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緣起」的基本原理出發,建構以「護生」為規範要義,以「中道」為實踐綱領的佛教倫理學,是將佛教之道德哲學全面系統化的原創性著作。
作者依於「緣起」之基本原理與四種中層原則,邏輯性地導出佛教規範的法哲學與法理學。這是戒律學的新方法論,值得密切注意。
全書以嚴謹的辨思,「離於二邊,說於中道」,並與當代倫理學及宗教倫理學之重要議題,作了極具佛法特見的深度對話。對有心研究佛教哲學或戒律學的讀者而言,本書具有重大的研讀價值!"
作者簡介:
"昭慧法師•1958年生於緬甸仰光,祖籍廣東梅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
•現任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台灣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該系主任與社會科學院院長
•創立關懷生命協會,推動動物福利
•創辦佛教弘誓學院,推動佛法教育
•至2022年6月,已出版專書32冊,期刊論文近80篇
•2007年起,榮任國際入世佛教協會INEB精神導師
•2007年,獲頒「中國文藝獎章」,獎項是「文化論述獎」
•2021年,榮獲有「宗教諾貝爾」盛譽之日本庭野和平獎(Niwano Peace Prize)"
章節試閱
"本書依法哲學以探索佛教戒律(成文法或不成文法)背後更為基礎性的理論系統(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並依法理學以論述僧伽實體法的層級與程序法的效用。
由於佛弟子所面對的許多倫理情境,未必盡有現成法規可以依循,所以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的理解,實有助於佛弟子舉一反三,在每一個倫理情境之中,作「相應於佛法」的價值判斷;或是在遇到價值衝突的時候,作「相應於佛法」的倫理抉擇。而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的理解,更有助於佛教團體(包括僧伽或居士團體、乃至佛教的慈善、文教單位)依程序正義而修訂或增制出「相應於佛法」的內部法規。本書之作,目的在於就以上(價值判斷、倫理抉擇與制訂法規)三個面向,提供一點協助。可以說,本書即是一套詮釋佛教行為規範系統的「佛教規範倫理學」(Buddhist normative ethics)。
本書上篇建構佛教規範倫理學中之「基礎倫理學」(fundamental ethics),故名「理論篇」;下篇名為「應用篇」,筆者選輯了近作八篇論文,這都是佛法觀點的「應用倫理學」(applied ethics),其中有四篇內容都與生命醫學倫理學(biomedical ethics)相關。
此中原亦牽涉到許多更根源的「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議題,例如:何謂善、惡、對、錯?道德語句(moral statements)究竟有否認知的內涵與真假值?是否可由自然性質(natural properties)或經驗性語句來加以檢證?這已涉及當代的分析哲學。本書間亦視需要而就道德語句以作「後設」式的分析,但不以此為全書主軸,也不擬另立篇章,完整且有系統地論述相應於「後設倫理學」的佛法觀點。
本書之作,有「對話」的特色,全書時見與其他宗教或當代倫理思潮的對話。最重要的是,筆者意圖透過從「佛教倫理學」到「戒律學」的思想建構,而與佛教的傳統律學界展開思想、觀念乃至方法論的對話。
對於友教的倫理系統,筆者還是保持「宗教對話」的尊重態度,但是對於教內倫理問題的批判性較強。例如:傳統、保守且積非成是的男尊女卑相關法規,由於它實際上已形成了「吃人的禮教」,對佛教修道兩性的心靈,都已造成了鉅大的戕害,而且見不到相對有益的倫理意義,筆者難免會依法哲學與法理學,而作較為嚴厲的質疑與批判。此下綜述本書中的幾個特色:
一、方法論之對話:九十年八月間,筆者著〈撰寫「佛教倫理學」的「教證」與「理證」〉,並於同年九月十五日宣讀於現代佛教學會「佛教倫理學」學術研討會上(台北:台大哲學系館;本文刊於九十年第五期《法光學壇》),在該文之中,筆者提及有關「教證」採用與「理證」鋪演方面的一些考量。本書乃將該文納入而增訂之,作為一個以「問題意識」為導向的,方法論上的探索。
