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中藥龍骨談起】
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餘堂,漢口葉開泰,廣州陳李濟,重慶桐君間……這些歷史悠久、貸式繁多的藥材舖,它們所經營的中藥,在中國文化史上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加以彙集、整理,仍將繼續發揮作用。
二十世紀內,中國文化科學界有兩項重大發現曾引起國際學術界的注意。這些成就,都是通過藥材舖裡的龍骨而獲得的。反過來說,又由於這些發現所提供的珍貴資料,啟發我們有可能進一步探索數千年來懸而未決的藥材、炮製、湯劑等有關中藥材的起源問題。
在北京,長期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清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北京城裡國子監(當時全國唯一的大學)祭酒(相當於大學校長)王懿榮生了病,在前門外同仁堂買了一劑藥,裡面雜有所謂龍骨。王懿榮從這些古色斑斕的甲骨上,發現了殷代文字,於是引起許多考古學家聞風追蹤,從同仁堂追到批發行,從批發行追到行商,最後一道追到河南安陽小屯村,終於在那裡發現了殷墟,並陸續在此地找到二十多萬片甲骨,那都是孔夫子以前的東西,孔子所不能見到的,現在出現了,極為珍貴,據此研究出不少三千多年前的字,弄清了許多殷代歷史的線索。而相傳湯劑的發明人伊尹,正是三千五百多年前商代初期的著名人物,出土的甲骨文中,證明確有伊尹其人。《史記?湯本紀》說:「伊尹善烹調,製湯液。」因為伊尹將食物中常用的薑桂等,調成湯液治病,漢代人認為這是湯藥的起源。
但是,殷墟出土文物中,除甲骨文外,尚有許多陶器,甚至類似瓷器的釉陶也有了。甲骨文中有許多反映熟食方法的字。這樣一來,就產生了一個懷疑:湯劑為什麼要等到商初,才由伊尹加以創製呢?
湯劑的應用,應當在有了陶器之後,相傳陶器始於神農,但是考古工作者證明,陶器的出現比神農更早,例如仰韶文化遺址已有帶有三腳的可以煮物的陶器。這就能於煮食物的同時或稍後,在醫藥的服用方法上,由舊石器時的「口父咀」(在口內咀嚼),改進劑型,煮湯內服,沒有必要後推兩千多年到伊尹。當然,從一些間接資料看來,伊尹在湯藥的改進與發展上有所貢獻,但不是發明人。
新事物的創始,是眾多人在廣泛生活實踐中經驗積累的結果,古人往往從中抽出代表性的人物作為模範,歸功於他,以示敬仰,並要示後人向他學習,於是有神農、黃帝創醫藥,雷公炮製,伊尹湯液等傳說。對此,早已有人知道這些傳聞不可靠,但也故意不作正面辯論:
秦漢《列子?楊朱篇》:五帝之事,若覺若夢,至於三皇之事,要之不可知,亦不可窮。
漢初《淮南子?修務訓》:世俗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
梁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軒轅以前,文字未傳……即事成跡。至於藥性所主,當以識識相因,不爾何由得聞?
明劉青田《醫說》;凡以前民用者,聖人無不為之,而況於醫乎?吾固有以知其作於神農黃帝無疑也。
我們為求反映歷史的真實情況,但時間越向前推移,錯誤將會越多。對此,只有通過各種實踐手段,如出土的古代文物,才能檢驗文字資料所介紹的是否正確。目前只是開始,今後還要不斷修改。
再看:中華民族的祖先「北京人」的化石,也是通過中藥龍骨被發現的。一九二九年,中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等,在北京西南約五十公里的房山縣周口店龍骨山,發掘出「北京人」的頭蓋骨。這五十萬年前的古代人類遺骨的發現,使得世界各地發掘出來的人類老祖宗的骨頭,逐漸可以排成一個完整的行列,這成為震驚世界學術界的大事。
一九三一年又在「北京人」居住過的洞穴裡發現厚厚的灰燼,證明當時已經會用火和保存火。「北京人」是怎樣學會用火的,至今還是個謎。不妨這樣認為,天然的野火是不時會發生的,原始人最初見到火時,大概也和動物一樣,很害怕,不敢接近,可是原始人畢竟跟動物不完全一樣,他們有手,能夠用手拿著木棍去接觸火,不必用自己的身體去接觸火。原始人有時會嗅到燒烤獸肉的香味,在肉香的誘引下,就大膽從火堆裡弄出烤熟的肉試吃,因此發現熟肉的味道比生肉好吃得多。我們是這樣的猜測,古人也可能是這樣的猜測,即「炮生為熟」。例如,明以前的講陰陽風水的書《禮緯?含文嘉》,有「燧人氏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類似的傳說漢代就有了。由於火的利用,人類的遠祖才慢慢地脫離了類似動物的生活,逐漸進化為真正的人。
「炮生為熟」,擺脫了原來的類似動物的「茹毛飲血」的生活,擴大了食物來源。某些種子和塊莖,經過火炮,變得更好吃。熟食大大縮短了它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疾病尤其是胃腸疾病減少了,增進了健康。故有了人類,就有了醫藥,不一定要等到離現在只有四五千年前,才由神農、黃帝等人來創造醫藥。
