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弁言
2007年下半葉筆者開始研讀《金剛經》等,也想瞭解這套甚深智慧的流變;於是,印度文明史、佛教史等背景,必須作一概括性的認知;於是,也得走幾趟印度,去稍微感受土地、聖跡的氛圍。印度行前,整理出本筆記,帶著它進行苦土首勘。
將它整理成冊,只是想藉電腦關鍵字查詢,以備學習佛經之際,隨時可拉出相關資料,瞭解時空背景及思想的流脈,畢竟個人的記憶力極其有限,如是而已。若有人恰好想依時間順序,獲致較簡明的相關資訊,則付梓或將產生附加價值也未可知。
附錄三篇恰可說明筆者如何使用「筆記」來撰寫文章,畢竟筆者尚處於「哈佛」大學附設幼稚園班;誠如進入任何廟宇,要拜之前總得搞清楚我在拜誰,時空或脈流弄清楚必可增加理解力。此外,由於釐清些微南亞思想變遷,筆者對西洋哲學史各階段的突破與進展,看得更清楚,例如唯心、唯物之爭,到了康德如何將之化解;羅素、韋根斯坦到邏輯實證論,以迄筆者從事數十年的自然科學方法論的根源,有了豁然貫通的效應。
感恩所有際遇。祝福生界、無生界!
陳玉峰 2009年9月;台灣
推薦序
綠色的呼喚-我讀陳玉峰教授的《印土苦旅:印度.佛教史筆記》
台灣大學哲學系 楊惠南教授
過去,陳玉?教授給人的印象是環保急先鋒,有著強硬而永不妥協的氣概。有幸在出版前,拜讀他的新作《印土苦旅:印度‧佛教史筆記》,才發覺他的另一面,可能是較少人知道的溫煦性格。
陳教授這部新作,不管是從篇幅或從內容來看,都是巨作。除了最後的參考文獻之外,全書共有六個子題,但其實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前四子題是正文,第五主題則是附錄。為了方便說明,筆者就以〈正文〉和〈附錄〉,來稱呼它們。
在〈正文〉當中,陳教授詳細介紹並討論了印度這個國家的歷史、地理,以及種族、宗教和文化等林林總總的問題。從〈正文〉中四個子題的標題,讀者也許會以為,這只不過是已經充斥出版界的佛書當中,另一本可有可無的作品罷了。但實際上,這部作品卻廣泛涉入,從古至今,發生在整個印度(包括現今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乃至周遭與之相關的阿富汗、中亞、中國、圖博、韓國、日本、泰國、緬甸、越南)等地的重要事件。其中單單引用的經書和當代學者的著作,就有108種之多。
全書圖文並茂,附圖(都是陳教授親赴印度拍攝)共有275張,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的兩張。並插入許多圖表,其中〈印度文明發展、中國佛教史及遠近相關事略記要〉,原始稿件就有180頁(全書原始稿件308頁-不含圖片),鉅細靡遺地列舉兩千多年來,發生在印度中國、圖博(西藏)等各地的佛教大事。並在最後幾頁,以【雜錄】為題,詳細討論了越南、朝鮮、日本、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等地的佛教。另外,也詳細介紹了佛教的人物(如佛陀的十大弟子,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彌勒、龍樹等菩薩),乃至佛典的成立結集、經過。佛典中的主要地名石窟佛塔寺廟,也在當中有詳細的介紹。其他像是伊斯蘭教、錫克教、耆那教等印度宗教,也有介紹和討論。在這當中,不只是條列式的大事紀,對於佛教,乃至伊斯蘭教、錫克教、耆那教等各宗各派的哲學思想,也有詳細的說明。像這樣龐大的寫作工程,將整本書稱為「巨作」,一點也不為過!而把它稱為佛教小「事典」或小「百科」,也很恰當。
至於〈正文〉其他部分的特色太多,本人無法一一陳述,只想提出兩點,供各位讀者參考:首先,這雖是一部以印度佛教為中心的作品,但字裡行間卻不忘與台灣的現況作連結、作對比,也作針砭。這從第二子題〈印度的自然環境及生態系-兼喻台灣〉的標題,即可看出。這一連結、對比和針砭,與另一個本書的特色有關,那就是:印度的自然環境與生態系。而生態研究,也是陳教授花費了畢生之力,所從事的大事業。
陳教授這次印度行,並不是單純的旅遊,而是為了「驗證」他所學所思。多年前就從陳教授的同事趙天儀教授那裡,聽到陳教授熱衷於佛教研究。不久,當筆者的環保小書-《故鄉: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歌》付梓之際,想請陳教授寫一篇序文,卻又聽說他已辭去台中靜宜大學的教職,「入山修行,不知去向」了!好不容易輾轉打聽,才聯絡上他。而今拜讀這本〈印土苦旅〉,才知道原來陳教授真的不只是個「坐而言」的學者,而且是個「起而行」的實踐家。不像筆者只是個「空咄咄」、「說食數寶」的呆頭書生!
總之,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巨作。陳教授以他苦行、苦修的生命體驗,用生花妙筆,時而嚴肅地板起面孔批判,時而輕鬆,甚至調皮、詼諧地述說他對佛教,甚至印度其他宗教文化的了解和期許。特別是從生態系的角度來詮釋佛教和印度的其他宗教文化,古今中外只有這部巨作。而他用一輩子投入的生態保育運動的起而行精神,來寫這部巨作,那就更值得尊敬和大力推薦了!
2009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