二、與戒律學之研究者、奉行者展開對話:闡述佛教規範背後的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期能開拓視界,對教條主義之種種弊端,展開反省與批判。
三、與其他宗教(特別是基督宗教)倫理學之對話,用供讀者見出兩個思想系統之差異與交集,及其差異與交集之緣由。此一對話,目的不在於作「宗教優劣」的比較,而是讓讀者更加清晰地看到兩種宗教倫理學系統的個別特質。
四、與當代倫理學所關注的部分議題,依佛法之觀點作一對話(部分已屬於後設倫理學範疇)。比如:依佛法以觀,人性究竟係利己主義抑或利他主義?道德的多樣性呈現,究竟是否證明了倫理相對主義,抑或仍可於這種文化相對性中找到其共通的客觀真理?進以言之,真理究竟係多元、相對,抑或一元、絕對?依佛法以觀,對當代規範倫理學之三大學派:效益主義、義務論與德行倫理學所提出的道德原則或倫理判準,有何看法?對上項問題,筆者將在簡要介紹內容之後,即以佛法觀點作一回應。但為了避免「炒冷飯」,且為節篇幅,故於諸家學說之細部分類,以及學派之間的相互論辯,則本書將不再條陳縷述,讀者可自行參看中、西「倫理學」之相關書籍。
五、善的心理與對的行為,即使是在非宗教者或其他友教人士的身上都可看到。反之,邪惡的心靈與錯謬的行為,也不乏出現在佛教徒的身上。特別是,在筆者和基督宗教的神父、牧師、修士、修女與平信徒長期接觸的過程中,對於他們的愛德、公義、正直、善良,以及溫文儒雅之氣質的自然流露,常是深深地受到感動!
筆者的個性長於「辨異」,一向認同印順導師的看法:「非精嚴不足以融貫」。 故此不主張籠統顢頇地將諸家思想「放在一鍋炒」,或是和稀泥地聲稱「信不信教或信什麼宗教都一樣」,而希望能以精嚴的思辨方式來探索:是否個人的良善心理與行為(身口意三善業),只要在生命的長遠時劫之中習以成性,就會在各種宗教或文化氛圍內發生正面的作用?倘或如此,則德行倫理學之說法,就有其他二家(義務論與目的論)所無可取代的重大意義;而來自經驗的體會,讓筆者不得不傾向於這樣的結論││當然筆者也知道,依個人在生活經驗中的觀察,雖可拿來檢證某些理論,但因它屬於歸納式的命題,所以永遠無法以「全稱命題」的形態出現。
相對而言,同樣來自經驗的觀察,吾人明明看到了各種宗教思想,是如此強烈地在左右著世人的倫理認知、價值判斷乃至行為實踐,伊斯蘭的「聖戰」論與各大世界宗教對女性的打壓與歧視,即為宗教思想所產生負面影響之著例。各種宗教思想所影響的,不祇是個人的認知與行動,它們還影響著教會或僧團的制度;在這些不同制度下長期生活的人,又會被形塑成某些不同的性格傾向與行事作風。而這又不是單純從「動機」以論善惡的德行倫理學所能解釋的現象,而必須回到現實操作的層面,思索義務論與目的論所提供的道德原則與道德判準,妥善地看待認知與行為之間的複雜關係。
六、依上所述,可知各宗教理論還是有可能會被導入一些思維陷阱,致令個人的倫理認知與倫理行為產生偏差的現象。本書於此中分別提出基督宗教與佛教各自可能面對的質疑,而作一歸納性質的對話。例如:基督徒有積極進取、彰顯公義的優點,但其「一生一切」論易於出現排他性,從而抵消了愛與公義的良好品格;佛教徒則時常陷入「一即一切」論的玄學思維,或是產生宿命式的「業障」論,從而削弱了慈悲與正義的良好品格,以及積極進取的奮鬥意志。"
"本書依法哲學以探索佛教戒律(成文法或不成文法)背後更為基礎性的理論系統(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並依法理學以論述僧伽實體法的層級與程序法的效用。
由於佛弟子所面對的許多倫理情境,未必盡有現成法規可以依循,所以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的理解,實有助於佛弟子舉一反三,在每一個倫理情境之中,作「相應於佛法」的價值判斷;或是在遇到價值衝突的時候,作「相應於佛法」的倫理抉擇。而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的理解,更有助於佛教團體(包括僧伽或居士團體、乃至佛教的慈善、文教單位)依程序正義而修訂或增制出「相應於佛法」的內部法規...
