸國家羨煞不已!
威尼斯商人彼時不僅掌控東方貨源,且對產品採取高關稅政策,以便從中抽取利潤。由於這些中間經手的盤商,與被抽取的關稅太多了,讓義大利以外的其他歐洲國家自然想到,有沒有辦法,可以不經過威尼斯商人,而能購得東方物產,甚至不透過伊斯蘭商人,直接到亞洲原產地,去採買東方物產。
如此一來,不僅不用讓威尼斯商人從中剝削,且直接到原產地去進貨,利潤豈不是遠比威尼斯商人來得大多了?這商機實在太誘人了!
三、尋找東方之路──臺灣的被發現
問題是,如何去東方呢?長久以來,因著伊斯蘭教的進逼與擴張,歐洲基督教世界一直被困在地中海及歐洲內陸。但是,自希臘以來,歐洲文明本來就是海洋文明,自不甘長期被鎖在歐陸一隅。
自伊斯蘭地區源源不絕將富庶東方的訊息傳至西方,中國的茶、印度的棉花、香料群島的胡椒等,西方人最愛、最迫切需要的產物,都聚集在那個馬可波羅筆下,神秘又豐饒的東方。
剛結束夾雜著宗教與俗務使命的十字軍東征;及接踵而至的北亞蒙古人的橫掃歐亞大陸,使西方人在驚魂未定中,不得不直面東方。戰爭殘酷的交流,使西方人對東方多一層的了解與敬畏。商品經濟的需求、基督福音的傳播、冒險尋奇的本能,讓西方人急於尋求各種方法,到東方一窺究竟。
這當中,開始站上世界舞臺的中央,成為歐洲文明向外擴張的開路先鋒,是來自歐洲西南一隅,兩個不起眼的國家,葡萄牙與西班牙。其中葡萄牙的航海王子亨利(Henry the Navigator, 1394-1460)更是最偉大的英雄,因為他吹響了大航海時代的號角,把歷史的巨輪,推向了全球化的開端。
亨利王子一生最大的夢想,是想要沿著西非南下,能找到一條通往亞洲的途徑,此希望,雖然在其生前並未達成,但葡萄牙一直不氣餒,堅決欲找到東方之路以完成其願望。
1488年,葡萄牙的探險船,發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1497年,葡萄牙國王派遣達迦馬(Vasco da Gama, 1469-1524)出航,沿著非洲西岸南下,繞過南非,進入印度洋。
1498年5月,抵達印度西岸的卡利卡特(Calicut),找尋夢寐以求的印度航線終告成功。從此以後,葡萄牙人可以免除威尼斯商人與伊斯蘭商人數百年來的糾纏和壟斷,直接來到亞洲與印度人貿易。
眼看東方物產的無限商機,葡萄牙人歡欣鼓舞、摩拳擦掌的在亞洲設立貿易據點。1510年,葡萄牙佔領了印度的臥亞(Goa),1511年,又侵佔馬來半島的麻六甲。緊接著就是,佔有爪哇島與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歐洲人終於如願以償,擁有了香料產地。有了香料群島還不夠,葡萄牙在印度與麻六甲,還得知與中國貿易更有厚利可圖。這個馬可波羅眼中的神秘富庶古國,又再次引起歐洲人的無限憧憬。
1514年,葡萄牙曾派船欲與明朝通商被拒,最後只好在廣東、福建、浙江等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偷偷從事貿易。1557年,葡萄牙人透過賄賂中國官吏,取得到澳門的居留權,他們在廣州購買中國物產,運到日本銷售,再購買日本東西,運回廣州賣給中國,來來回回,賺取為數可觀的差價。當然,他們也將在印度、南洋群島、中國和日本等地的各種物產,運回歐洲銷售,使得葡萄牙的國庫充盈,葡萄牙商人也荷包滿滿。
然葡萄牙畢竟是個小國,其獨霸亞洲市場的光景,不久即遭到西班牙與荷蘭等國的挑戰。大航海時代,有兩個重要的地理大發現,一個是葡萄牙發現通往亞洲的新航路;另一個是哥倫布發現美洲。但其實,哥倫布的原始動機,只是想另闢蹊徑,直接橫渡大西洋,其目的地,仍是亞洲。
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義大利人,從小即有志於航海探險。他曾在里斯本,花了很多時間學航海學和地理學的新知識,他覺得地球既然是圓的,那麼從歐洲西航的話,應該可以到達那遍地黃金的日本與垂涎已久的香料群島,還有那繁華似錦的中國。哥倫布愛看《馬可波羅遊記》,他深信馬可波羅對日本、中國、印度與東南亞的描寫都是真的,因此堆積如山的珠寶和胡椒香料的東方,深深吸引著蠢蠢欲動的哥倫布。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贊助下,啟程前往東方,經過三十七天的航行,於10月12日抵達巴哈馬群島的一個小島。一行人欣喜萬分,只不過高興很快就消失,因為他們發現島上的文明遠遜於歐洲文明,哥倫布有些失望。他不知這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一天,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而不知,直到他去世前,還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亞洲的邊陲。
