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與地理的接合
因保存了時刻都在變化的地表舊貌,地名也被稱為「歷史的化石」。
以前、我曾經帶著「地名辭典」到過地中海旅行。地中海周沿,腓尼基人、希臘人在2000年以前所取的地名現在依然存在著,依舊可以想像古時渡船曳行的軌跡。歷史的脈動彷彿生動地呈現在眼前。
因此,只要能活用地圖與地名,不就能讓世界的歷史變得更容易理解嗎?這也是引發我寫這本書的觸機。
若是能將「歷史」與「地理」圓融地接合,不但能使得歷史的形象變的更清晰、也將更容易建立起過去與現代的連結。
此外、人類社會與歷史認識都還未算成熟。僅僅將19世紀以歐洲為中心、體系化的世界史,或是傳統的中國史、伊斯蘭教中心史,機械式地整合起來,只會讓現代社會與歷史認識間的距離漸行漸遠。
將到目前為止的世界史架構給打散、以21世紀的新觀點重新整理世界史是勢在必行。在本書中、將試著以全新的角度—以「地圖」和「地名」為中心去眺望歷史,勾勒出與既有世界史不同的體系。
為此 ,本書中將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地理性、空間性」為基礎,概分為四大部分來解說。在此簡單地介紹概略的架構。對於正文的理解上應有相當助益。
*FIRST STAGE 四大文明的誕生與向地中海擴展的文明
以非洲為故鄉、遍佈在地球上的人類,經歷長久的時間推移,在不同的風土下生根,建構出各種不同的社會。緊接著這些多樣的社會走上了如下面所列多元並存之道。
首先由沙漠邊緣的草原(steppe)開始了農業生活,5000年前歐亞5大河川流域(核心地區)的沖積平原上形成了四大文明。各個文明逐漸擴大至如下所示之範圍。
1 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範圍及地中海東部
2 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南部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範圍及兩河北部地方、小亞細亞、敘利亞、伊朗高原。
3 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範圍及恆河流域、南印度、東南亞
4黃河流域的「黃河文明」→範圍及長江流域、蒙古高原、朝鮮半島、日本列島、越南。
四大文明中,3的印度文明與4的黃河文明,周圍皆被大山脈、大砂漠、草原等切隔、孤立性強。
相對於此,1的埃及文明與2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之間,跨越了橫隔兩大文明的沙漠地帶,朝著一體化的方向邁進,最後在地中海周邊孕育出二元的「海洋文明」(羅馬帝國)。
結果,使得西亞至地中海此一大空間,成了驅動世界史的最初地域。亦即西亞˙地中海世界引領著所有人類社會的變動。
*SECOND STAGE 伊斯蘭教所主導的世界
七世紀起,伊斯蘭教徒所發起的大征服運動(民族移動)由阿拉伯半島湧現,致使西亞及地中海南半部開始土崩瓦解。西亞和地中海的大半被納入伊斯蘭帝國的支配下,只有地中海北部為基督教徒的世界。形成了西亞地中海南部的伊斯蘭世界,與地中海北部的歐洲世界的分裂。
這段期間,最先主導世界史的便是伊斯蘭世界。
7世紀至8世紀以浪潮般的「jihad」(聖戰)所形成的伊斯蘭世界不斷向外擴展—以伊斯蘭化的土耳其人在中亞草原、北印度;由穆斯林商人(信奉伊斯蘭教之商人)在東南亞、印度洋周圍的海洋世界;甚至還有巴巴里人向撤哈拉砂漠以南的非洲擴展。形成現在的伊斯蘭文化圈。
伊斯蘭帝國是以商人為尊的商業帝國,穆斯林商人建立了聯繫歐亞的大規模商業網絡、奠定了「世界史」的基礎。
若是沒有穆斯林商人的協助,恐怕也就不會有支配大半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的出現,這點或許也可看做「伊斯蘭世界的再擴張」。