作者序
"近十餘年來,筆者以一介佛教僧侶的身份,實地從事社會關懷、環境保護、生態保育與動物福利運動,雖歷經困挫而不退,背後支持筆者的,無非是佛教的倫理信念。這些信念,是自己與諸同仁奮鬥下去的巨大力量。
再者,筆者在從事社會關懷與社會批判時,常與一些良心人士及知識菁英會遇。在與他們交換意見時,佛法的思想訓練,讓筆者得以提供一些與世間情見截然不同的豐富觀點。這些良心人士及知識菁英,具備聰穎的思辯能力與敏銳的批判意識,對世界與人生有相當深刻的見地,但偶而針對某種議題,筆者所提供的「佛法觀點」,還是常讓他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歎。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台灣哲學學會年會晚宴中,與中研院社科所錢永祥教授毗鄰而坐,筆者提起西方基督教社會中所掀起的動物保護運動,他竟然接了一句:「但由你們來做,是更具足正當性的!」筆者當然知道他的「正當性」究何所指,亦即:佛教倫理學的「眾生平等論」,比「神、人、動物三層級論」,較能提供「人應仁慈而平等地對待動物」的理據。
十餘年來,無論是面對官方、立委還是媒體,無論是面對個別訪談、公聽會、記者會還是座談會,自己也常依「佛法觀點」,對社會話題或倫理爭議,提出自己的「佛法觀點」。許多時候,筆者還會針對這些社會話題或倫理爭議,寫成時論或短評,它們大都刊載於台灣的報章雜誌,少部份則發表於教內刊物。這些看似片片段段的「佛法觀點」,其實有來自「緣起」要義的活水源頭,從「緣起論」而導出「護生觀」,個中更有一以貫之的思考脈絡。這點點滴滴的心得蘊釀於胸,筆者漸漸感覺,有需要把自己遇境逢緣撰為時論或相與問答,所陳述的佛教倫理思想,組織成一個完整綿密的體系性學說。
* * * * * * * * *
至民國八十四年四月間,輔仁大學宗教系前系主任——慈祥儒雅的陸達誠神父,請筆者下學期為大四同學講授「佛教倫理學」。這是一個典型的西方哲學課題——筆者教佛學院十餘年來,還不曾聽說哪個佛學院有「佛教倫理學」課程的安排。但由於前述實務經驗與蘊釀思維的個人背景,使得筆者毫不遲疑地答應接下這門「沒有現成中文教科書」的課,而且於當年七、八月例行性禁足期間,寫出一本體系性論著《佛教倫理學》,一方面作為學生的教科書,一方面也向一般讀者與佛教徒提供有關佛教個己倫理、群己倫理與環境倫理方面的系統知識。
說來好笑!在撰寫該書之前,對於「倫理」二字,雖不覺得陌生,卻也還從未關切過它的精確定義。在儒家意識掛帥的國中、小教育之中,「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早已成為必修科目,高中階段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學習的正是整套儒家倫理觀。待筆者出家後,更是因學習佛陀教法,而接觸到許多豐富的「倫理素材」,有的是思想、觀念,有的是規範、制度,更有許多豐富而精彩的故事,散見於經律之中。