葡萄牙開闢新航路的成功與西班牙發現美洲,揭開了世界市場爭霸戰的序幕。其後不久,除巴西外(為葡萄牙殖民地),西班牙人以武力征服了整個中南美洲,不僅造成墨西哥王國與印加帝國的滅亡,最大的收穫,莫非發現美洲非常豐富的金銀礦藏。從此一船船滿載金銀的商船,不但繁忙地從美洲運回西班牙,使西班牙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影響更深遠的是,美洲的意外發現和殖民,大大促進了當時世界市場的形成,大量金銀的流入歐洲,擴大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累積,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此後,西班牙便挾著響噹噹的墨西哥銀元,從南美洲繞道南太平洋來到亞洲,不僅和葡萄牙角逐亞洲市場,也於1571年,在此佔領了菲律賓群島,邁出其在此地殖民主義的第一步。
就在葡、西兩國縱橫亞洲市場時,歐洲另一海上強國荷蘭也急起直追。1600年至1620年間,因著葡萄牙勢力的衰竭,荷蘭人逐一接收原本葡萄牙視為禁臠的地區。1602年,荷蘭在爪哇島的巴達維雅(即今之雅加達)成立荷屬東印度公司,未幾,荷蘭又陸續向葡萄牙奪取錫蘭島(今斯里蘭卡)與麻六甲、摩鹿加群島等地。
當然荷蘭人並不因此而滿足,他們的船隊繼續揮軍北上,1623年先佔領澎湖,1624年又佔據臺南的安平,以這些據點和中國、日本展開貿易。就這樣,起步較晚的荷蘭後來居上,取代了新航路發現的開拓者葡萄牙,於17世紀中葉,成為主宰東方市場的新霸權國家。
基本上,葡、西與荷蘭等西方海權國家的東來,目的有三:一則壟斷西方所需的原料市場;二為積極擴張建立殖民地;三是為過剩的資本尋求新市場,其中尤以和中國及日本貿易為主。但在尋求和中、日貿易的路程中,航道一定需要經過臺灣海峽,也因此讓這些歐西海權強國,像桃花源般發現了這個披著神秘面紗的美麗島嶼。1543年,葡萄牙船隊赴日本駛近臺灣海面時,觀見岸上美麗風景,不由自主的讚嘆「福爾摩沙」(Ilha Formosa)美麗之島。
基本上,16世紀臺灣島的浮上歷史地表,是全球第一波現代化浪潮推動所致。臺灣因位於西太平洋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得前後接踵而至的三個海上強權看中,葡萄牙因澳門腹地太小,與中國貿易量因此而受限;西、荷兩國又因殖民地菲律賓與印尼離中國路途較遠,貿易線稍長而有所不便。為求進一步與中、日兩國通商貿易便利起見,這三個歐西海上強權,都在尋尋覓覓,到底在環中國海域,哪個據點,是最合適和中、日兩國來從事貿易。
經過一番觀察,臺灣以其優異的地理位置,雀屏中選,其原因有四:一、為臺灣位置適中,與中國和日本貿易均甚便利;二、為臺灣海峽風濤險惡,距離中國大陸雖不遠,但這道天塹卻有安全的屏障;三、為臺灣可提供海上船舶的淡水補給與作為貿易的轉運站。在海權時代來臨的16世紀,地位日益重要;四、為臺灣位於遠東航運之要衝,中國東南七省之藩籬,亞洲大陸沿岸弧連鎖關係之地略位置。使得在大航海時代的海權背景下,臺灣因地理環境的有利因素,躍上了全球化的歷史舞臺。
今日我們要談臺灣史,宜從全球化、世界史的角度去詮釋其意義,將臺灣史放在世界史的框架上論述其角色;將臺灣史放在東亞史的交流上,分析其重要性,這些或許比將臺灣史連結在中國史更有意義。
當然,我們在此,並非否定中國漢文化對臺灣之影響,只不過太強調中國史與臺灣之關係,有時反而失去對臺灣史主體性之思維,這是本書願從世界史視野,揭開臺灣史序幕之目的。
1.1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一、從世界史發現臺灣
15、16世紀是人類探尋新航路和新大陸怒海征航的時代,那是一個對未知地域探險尋奇,完成夢想的美好時代,締造了所謂的地理大發現,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的來臨。
要談人類這項地理上的偉大事業,其中誘因之一,我們不妨從13世紀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1324)開始談起。
二、馬可波羅的著名東方漫遊故事開其端
馬可波羅是義大利威尼斯人,1271年隨其父與叔叔從家鄉出發,經波斯、西域、天山南路,於1274年抵達中國(元朝)。馬可波羅在中國住了十七年,於1295年,他四十一歲時回到故鄉...
