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講述甚深智慧般若的重要經典,主要是《心經》而《大般若經》共有六百卷,可以說是十分龐大的數量。但此一龐大的經典,其實可濃縮歸納成二百六十個字,此二百六十字便是《般若心經》,略稱《心經》。《心經》為般若經典的精華,也為空宗的基本經典之一。全經內容舉出五蘊、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來總述諸法皆空的妙理。有心修習《般若心經》法的修行者,若能了悟並依止本經的心要,當可成就圓滿之果德。此經主要在說明「空」性的妙義,其中心思想,是由慧觀(般若波羅蜜多)而知諸法自性空。經中內容已包羅盡宇宙間一切事物與現象呈現的相狀,以及一切法的生滅現象。讀者可透過此書導讀者羅時憲先生的詳盡的解說,直探《般若經》之深奧微義。
作者簡介:
羅時憲,一九一四年生,廣東順德人。畢業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一九三九)及研究院中國語言文學部(一九四一)。歷任中山大學及廣東國民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先後主講大乘及小乘佛學、佛典翻譯文學等科目。羅氏少從寶靜法師聽講,後皈依太虛大師,廣習天台、唯識、中觀之學。早年著作有《大乘掌中論略疏》、《唯識學之源流》、《唐五代之法難與中國佛教》。 一九八四年移居加拿大,從此奔波於港、加兩地,弘揚法相般若。一九八九年創立安省法相學會,使唯識、法相之學說,遠播至北美。除上所記早年著作外,另有《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纂釋》、《成唯識論記刪注》、《唯識方隅》、《瑜伽師地論纂釋》、《解深密經測疏節要》等,後結集為《羅時憲先生全集》。一九九三年冬於香港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