東方哲學的主流思想,不論是佛學還是儒學,都有非常豐富而多元的倫理學說,而且佛教對僧尼,儒家對「士」,都有高標準的道德要求。可是,「倫理學」(ethics)這門課程,卻是在西方建立起來的,所以對筆者而言,原是極其陌生的一個學術領域。也就是說,作為實踐的倫理規範或道德教誨,這在東方、西方都有,可是,要在佛教倫理規範或道德教誨的背後,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內在理路的思想體系,而自成一「佛教倫理學」之學門,這是筆者在過去的佛學訓練中,所沒有閱歷的嶄新經驗。所以為了撰著該書,筆者於禁足寫作時,開始閱讀少量西方的「倫理學」以及「倫理神學」相關論著,並擺脫前人「文獻學進路」的著述形態,嘗試著運用「哲學進路」的方法,撰為新著。
總之,先於生活體會與實務經驗中,產生了豐富的心得,然後才來尋求陳述此諸心得的「正規」框架,筆者此一寫作《佛教倫理學》的心路歷程,確乎與一般學者因蘊釀於一門學問久之,而推陳出新以著書立說的情形,截然不同。
也因為寫作的背景如此,所以該書之出,經常會很自然地拈取一些當代關切之議題,例如性解放運動、政治參與、動物倫理或生態哲學,而作佛法觀點的「對話」。它容或欠缺一些「科班出身」的學術規矩,卻多了一重「人間佛教回應普世價值、引領社會思潮」的時代意義。此所以嚴於作學術規範之要求的江燦騰教授,竟還能寬容地稱讚該書。
* * * * * * * * *
從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出版該書迄今,一晃眼已七年有餘,《佛教倫理學》前後已印行三版,五刷,共八千冊(含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與蘇振輝董事長所助印推廣的三千冊)。七年來,筆者不但在輔大宗教系、玄奘宗研所與佛教弘誓學院,開設「佛教倫理學」或「宗教倫理學」課程,而且法界衛視也於兩年前(民國九十年二月二十一日起),將筆者於弘誓台北推廣部的授課內容,全程錄製,用供「法界空中佛學院」作空中教學之節目。此一節目甚得空中聽友之熱烈迴響。
另一方面,由於著作與教學的因緣,無形中在基礎倫理學方面,有了較為嚴謹的學術訓練,筆者由是擺脫了一般「散談」倫理議題的慣例,開始撰寫一些「應用倫理學」的學術論文或短篇時論,議題範疇涵蓋安樂死、器官移植、幹細胞、複製科技、代理孕母,……大都與當代醫療科技之發展有關。
撰寫《佛教倫理學》時,正值暑假。為了讓輔大學生在開學後就能拿到這本教科書,筆者乃於有限的兩個月時間內,閱讀部分與「倫理學」或「基督宗教倫理學」相關的書籍,礙於時間迫促與禁足期間不便外出蒐尋資料的限制,所以參考資料極其有限。此後七年,基於教學的需要,筆者參看了更多相關書籍,並時常將此二學門之中所涉及的議題,拿來用佛法的觀點加以思維。這樣長期下來,教學內容也就跨越了原本在佛學領域建構價值體系的範疇,而多了與「倫理學」或「基督宗教倫理學」作建設性「對話」的色彩;這樣一來,對於原先初步建構的「佛教倫理學」系統,也就有了更精緻、更深刻的細部建構。
前幾年原擬就舊作以重新修訂,但考量到:原書本身已有完整的論述體系(包括基本原理、道德原則、行為主體、三種層級之倫理實踐),若依此一原有章節架構而插入新的議題,反而會導致結構鬆散之病;而且有的議題已無法於原章節中置入,這樣一來,勢必要大費周章,更動章節結構。再者,當時寫作,設定的閱讀對象,以對佛法基礎知識尚不具備的大學生,以及對倫理學完全陌生的佛教讀者為主,所以雖不能完全免於運用專業術語,但也儘量讓詞彙淺白一些,以利讀者理解。現在如果要再添加新的內容,倫理學或戒律學方面的術語難免增多,討論的內容也更為專業,這對初學者是否會可能產生閱讀障礙呢?
