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時段規劃+24種實踐技巧
喚醒高效小宇宙!
第一本用人的一天24小時組織各種實用的時間管理技巧和案例的書
時間喚醒教練尹慕言在本書中提出「時間喚醒」的理念,按照24小時的時間線,探討了個體如何在不同的時間段內提升效率,獲得更大效能與效用,同時開啟個人終身成長之旅。
◆這本書適合
.即將步入職場的你
.已經小有成就,但仍在不斷成長的你
.作為管理者或企業主,想幫助員工成長的你
我們要做的不是抓住時間,而是喚醒時間。
■時間管理的好壞,絕不只在於是否掌握了最先進的時間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有沒有重塑內在的心智模式。而時間管理的本質,其實是打破自我認知遮蔽,喚醒時間,習得成長型思維,不斷實踐終身成長的理念。
■當然,我們要真正走進自己的內在,重塑心智模式,就必須直面價值觀的探索,甚至學會與自我、與智能、與時代對話和相處。本書正是以一天24小時的不同時段、不同場景為時間管理的切入口,闡述了在每個時段所對應的場景中,如何破除認知遮蔽,建立正確觀念,以獲得成長與突破。事實上,一天24小時只是一個隱喻,書中所探尋的路徑,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功課,需要我們日復一日去迭代與修練。
◆如何使用這本書
這不是一本僅供閱讀的書,而是一本敦促你實踐的書。
這本書也許會成為你閱讀清單中的特例——你在讀過幾章或幾節後會想要闔上它,以便將書中所學立即付諸實踐。那麼,想做就去做吧。接下來,我相信,你會邊實踐邊把它讀完,因為,每一頁的內容你都用得上。
打開這本書,你就可以看到專屬於你的一天 24 小時。在這一天中,從早晨、上午、中午、下午一直到晚上,對這些時間的規劃搭建了你的個人成長系統。本書的每一章都有不同的問題、觀點和故事,這些問題或故事可能 是你正在經歷的,也可能是你從未經歷過甚至從未思考過的,但我相信你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啟動行動力,真正嘗試並驗證它們。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或喜好,從書中相應的章節入手,閱讀這本書,讓它更好地為你服務。
作者簡介:
尹慕言
師從埃里克森國際學院院長瑪麗蓮.阿特金森博士、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物理學家查理.佩勒林博士、正面管教體系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等,首提「時間喚醒」教練理念,同時也是「終身成長」理念的踐行者。
從業人力資源與組織發展10餘年,深度聚焦組織發展與個人成長領域。她還是世界百強名校留學生工作輔導教練、國際教練聯合會國際認證教練、高管教練、人才與組織測評專家,並在職場效能提升、職場領導力提升方面有深度研究,目前致力於運用教練技術喚醒並推動個人、團隊和組織持續成長與發展。
作者序
自序
真正的成長在路上
曾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其著作《快思慢想》的序言中寫道:「我想每位作者都會在腦海中勾勒讀者因為讀自己的書而受益的情形。」作為本書的作者,我自然也不例外。
寫這本書時,我經歷了漫長的心路歷程,想要分享給你的也絕非這寥寥數語,真正激勵我提筆完成它的,是詹姆.柯林斯(James C. Collins)的一句話:「沒有人會永垂不朽,但是書籍和思想永存。」當然,我並非奢望永存,只是想借這本書見證自己的成長,如若有幸,也期待見證你的成長。
其實,想要寫一本書的念頭很早就有了,直到生下第二個寶寶,有了很多不同的社會身分,研習了教練技術,思索了生命的意義,我才懵懂地感覺到,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32年前,我出生在一個小縣城,一路卯足了勁兒打拚到現在,職場生涯雖算不上轟轟烈烈,也總算小有所成。一直以來,我從未停止奔跑,也從未想過停止,雖也曾撞得頭破血流,但從不捨得離開這個「戰場」—職場。在職場的時光,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長的時光,也是最絢麗、最精采、最具生命力的時光。我希望你也能在這段時光裡,為自己的生命旅程寫下濃重且值得紀念的一筆。
我認為,這是一本最不像時間管理,卻以一天24小時為時間線呈現給你的喚醒之作。「喚醒」正是令我著迷的地方。很多人埋頭與時間賽跑,往往忽略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去哪兒、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如說它更像是你一天、一週、一月、一年,乃至整個成長之路上最忠誠的影子,它要喚醒的不是時間,而是你。當然,你也可以把它化作一把裝在時間盒子裡的隱形鑰匙,要不要取出這把鑰匙、打開你清晰可見的成長之門,全憑你自己決定。而我,就如同你最親密的夥伴,將默默地站在你身旁,為你的任何選擇鼓掌。
我猜想,選擇這本書的你,一定是一位終身成長理念的踐行者,你在個人成長和職場發展方面都是如此,對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會非常開心,也很榮幸你能與我一起踏上這場關乎你的每一個24小時的成長之旅。
如果你認為自己暫時還不是一位終身成長理念的踐行者,我也期待這本書能激發你的成長意願,開始創造屬於你自己的每一個24小時,繼而邁上一個新台階。要知道,終身成長理念的踐行,代表的不僅僅是終身學習,更是終身實踐。
最後,我想用以下3個喚醒我成長之旅的問題問一問你。
●5年後,如果你的家人、朋友因你而改變,那是因為你做了什麼?