作者序
作者敬致讀者/江燦騰 陳正茂
2024的大選結果已揭曉,新的正副總統與新國會成員,都已正式產生。雖然這次第三大黨臺灣民眾黨,沒有贏得正副總統席位,但在傳統的藍綠統獨意識形態之外,已有近四百萬人選擇新的政治路線前行。因而單就此一歷史現象的變革來說,已是前所未有的新臺灣政治文化運動的璀璨結晶,也是臺灣年輕「新世代寧靜革命」的巨大成果,並還產生「壯世代」與「新世代」不同世代之間,新的普遍社會共融和諧現象。
這其中有來自基層社會大眾的自覺、自主、熱情和普遍參與的各類新文化創造的新產物,例如大量的「自媒體」網路直播、「小草運動」快速蔓延成大潮流、「壯世代」的新認知、「孫子兵法」有了新定義與新戰場、而「五五計畫」也可以巧妙改善臺灣民眾家庭中,原先普遍存在的世代隔離現象等。
以上的這些都是當代臺灣社會文化,目前可以被顯著觀察到的各類新表徵行為,並且未來也將會在當代臺灣社會持續發生長遠的正面影響。
但是,由於本書是之前多年積累而成的大著作,所以還來不及處理這些新課題,希望在本書的第二版時才來增補。這是本書作者首先要敬致讀者的。
本書是當代第一本,以新觀察角度和開拓新議題,來撰寫的現代臺灣新文化史專書,全書內容所呈現的特色和優點如下:
本書的內容共四卷二十七章,三十餘萬字,其中解嚴以來的第四卷,主題最新穎、篇幅最大,佔全書最重要部分,是歷來首次建構與詮釋的當代性與本土性兼具的一流論述。深盼各位高明讀者們,讀後能不吝指教。
本書雖非類似通史性的全面論述現代臺灣新文化史,但主要的相關課題,應該都已涉及。而之所以沒有比本書內容更完整呈現,是因本書兩位作者已於2008年在東大出版社,出版過《新臺灣史讀本》一書。而在該書中,有關現代臺灣新文化史的部分,即已納入,諸如:戰後的臺獨思想、自由主義思想、現代舞、現代電影等多篇內容。所以本書此次就沒有再納入上述那些內容,而是以兩書互補的方式,來呈現本書目前內容的另一種特色。
本書的讀者對象,設定為現代臺灣社會大眾,所以本書的內容說明,特別注意社會文化的變革與現代文明史互動的關係。也因此,本書中的全部詮釋體系,都是帶著問題意識,來展開的動態書寫。就此點來說,本書內容與過去臺灣學界,普遍以靜態的各種制度史為中心的論述相比,可謂採取了另一不同的新式學術進路,因而書名才有「新文化史」提出。
本書議題的新鮮和多元化,是市面上同類型書少見的,如前所述,本書內容的豐富性和新議題之多,堪稱當代之最。所以讀者讀到的本書內容,是名符其實的現代臺灣社會文化史的最新論述。因此可作為現代臺灣新文化史的新教科書來閱讀,最為適宜。
倘若本書以上所述內容介紹,能讓我們臺灣學界同道、乃至一般社會大眾,都能接受本書這樣新穎表達的各章主題與相關的話,則在本書的第二版中,我們將會考慮更擴大篇幅來增加其他新主題和新內容,使其能更全面性的來呈現。
至於本書知識來源之精確性,一如學術著作的慣例,兩位作者都是儘量嚴謹從事以防出錯,若偶有其他疏失的不察處,那可能就是兩位作者的本身學養不足所致,還請各方高明讀者不吝指正。
作者敬致讀者/江燦騰 陳正茂
2024的大選結果已揭曉,新的正副總統與新國會成員,都已正式產生。雖然這次第三大黨臺灣民眾黨,沒有贏得正副總統席位,但在傳統的藍綠統獨意識形態之外,已有近四百萬人選擇新的政治路線前行。因而單就此一歷史現象的變革來說,已是前所未有的新臺灣政治文化運動的璀璨結晶,也是臺灣年輕「新世代寧靜革命」的巨大成果,並還產生「壯世代」與「新世代」不同世代之間,新的普遍社會共融和諧現象。
這其中有來自基層社會大眾的自覺、自主、熱情和普遍參與的各類新文化創造的新產物,例如大量的「自媒體」...