於是考慮再三,於去年九月以後,決定保留原書樣貌,讓它成為一本初階入門的「佛教倫理學」教科書,異日改版發行時,再作小幅度的修訂即可;在原書之外,筆者擬另行撰著《佛教規範倫理學》,一方面章節內容自成體系,讀者即使沒看過《佛教倫理學》,也可以直接跳過前書而單獨閱讀它,另一方面,它也可以針對前書而作延續性討論,或作更為周延的分析,成為一部《佛教倫理學》的進階讀物。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筆者開始於相關教學過程中,將蘊釀在胸的點滴思維,向學生作一系統性介紹,好讓新書的內容逐漸浮現輪廓。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十日,應上海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王雷泉所長之邀,於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作專題演講,筆者即選定〈緣起中道——從佛教倫理學到戒律學的思想體系〉作為演講題目;回台之後,又依學生所整理的錄音講記,將其中之半數內容,先行整理成一篇論文,題為〈宗教倫理學的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以基督宗教與佛教為主軸的一個探索〉,作為《佛教規範倫理學》的部分章節,發表於九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台灣哲學學會」之年會上(台北:台大哲學系館),並將全稿交由《法光學壇》先行刊載,以饗教內讀者。至於書稿,則擬於寒假期間完成,並計劃在三月二十九日(慶祝印順導師九秩晉八嵩壽的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研討會之首日),發表這本新書。
* * * * * * * * *
這原是給忙碌的自己一點進度壓力,「強迫」自己能於月餘假日放下萬緣,專力寫作。不料事緣仍然無法全免,寒假期間,先有林建德居士與現代禪就印順導師思想產生論諍,這是師門的一樁大事,使得筆者不得不花費許多時間,關注整件事的發展,並作了一篇較為鄭重而完整的回應。
其後又因二月七日,「慈濟一灘血」事件,證嚴法師遭人誣告之刑庭判決法師無罪,還了法師一個公道,但是當年原住民陳秋吟女士難產送醫遭拒,而在診所地上流了一灘血,身死異鄉的血淚故事,竟然全被翌日的媒體忽略,筆者不忍袖手旁觀此一歷史公案,竟被相關人士顛倒黑白,一筆抹煞,於是協同性廣法師與傳法法師,立刻趕工發出當期(第四十六期)《弘誓電子報》,將《中時晚報》陳世財先生情文並茂的相關報導全文轉載,自己並於翌日親撰〈菩薩行者永世的哀傷〉。為了將這些資料編入,連已編好準備送廠印刷的《弘誓雙月刊》都臨時大幅改版,編校同學空寂、印悅法師,因此而一團忙亂。
即使等著編排本書的學生,眼看月底已到,催稿聲已急促起來了,但在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前夕(二月二十七日),筆者還是應長期為流浪動物而奮鬥的劉威良小姐之邀,趕赴中正機場參加「送流浪狗到德國」記者會,為聲帶慘遭無情割截的大量流浪狗而請命,呼籲政府嚴禁獸醫師施行此一不人道的手術,臨時並應邀寫了一篇〈二二八動物和平宣言〉。前後兩篇拙文,連同該記者會消息〈失聲前的哀號——人有言論自由,我們連發聲都不可?〉,都蒙《自由時報》總主筆劉永昌先生義助,即時刊於「自由廣場」 。
可以想見,這樣「管閒事」下去,撰作計劃如何能不延誤?到頭來吃苦的必然會是最後幾天熬夜趕工編校的學生們!但是這些點滴近事,無私地義助其事的可敬友人,以及默默支援筆者的可愛學生,更讓筆者得以確證本書的部分觀點:心理利己主義(psychological egoism)認定:所有人類的行為都是出自於「自我關懷」(self regarding),倫理利己主義(ethical egoism)則據以進一步認定:每一個人都應該提昇自己的利益,人們有義務做任何有利於己的事。這種「全稱命題」的觀點是偏頗的。世間自有菩薩根性的人,老是為了別人,而把自己的事放在一邊;他們無法忍受別人受苦,而且認定自己「應該為了他人而無條件地犧牲自己的利益」。這些人奉行的正是「利他主義」(altruism)的信念,他們的所做所為,甚至是「超義務」的。
以證嚴法師為例,她於三十六年前(民國五十五年),有感於「一灘血」背後原住民卑微婦女的悲苦無助,而發心創建慈濟志業,至如今已在全球匯聚了四百萬忘己為人、救苦救難的龐大力量。即使為「一灘血」公案,而於近年受到嚴重的誣陷與侮辱,但她本人卻完全釋懷,而且對攻訐她的人士,不但沒有任何責難,言談之中也還是千萬般的「不捨、不忍」。
筆者雖與證嚴法師風格迥異,但同樣地,對人對事老是「不捨、不忍」,而致令本書的撰作計劃嚴重耽擱。直至二月中旬,寒假將近尾聲,方才開始整編(應用倫理學之)舊作,並撰為新篇。而且為了配合美編、校對、印刷,本書勢必要在三月十八日以前竣稿。也因為在如此匆遽的時間內成書,所以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鑒諒,並不吝予指正!
