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序/顏炳罡
分析篇
緒論 /3
一 「創造的詮釋學」及「本體詮釋學」 /4
二 傳統經典詮釋學 ...............................................................................8
三 「中國詮釋學」的建構中應注意的問題/13
四 近二十年來孟子學研究的回顧 /17
第一章 孟子詮釋思想的本體論意蘊/21
一 孟子的本體論詮釋思想的兩層意義 /21
二 孟子的本體論的兩項內容 /27
三 孟子詮釋思想中的本體 /29
四 孟子的本體與其本體論的內容之間的關聯 /34
第二章 孟子詮釋思想的方法論內涵/39
一 孟子的「以意逆志」說 ...................................................................39
二 孟子的「知人論世」說 /45
三 「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的方法 /50
四 孟子的「知言」說 /54
五 本體論與方法論的統一 /63
第三章 孟子的詮釋實踐/67
一 孟子對《詩》、《書》的詮釋 /67.
二 孟子對諸子的詮釋 /79
第四章 孟、莊詮釋思想之比較/89
一 莊子對「知」與「言」的態度及其與孟子的歧見 /89
二 莊子對「三言」的運用及其與孟子詮釋方法的對比/95
三 莊子的「心齋」與孟子的「浩然之氣」之異同 /103
第五章 孟、荀詮釋思想之比較/111
一 孟、荀詮釋思想的相似點 ...............................................................111
二 孟、荀詮釋思想的相異點 /124
第六章 孟子詮釋思想對後世的影響/137
一 趙岐對章句學的突破與其對「以意逆志」說的誤讀 /139
二 張載對「知言」法的理解及運用 /143
三 朱熹的讀書法與孟子的「以意逆志」說 /148
四 錢大昕的史學批評方法與孟子的「知人論世」理論 /154
五 徐復觀對孟子詮釋方法的繼承與創新 /158
第七章 孟子詮釋思想與西方詮釋學的對話/169
一 孟子詮釋思想與阿斯特、施萊爾馬赫詮釋學的比較 /169
二 孟子詮釋思想與哲學詮釋學的異質性 /177
釋讀篇
梁惠王上/195
梁惠王下/211
公孫丑下/223
滕文公上/227
滕文公下……………………………………………….240
離婁上/253
離婁下/261
萬章上/264
萬章下/273
告子上/282
告子下/294
盡心上/302
盡心下/306
參考文獻/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