目錄
作者敬致讀者
第一卷:近代以前篇
1.1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一、從世界史發現臺灣
二、馬可波羅的著名東方漫遊故事開其端
三、尋找東方之路──臺灣的被發現
1.2 歷史契機的錯過
一、臺灣史「荷蘭時代」機會之流失
二、臺灣何以無法成為中國近代化之窗口
三、中日兩國追求近代化的歷史反思
1.3 近代前臺灣本土佛教文化史的變革與轉型
一、本章作為近代前臺灣文化史論述主軸的相關理由
二、近代前臺灣本土佛教文化史發展與變革的大趨勢觀察
三、明清時期臺灣本土地區漢族佛教的相關制度解說
四、明清時期臺灣本土齋教三派的派別、活動及其齋堂概述
五、有關本章內容的總結與相關影響的討論
第二卷:日治近代篇
2.1 日治時期異民族統治下的臺灣社會現代化
一、殖民統治的開端
二、醇香浪漫的咖啡
三、文明的象徵──自來水
四、便捷的溝通工具──電話
五、現代化標的──廁所
六、消費指標──百貨公司
七、仲裁是非的法院
八、民主初步談選舉
九、行的利器──汽車與飛機
十、體育運動的重視
十一、西化的基本功─英語
十二、圖書館與幼稚園
十三、自由戀愛與兩性關係
十四、新生事物與社會文化之轉型和變遷
參考書目
2.2 日治時期臺灣民眾政治活動中的左右之爭
一、蔣渭水的呼籲與警告
二、分裂的因素
三、分裂的導火線
四、臺灣民眾黨
五、臺灣民眾黨的內訌與解散
六、臺灣民眾黨之意義
七、臺灣共產黨成立前之背景
八、臺灣的共產主義運動
九、臺灣共產黨之成立及其政治主張
十、臺灣共產黨之內訌和瓦解
十一、左右之爭的評價
參考書目
2.3 日治時期臺灣人「祖國意識」的形成及其影響
一、異族殖民統治下所出現的巨大心理隔閡
二、「祖國意識」的形成與影響
三、「祖國意識」之破滅與轉變
四、問題反思──如何看待這段經驗?