* * * * * * * * *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本書之寫成,除了要感謝倫理學界前人之耕耘,讓筆者坐採豐碩果實之外,應特別感謝印順導師與性廣法師。
印順導師在佛法的思想與制度方面,業已建構了博大精深的「人間佛教」理論,他的研究方法論——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之三法則來研究佛法,更是給予筆者在治學方面的極大啟發。這些都是本書的活水源頭。更精確而言,本書是在導師思想的基礎之上,針對「佛教倫理學」與戒律學而作進一步的闡述。
性廣法師兼通教、觀,原本志在宏闡禪法,撰著禪學專書,卻因不忍見筆者孤軍奮戰,乃暫時擱置了她的「最愛」,義無反顧地投入了護教與護生之行列。近時更是重新「背書包做學生」,進入以「應用倫理學」見長的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而作倫理學之研修。在筆者構思本書之際,她還蒐羅了許多中、西倫理學名著,讓筆者得以減除許多「尋找資料」的時間;而當筆者草擬本書大綱之時,她更提供了許多寶貴意見,讓筆者大幅調整了內容順序。
在此還要感謝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李瑞全所長。經性廣法師推介,筆者拜讀了他的大作《儒家生命倫理學》,該書消化西方現代倫理學,吸收「原則主義」(Principlism)為主的生命倫理學,旁及各種重要的倫理學和生命哲學之要點,會通原則主義所提出的中層原則,再結合並發展中國儒家特有的中層原則,而確立以儒家為中心的(人文主義的)生命倫理學。這整套的理論建構模式,筆者深感興趣,於是按圖索驥,尋出「原則主義」的英文原著,並單就其中所論證的四個最基本的中層原則,用以檢視佛教倫理學,讓筆者在早年所寫「因果律」與「護生觀」的兩大原則之外,進而依「緣起」論以作「自律原則」與「公正原則」方面的深層探索,而於本書之中加強了有關「自由意志」與「分配性公正」問題的論述。
應該一提幾位學界前輩與友人——黃宗樂教授、古登美教授、葉海煙教授、陳德光教授、黃運喜教授,江燦騰教授,媒體友人劉永昌總主筆、梁玉芳小姐與陳世財先生,以及幾位社會友人——前立委林瑞圖先生、教育部范巽綠次長、賴浩敏律師、張章得居士、李元松老師、李重志先生、郭建盟先生,倘若沒有這些風雨故人對筆者的義助,筆者可能不會再有興趣撰寫任何與倫理學相關的論文,遑論本書!
感謝本書美編空寂法師、總司校對的印悅法師,參與校對的慧昭、文玲、惠曼居士,發行本書的彩虹居士,以及承擔起學團生活之運作,而讓我們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從事著作、編校工作的其他學團住眾與義工。感恩長期給予筆者諸多護助的諸位師友,以及與筆者一齊為台灣的社會正義而奮鬥的社會友人!
謹以撰著本書功德,回向可敬、可感的眾位師友,祝願他們身心康泰,福慧增長,並祈
印公導師嵩壽無量,
正法光明長照世間!
九十二年三月六日,于尊悔樓"
"近十餘年來,筆者以一介佛教僧侶的身份,實地從事社會關懷、環境保護、生態保育與動物福利運動,雖歷經困挫而不退,背後支持筆者的,無非是佛教的倫理信念。這些信念,是自己與諸同仁奮鬥下去的巨大力量。
再者,筆者在從事社會關懷與社會批判時,常與一些良心人士及知識菁英會遇。在與他們交換意見時,佛法的思想訓練,讓筆者得以提供一些與世間情見截然不同的豐富觀點。這些良心人士及知識菁英,具備聰穎的思辯能力與敏銳的批判意識,對世界與人生有相當深刻的見地,但偶而針對某種議題,筆者所提供的「佛法觀點」,還是常讓他們有「柳...