●10年後,如果你所在的環境因你而逐漸改變,那是因為你做了什麼?
●50年或更長的時間後,如果這個世界因你的存在而發生改變,那又是因為你做了什麼呢?
我一直在思索這3個問題,也是帶著這3個問題提筆寫下這本書的。我認為,真正的成長永遠在路上。我期待在這條路上,遇見你。
尹慕言
組織發展專家、個人成長教練
「時間喚醒教練」理念提出者
自序
真正的成長在路上
曾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其著作《快思慢想》的序言中寫道:「我想每位作者都會在腦海中勾勒讀者因為讀自己的書而受益的情形。」作為本書的作者,我自然也不例外。
寫這本書時,我經歷了漫長的心路歷程,想要分享給你的也絕非這寥寥數語,真正激勵我提筆完成它的,是詹姆.柯林斯(James C. Collins)的一句話:「沒有人會永垂不朽,但是書籍和思想永存。」當然,我並非奢望永存,只是想借這本書見證自己的成長,如若有幸,也期待見證你的成長。
其實,想要寫一本書的念頭很...
目錄
自 序 真正的成長在路上
讀本書前,你必須知道的底層邏輯
早晨篇
第一章 規劃的早晨
第一節 100種早起方式,不如一種掌控感
第二節 使用喚醒「咒語」,進入最佳狀態
第三節 設立行動計畫,持續不斷行動
第四節 一切阻力的超級變數—行動
第五節 美好的一天由你開啟
上午篇
第二章 專注的上午
第一節 新起點效應
第二節 寫下來,意味著開始跑起來
第三節 主動出擊,不要被動應對
第四節 別讓這些拖了你高效的後腿
第五節 為你的「重要他人」創造專注空間
中午篇
第三章 修復的中午
第一節 午間精力修復術
第二節 午間也是社交的好時機
第三節 午間構建你的人際關係網絡
下午篇
第四章 協作的下午
第一節 新型協作模式,賦能組織發展
第二節 找到撬動機會的關鍵四要素
第三節 看不見的地方也需要管理
第四節 未來,能與機器對話的人最值錢
晚上篇
第五章 投資的晚上
第一節 帕金森定律與霍夫施塔特定律
第二節 摒棄「浮淺工作」模式,給成長創造空間
第三節 設計並兌現你的人際關係帳單
第四節 停止「報復性熬夜」,讓你的 24 小時收支平衡
第五節 保持儀式感,給未來留一點不可預測性
尾聲
第六章 就到此結束了嗎
第一節 堅持做好「一」,點亮成就地圖
第二節 你需要一位時間喚醒教練
自 序 真正的成長在路上
讀本書前,你必須知道的底層邏輯
早晨篇
第一章 規劃的早晨
第一節 100種早起方式,不如一種掌控感
第二節 使用喚醒「咒語」,進入最佳狀態
第三節 設立行動計畫,持續不斷行動
第四節 一切阻力的超級變數—行動
第五節 美好的一天由你開啟
上午篇
第二章 專注的上午
第一節 新起點效應
第二節 寫下來,意味著開始跑起來
第三節 主動出擊,不要被動應對
第四節 別讓這些拖了你高效的後腿
第五節 為你的「重要他人」創造專注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