參考書目
2.4 日治時期臺灣本土佛教的改造運動
一、日本殖民統治與臺灣佛教
二、日治時期臺灣佛教改造過程的幾個側面
三、日治時期「臺灣佛教馬丁路德」的林德林其人其事
四、日治時期的兩岸佛教交流
五、日治後期軍國主義動員與臺灣佛教改造的頓挫結局
參考書目
2.5 日治時期臺灣本土勞工運動的盛與衰
一、臺灣近代本土勞工階層結構分析
二、蔣渭水「民眾黨」與工運
三、連溫卿「新文協」和工運
四、層出不窮的罷工事件
五、工運失敗之因的探討
參考書目
2.6 日治時期臺灣本土農民組合運動的起與落
一、日治時期臺灣本土農民組合之政經社會背景
二、壟斷獨立的產業政策
三、農民組合成立之前奏
四、農民組合之正式成立
五、農民組合之發展、組織與轉向
六、農民組合之歷史意義
參考書目
2.7 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學發展及其影響
一、臺灣割日後的遺民文學與棄民意識
二、日治初期之古典文學
三、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發軔
四、新舊文學論爭
五、張我軍與新舊文學論爭
六、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
七、開拓時期之臺灣新文學
八、臺灣新文學之發展期
九、「臺灣文藝聯盟」之成立
十、臺灣話文運動
十一、鄉土文學論爭
十二、主要文學作品述評
十三、戰鼓聲中的臺灣新文學
十四、決戰下的皇民文學
第三卷:戰後現代篇
3.1 戰後初期官派臺灣省主席吳國楨的從政悲劇反思
一、風雲詭譎的五○年代
二、吳國楨的從政之路及其事件
三、自由主義者從政之悲劇
參考書目
3.2 戰後臺灣從「中國民主黨」到「民主進步黨」的政治發展
一、從雷震的《自由中國》與國民黨說起
二、胎死腹中的「中國民主黨」
三、《大學雜誌》的革新運動
四、《臺灣政論》的薪火相傳
五、黨外運動的風起雲湧
六、《美麗島》的「美麗島事件」
七、民主進步黨成立的前夜
3.3 戰後在野青年黨來臺的變革內幕及其分裂史
一、序言
二、五○年代臺灣政治環境的回顧
三、青年黨分裂的導火線──「天馬茶房事件」
四、「天馬茶房事件」之經緯
五、分裂遠因:參加政府糾紛和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恩怨
六、分裂近因:國民黨的「改造運動」與曾琦病逝
七、「新生派」與「大華派」爭議的焦點
八、從《雷震日記》看國民黨介入協商及破裂
九、「大華派」逕自召開第十二屆「全代會」
十、由聯合到統一
十一、分裂之擴大──剩餘價值的最後利用
十二、分裂之後果
參考書目
3.4 戰後胡適來臺開展的禪宗史大辯論及其影響
一、序言
二、日本學者柳田聖山的貢獻
三、戰後來臺之前的胡適禪宗研究
四、返臺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之後的胡適禪宗研究
五、胡適禪宗研究初期在戰後臺灣造成的衝擊與回應──來自釋東初的批評
六、胡適的反佛教心態及其對虛雲禪師的連番質疑
七、胡適禪宗研究的教內同情者:圓明(楊鴻飛)與印順
八、關於1969年在臺灣展開的禪宗研究大辯論
九、錢穆與楊鴻飛的連番交手
十、澹思(張曼濤)在錢、楊交手後的批評及其謬誤
十一、胡適禪宗研究大辯論後的新結晶──印順的博士學位與《中國禪宗史》的研究
十二、印順再次對胡適禪宗觀點的評破
十三、本章結語
3.5 戰後在政治威權陰影下發展的臺灣佛教
一、序言
二、日本投降並撤離臺灣
三、中央政府遷臺後的戒嚴體制
四、戰後臺灣佛教所以能蓬勃發展的社會學視角分析
參考書目
3.6 戰後京劇文化在臺灣的演變與傳播
一、前言
二、梨園春秋──京劇的名稱、源起與發展
三、京劇的內容和表演藝術及其戲劇結構
四、日治時期京劇對臺灣戲劇之影響
五、戰後京劇在臺灣之發展
六、結論:與文化觀光相結合──京劇在臺灣的檢討
3.7 戰後布袋戲文化在臺灣的蛻變和創新
一、前言:研究成果簡介
二、常民文化──布袋戲在臺灣之演進
三、布袋戲之類別與表演特色
四、結論──從文化觀光視角看臺灣布袋戲的前景與未來
3.8 戰後歌仔戲文化的新傳播現象
一、前言
二、常民文化──歌仔戲在臺灣之源起與演變
三、臺灣歌仔戲的進程四重奏──由內臺歌仔戲迄於現代劇場
四、歌仔戲的表演藝術與結構