目錄
"出版前言/1
自序/5
上篇 理論篇
第一章 緒言/3
第二章 方法學之討論
第一節 哲學進路之學術考量/9
一、順應西方倫理學之寫作體例/9
二、佛教文獻運用之六點考量/11
第二節 理證的層層鋪演——由倫理學到戒律學/16
第三節 教證的揀擇——面對密續思想與宗派特見/20
第四節 相互矛盾的教證舉隅:自殺/22
第五節 機教不相扣的教證舉隅:不見世間過/25
第三章 佛教規範倫理學之定義與範疇
第一節 倫理學述要/29
一、定義與範疇/29
二、內涵與分類/31
(一)「實然倫理」與「應然倫理」/31
(二)「規範倫理學」與「後設倫理學」/33
第二節 宗教、倫理與宗教倫理學/35
第四章 緣起
││佛教規範倫理學的基本原理
第一節 定義與內涵/39
第二節 排除論證之一:無因論/41
第三節 排除論證之二:自生、他生與共生論/45
第四節 排除論證之三:本體論/47
第五章 因果律與護生觀
││緣起論的道德原則
第一節 從「實然」法則到「應然」規範/51
第二節 因果論的兩種迷思/52
一、迷思之一:「一即一切」論/53
(一)「一生一切」與「一即一切」/53
(二)案例:「依十人得戒」與「依一神得救」/54
二、迷思之二:單線因果的宿命論/59
第三節 正確的因果觀:離於二邊,說於中道/63
一、相對的選擇自由/63
二、因果律的無限可塑性/67
第四節 「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73
第五節 因材施教的「利己之道」/76
第六節 無我與利他的深層探索/82
第七節 護生:緣起論的必然開展/84
一、自通之法/85
二、緣起法相的相關性/89
三、緣起法性的平等性/91
第六章 中道
││佛教規範倫理學的實踐綱領
第一節 「中道」之定義與內涵/95
附錄:「緣起中道」正義/98
第二節 「中道」之對治意義/104
一、對治「不及」——懦弱與騎牆的通病/104
二、對治「太過」——排除異己或思想蹈空的通病/106
第三節 質疑與回應/107
一、如何看待倫理相對主義或真理多元論?/107
二、如何「無私」以洞燭中道?/113
三、以「如來藏」為基本原理,是否更為直捷了當?/115
第四節 中道論、義務論與目的論/119
第五節 行為主體的品格因素/124
第六節 緣起論者的人格特質/129
第七章 從佛教倫理學到戒律學
——價值判斷與律法位階
第一節 佛教戒律的法哲學/133
一、契應中道的行為規範/133
二、中層原則的倫理探討/138
三、公正原則下的僧團制度與淨土理想/141
第二節 僧伽毘尼的法理學/147
一、制戒的目的/148
二、戒法的淵源與分類/150
三、戒法的效力/151
四、戒法的適用/151
五、戒法的制訂/152
六、戒法的實施/154
七、戒律的解釋/156
八、戒律的監督/157
第三節 戒律學的立法原理/157
一、立法權責/158
二、立法程序/160
三、制戒原理/164
四、隨宜修法之必要性/167
(一)摩訶迦葉與律學發展/167
(二)嚴重違憲的「八敬法」/174
(三)教條主義的四大盲點/177
第八章 與基督宗教法哲學的對話
——從基本原理、中層原則到法規判例
第一節 三大主題之宗教對話/181
第二節 基督宗教倫理學之內在理路/185
第三節 結語/189
下篇 應用篇
第九章 從佛教倫理學看器官移植問題
第一節 緒論/193
第二節 淨土宗的看法/195
第三節 生死分際的判定
——阿陀那識執受根身/197
第四節 異象釋疑/204
第五節 綜述其他倫理爭議/211
一、爭議之一——腦死/211
二、爭議之二——器官商品化/214
三、爭議之三——活用胎兒組織/215
四、爭議之四——基因工程的偏鋒/216