伊斯蘭世界將中亞的騎馬游牧民族捲入其中,進而使得歐亞大陸產生巨大變動。
THREE STAGE 席捲全球的歐洲擴張時代
歐洲世界雖然曾經一時為伊斯蘭世界所折服,但經過大開墾運動、十字軍東征後,逐漸取得獨立自主。大航海時代後,不僅僅將美洲大陸改造成「第二個歐洲」,並且在佔地球表面7成的海洋上建立起大網絡。
19世紀起,歐洲世界藉由因工業革命所形成的合理化社會體系與鐵路、蒸汽船的高速網絡,挾帶著強大的武力向亞洲、美洲、太平洋海域擴張。
此後,直至今日歐洲、美洲世界在電力、內燃機、核能、電腦及技術革新等方面仍舊不斷地引領世界潮流。
FOURTH STAGE 被迫改變的「傳統世界」
在此同時,東亞的中國與印度等仍舊維持著傳統模式的世界,受到歐洲勢力入侵的脅迫,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但、經過20世紀前半的激烈改革期,也重整為獨立自主的世界。另外、東南亞等世界也是一樣的處境,一面維持著獨自性也不斷地摸索著再生的路途。
這樣的架構,可以簡化成下列的兩條線狀模式。
1驅動歷史的世界—西亞.地中海世界→伊斯蘭世界(含蒙古帝國)→歐洲、美洲世界
2傳統世界(持續性強的世界)—改革過的伊斯蘭世界、印度世界、東亞世界
記起這樣的線狀模式,不僅僅是對歷史,也將更容易掌握住現今世界情勢。
本書希望從右記視點之架構中為各地域世界定位,並概觀影響現代之世界史的脈動。
雖說標題標示著地圖與地名,但主要仍是以地圖為中心對歷史進行解說。對於地名僅止於介紹由來與意義,使讀者能夠感受其中人類活動的軌跡。另外,關於「現代」限於篇幅的限制,只有留待下次有機會再詳述。
1970年代以後,受資訊革命及高科技技術的影響,以全球規模的高速網絡為背景,也就是所謂的「全球化」不斷著在進行著。
高科技技術不分地域、遍及全球地改變著人類社會。這應該稱做是「廣義的歐洲」的地球化過程,還是該說是「美洲文明」的世界化呢?又或者該說是「傳統世界」不斷導入高科技技術,而主導著新世界史之展開的過程呢?目前仍無法斷言。
或許這是過渡期的過渡性答案吧。
陷入膠著的伊拉克戰爭現況、隱含矛盾卻締造驚人經濟成長的中國現狀等,都在在地說明了身處過渡期、現代社會的複雜性。全球化即是單純地依循美國化的方向?似乎也難以肯定地斷言。
目前,世界上所發生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其根本的原因都可以在世界史中找到解答。在讀過本書後,若是能掌握到「解析至今未多留意之歷史背景、問題」之觀點,那將是本書最大的榮幸。
本書特色
亞洲(Asia)和歐洲的地名都出自亞敘帝國。亞敘人將愛琴海東邊稱為「acu」(意指東方),西邊稱為「ereb」(意為天體隕沒之地、黑暗之地)。後來羅馬帝國在西元前133年統治土耳其地區,將「acu」後面加上地名字尾「ia」,「亞洲」(Asia)一詞乃正式出現。
類似隱含歷史演變的地名故事,不勝枚舉。這便是《從地圖與地名看世界歷史》要慢慢說給讀者聽的。而瞭解地名演進故事的同時,就等於掌握了人類歷史的梗概。本書以人類文化發源的脈絡為經,地名為緯,一一爬梳世界歷史的推演。
作者簡介
宮崎正勝
1942年生於東京。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科畢業。歷任都立三田高等學校、九段高等學校、筑波大學附屬高等學校教師(講授世界史)、筑波大學講師(專任),現為北海道教育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其間,1975年到1988年間為NHK高校講座「世界史」(廣播?電視)常任講師。二十餘年間,編輯、撰寫高等學校「世界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