五、結論──酷愛看戲的臺灣文化與歌仔戲的未來
第四卷 解嚴當代篇
4.1 解嚴以來兩大現代臺灣新文化詮釋史的思考邏輯
一、相關問題的提出
二、有關雙源匯流與在地轉型的新文化史觀溯源問題
三、楊儒賓教授提倡當代臺灣本土新文化史觀的依據溯源
四、相關繼承、反思與再詮釋的最新發展
五、有關何謂「宗教環境學新視野」釋義
六、張珣教授提出「宗教環境學」架構的相關學術概念史
4.2 解嚴以來臺灣佛教四大事業道場的崛起與轉型新風貌: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臺山
一、前言
二、「經營大師」星雲大法師封山盤整與政商關係
三、臺灣奇蹟造就慈濟王國
四、現代禪學與都市企業結合
五、剃度風波嚇壞信眾的惟覺老和尚與中臺山
六、結論與討論
4.3 解嚴以來臺灣本土漢傳佛教的多元創新與逆中心互動傳播
一、前言
二、解嚴以來新宗教節慶文化的變革和現代性宗教倫理新思維的提倡
三、解嚴以來臺灣漢傳佛教藝術創作的在地轉型新貌
四、解嚴以來臺灣本土人間佛教思想的形成及其社會實踐的不同路線之爭
五、解嚴後的臺灣佛教界在兩岸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衍生的「逆中心互動傳播」新現象的出現
六、解嚴以來的尼眾教育、新文學創作與社會功能
4.4 關於《臺灣民眾道教三百年史》的新思維
一、前言
二、第一部:相關研究方法學與實際田野經驗的交互辯證
三、第二部:《臺灣民眾道教三百年史》的核心主題及其現代詮釋建構之開展
四、第三部:現代研究典範學者的相關介紹
4.5 解嚴以來現代臺灣本土書法哲學的新詮釋
一、前言
二、有關現代臺灣本土書法哲學基礎問題的新教材介紹
三、有關現代性臺灣本土書法哲學基礎問題的解析
四、呈現在臺灣歷史上各階段的相關書法風格回顧
五、換軌道的新思考:以新出現的當代新聞事件為例
六、從身軀動作到書法風格表現:有必要再次重新思考的幾個相關問題
七、結論
4.6 解嚴以來臺灣人新族群意識的出現:「新臺灣人意識」與「新客家人意識」
一、當代新臺灣人意識出現的歷史淵源
二、解嚴後客家族群在當代臺灣社會的表現
參考書目
4.7 解嚴以來臺灣文學論述的統獨大戰
一、當代臺灣文學統獨論戰的回顧
二、解嚴後文學臺獨論述與政治臺獨思想的相關性
三、親左《夏潮》與《臺灣年代》針鋒相對
四、李登輝與民進黨的推波助瀾
五、葉石濤與陳映真的論戰
六、旅美作家陳若曦試圖調解無效
七、龍應台的再度掀起波瀾
八、李昂趁機拋出臺灣文學劣勢的新議題
九、陳芳明的崛起及其vs陳映真的論述大對決
十、生力軍彭瑞金的強力奧援陳芳明
十一、葉石濤再度加入戰局vs陳映真
十二、陳芳明以「後殖民史觀」建構臺灣新文學史的分期與論述再度激發爭辯的新戰火
十三、陳芳明論述中具爭議性的概念──「殖民」與「後殖民」的解釋問題
十四、陳映真對陳芳明論述的強烈反駁
十五、雙陳各說各話──一場沒有共識即告暫停的文學統獨大對決
十六、爭辯後的吾人省思
參考書目
4.8 解嚴以來臺灣的武士道精神文化
一、解嚴後臺灣政治意識形態下的武士道精神文化構造模態
二、從解嚴前到解嚴後:學術史上的臺灣武士道精神文化
三、解嚴後對「武士道」與「商人道」交涉史的相關反思
參考書目
4.9 慈悲歡樂的行腳:當代臺灣媽祖旅遊文化
一、本章導言
二、媽祖神蹟演化與媽祖信仰及其在臺歷史
三、媽祖文化旅遊的參訪重點
四、媽祖文化旅遊舉隅:以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為例
五、結論:臺灣媽祖民間信仰的文化意義
後記
作者敬致讀者
第一卷:近代以前篇
1.1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一、從世界史發現臺灣
二、馬可波羅的著名東方漫遊故事開其端
三、尋找東方之路──臺灣的被發現
1.2 歷史契機的錯過
一、臺灣史「荷蘭時代」機會之流失
二、臺灣何以無法成為中國近代化之窗口
三、中日兩國追求近代化的歷史反思
1.3 近代前臺灣本土佛教文化史的變革與轉型
一、本章作為近代前臺灣文化史論述主軸的相關理由
二、近代前臺灣本土佛教文化史發展與變革的大趨勢觀察
三、明清時期臺灣本土地區漢族佛教的相關制度解說
四、明清時期臺灣本土齋教三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