五、爭議之五——動物實驗的罪惡/218
第六節 結論/219
第十章 「代理孕母」的佛法觀點
——貪瞋癡眾生的角力場
第一節 「緣起」——檢視「代理孕母」的起點/223
第二節 「後有愛」——生育的渴望/224
第三節 隱性的「男方血統純粹論」/226
第四節 子宮商品化——女性苦難的加劇/227
第五節 「精簡多產」——殺生之惡/228
第六節 貪瞋癡眾生的角力場/229
第十一章 人類幹細胞研究來源的倫理爭議
——一個佛法向度的倫理探索
第一節 前言/231
第二節 人類幹細胞之種類與來源/233
一、幹細胞依其功能可大分為三/233
(一)全能性幹細胞/234
(二)多能性幹細胞/234
(三)特定功能幹細胞/235
二、幹細胞的種類有三/235
(一)ES細胞——胚胎幹細胞/235
(二)EG細胞——胚胎生殖細胞/235
(三)體細胞核轉植/236
(四)成人幹細胞/237
第三節 人類幹細胞的應用領域/237
第四節 胚胎幹細胞以外的其他幹細胞來源/238
第五節 幹細胞來源的倫理爭議/241
一、胚胎是不是「人」?/243
(一)神學觀點/243
(二)義務論(deontology)觀點/246
(三)目的論(teleology)觀點/247
(四)科學界的一般看法/247
二、胚胎生命的「始點」與促成一期生命的因緣/248
三、胚胎生命的內在價值/253
四、「緣起中道」的行動哲學/255
第六節 結論/258
第十二章 佛法的生死觀
——安樂死論議三則
前言/261
第一節 安樂死應否合法? /262
一、兩造各執「人道」理由/262
二、反對自殺的教證/263
三、反對自殺的理由/263
四、慎用「業果報」原理/264
五、生命價值宜放優位/265
六、結論:因同情而緘默/266
第二節 「自然死」與「安樂死」/267
一、生物醫學倫理四項原則之檢證/267
二、自我終結的後遺症/269
第三節 動物「安樂死」的迷思/270
第十三章 「廢除死刑」的佛法觀點
第一節 前言/275
第二節 贊同廢除死刑的理由/276
第三節 反對廢除死刑的理由/278
第四節 兩段佛典故事的啟發/282
一、琉璃王屠城/283
二、長壽王本生/285
第五節 從佛法觀點看待死刑/287
第六節 結語/290
第十四章 婚姻、通姦、性解放
第一節 「通姦除罪化」面面觀/293
第二節 通姦除罪化與婚姻穩定性
——一個非道德性角度的分析/296
第三節 情欲解放,怎麼解放?
——節欲、縱欲與離欲/299
第十五章 環境權與動物權
——「人權」觀念的延展與「護生」信念的回應
第一節 「人權」:人類文明的一大跨越/305
第二節 「環境權」與「動物權」:另一大步正待跨越/308
第三節 「環境權」:由實務需要到法律訴求/311
第四節 有關「動物權」理論的辯證/316
第五節 結語:回應「人權」主張/323
第十六章 佛教護生哲學對狩獵問題之評議
第一節 開放原住民狩獵的深層「文化」爭議/325
第二節 「生活」面向的狩獵問題/328
參考資料/333"
"出版前言/1
自序/5
上篇 理論篇
第一章 緒言/3
第二章 方法學之討論
第一節 哲學進路之學術考量/9
一、順應西方倫理學之寫作體例/9
二、佛教文獻運用之六點考量/11
第二節 理證的層層鋪演——由倫理學到戒律學/16
第三節 教證的揀擇——面對密續思想與宗派特見/20
第四節 相互矛盾的教證舉隅:自殺/22
第五節 機教不相扣的教證舉隅:不見世間過/25
第三章 佛教規範倫理學之定義與範疇
第一節 倫理學述要/29
一、定義與範疇/29
二、內涵與分類/31
(一)「實然倫理」與「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