當時加工食物特別是肉類的主要方法是「炮炙」。「炮炙」兩個字都離不開火。連皮帶毛直接燒熟謂之「炮」,去皮或去毛燒熟則為「炙」,後來塗上蜜、乳、果汁等再燒熟亦稱「炙」。因為處理食物的方法不斷發展,種類多了,亦統稱「炮製」。為什麼遠古時代處理食物的名詞,後來反而專用於製藥呢?解釋的方法只有一條,即醫藥和飲食有密切的關聯,古代有「藥食同源」的傳說,是可信的。《史記?補三皇本紀》有「神農氏……始嘗百草,始有醫藥」。這是說,尋找食物的過程,也是發現藥物的過程。因為在探集的植物中,人們發現有的植物香甜可口,有的苦澀難嚥,有的使人嘔吐腹瀉,甚至昏迷死亡。人們的長期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知識,逐漸能鑑別可以吃的食物和不能吃的毒藥。《淮南子?修務訓》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遇七十毒」。這是說古代食物中毒是經常發生的,有了炮炙的手段,可改善植物功能。如野生的山楂,採下後在火上烤焦,可以減酸矯味,而且便於保存;同樣,將發了芽的穀類或豆類、長了黴的塊莖進行炮製,都可以收到類似的效果。這三種如果同吃,不是相當於現代的健胃成方「焦三仙」嗎?當然,這不是說數十萬年前已經有了「焦三仙」,而是推論在炮製食物的同時,也可以炮製藥材,因為有許多食物是藥食兼用的。一直到現在,還有許多藥材的炮製和食物烹調法,存在相似之處。這樣看來,沒有必要等到五十萬年後,進入奴隸社會初期,才由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的雷公來發明「炮製」。雷公發明炮製是後人編造出來的。
「北京人」化石的發現,是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一重要例證,其中包括有國外學者們的出力。早在一九一四年,曾任中國政府礦政顧問的瑞典地質學家安德生(J. G. Anderson),從北京中藥店裡的龍骨得到線索,開始在龍骨山發掘化石,並運到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大學研究。一九二六年十月,瑞典王子古斯塔夫六世阿道爾夫訪問北京,在歡迎大會上,安德生當場宣佈研究成果:有兩顆牙齒,很像是人類的牙齒。這一發現立即在會場上引起了轟動。三年以後,裴文中等終於找到「北京人」的頭蓋骨。一九八一年九月,瑞典現任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又訪問北京(亦即曾於一九二六年到訪的瑞典王子的孫子,二者都是古文物愛好者),說起往事,傳為美談。
一九八一年秋和瑞典國王同時來訪北京的,還有《中國科學技術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of China,簡稱S. C. C.)的作者,英國劍橋大學的李約瑟博士(Dr. Joseph Needham)。一九七八年,又是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在該校建校五百週年紀念大會上,李約瑟做了題為《中國煉丹術與古代化學》的長篇學術報告。李約瑟在結束語中強調了「醫藥化學源於中國」。他說,「我今天要講的重點是,我深信整個醫藥化學源於中國,儘管迄今還幾乎無人認識到這一點。」
過去西方科技史研究者普遍認為,醫藥化學及化學源於西方的煉金術。所以李約瑟說「迄今還幾乎無人認識到這一點」,這其中也包括煉丹術與醫藥化學的古鄉中國。其實,中藥裡許多煉丹術與古代醫藥化學的成果最近才被陸續發現,它已引起科技史界特別是許多化學史學者的注意。李約瑟說「醫藥化學源於中國」,毋庸置疑。
但是,嚴重的問題是中國在十七世紀以後,醫藥發展就停滯不前了,所以,進入二十世紀,西方後來居上的醫藥文化傳入中國。由於歷史原因,中國現代的醫藥化學水準確是不高,與古代的光輝無法匹敵。世界性的醫藥化學工業迅速發展,卻又產生了不利的一面,即藥源性疾病增加了。僅就口服化學藥品的情況看,同時用一至五種藥的人,其藥源反應發生率為一八?六%,如同時服用六種或更多的藥,反應率為八一?四%。&對此,傳統的中藥劑又受到許多醫藥化學工業發達國家的重視。
西藥副作用大,也逐漸提高了人們對化學藥品的警惕。
針對這一嚴重的現實問題,綜觀整個中藥歷史,整體而言,體現了毒與藥、有毒副作用與正常治療作用之間的對立統一。西元前四世紀以前,毒與藥往往難分,統稱毒或毒藥。西元前四世紀有了煉丹術之後,又增加了有毒的汞、鉛、砷等化合物。進入漢代,以湯藥為主要劑型的傳統醫藥與煉丹術之間,在兩千多年的漫長過程中,既合作又競爭,揚長避短,從而形成了現代的中醫中藥。
一般來說,中藥副作用較西藥低,不能不說是優點,但仍有待改進。當然,現代的醫藥化學雖然起源於煉丹術,兩者卻不能並論,但在中西醫藥結合的過程中,繼續互相揚長補短,發揚傳統,正是中國醫藥的特點。
我們本著以上之目的編著《中藥簡史》,希望中國廣大藥學工作者,正視我們祖先的成就,並用以鞏固我們超越世界水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