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
教科書都說他們野蠻殘暴、毀壞中華文明!
但事實上,他們才是橫跨歐亞大陸的文明創造者──
結合地圖+年表+史料,96篇遊牧民歷史主題的權威研究
首部以中央歐亞為舞台,全面記錄兩千年草原文明變遷
教學與研究必備──第一本全彩圖解中央歐亞史!
=======================
【市面唯一!結合中亞史、中國史、世界史,教學與研究必備!】
◆台灣首部──中央歐亞史主題的全彩地圖集
◆深入淺出──介紹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方的遊牧民族二千年史
◆打破中國中心看歷史──教科書的「反派角色」成為世界舞台的主角
◆引進韓國史學家視角──借鏡韓國對歷史教育推廣的重視
=======================
【以騎馬遊牧民為主角,翻轉你對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認識!】
•匈奴帝國與漢帝國一北一南抗衡,不是個只懂騎馬打仗的國家!
匈奴帝國並不完全依賴遊牧生活,也包括了為數不少的農耕民,是一個同時與中國文化、歐亞大陸西部文化有著密切接觸的草原政權。
•「五胡十六國」與「南北朝」被中國史書歸類為國家分裂的時代,說法不準確!
這種說法呈現了中國史書以中國史為本位的問題,立場偏頗。事實上,在四到六世紀中央歐亞整個區域、包含遊牧民族的民族大遷徙時代,漢人的勢力縮小到淮水以南,而中央歐亞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則從蒙古草原擴大到中國北方一帶。
•東突厥歸降、設立羈縻體制,唐太宗「胡越一家」的心意只是一場騙局!
「羈縻」原指控制牛和馬的繩子,羈縻體制可視為唐太宗主動統合、支配異族的的手段。而被稱為「突厥降戶」的人超過一百萬,就管束在「羈縻」體制下,實與「胡越一家」的說法有所出入。
•與中國歷代王朝有所接觸的遊牧民族並不全以漢化為目標!
女真的金世宗就反對女真社會過分漢化,曾積極推動女真本位主義的相關政策,例如為了恢復女真人固有的精神與風氣,每年舉行狩獵活動、透過熟悉軍事技術來加強尚武精神。
•「世界」這個超脫居住區域或文明範圍的概念,就誕生於蒙古治世!
西元十三到十四世紀,以蒙古治世和大旅行時代為背景,成就了空前絕後的文化大交流,世界地圖的出現、世界地理和世界史相關的書籍也相繼出版。而這現象與忽必烈統治時代推進國際貿易事業、蒙古帝國的地圖繪製相應擴展有關。
=======================
【透過全彩圖解地圖與年表,深入淺出重現草原文明演變!】
多年來我們一直都是以所謂的中國中心看歷史,從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到女真與蒙古,都只是中國史舞台的配角。如今終於有一本以遊牧民為歷史主角、以中央歐亞為地理中心的的歷史敘述,原本的西域、新疆,如今站在歷史地理的中心,傳統教科書的地理中心(西安、洛陽、北京)反而變成了邊陲。
所謂的「中央歐亞」——「亞細亞的中央」雖然是一個地理上的用語,但同時也包含了歷史、文化的概念,若是要用一句話描述中央歐亞的特徵,「遊牧─綠洲文化圈」就是最適當的定義。中央歐亞草原既是絲路的中心區域,同時也是巨大遊牧帝國的故鄉,因此對周邊的文明影響深遠,成為歷史上不容忽視的重要文化圈。
本書作者金浩東是韓國中亞學會會長、也是全球知名的中央歐亞史專家,著述甚豐,本書是他第一次面向一般讀者書寫的歷史普及作品。事實上,單純用漢文史料,無法呈現中央歐亞的真實圖景,因此金浩東廣泛利用突厥、滿、波斯、漢、英、土、俄以及德、日等語言資料,勾勒出中央歐亞的政權、國家間此消彼長和最後轉化政體的歷史。
本書研究範圍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方,從西元前分布歐亞大陸東西方的斯基泰人和匈奴人寫起,一直寫到19世紀中後期、中央歐亞世界被兩大強權(清、俄羅斯)納入勢力範圍為止。全書結構分成五大章、共96個研究主題,言簡意賅,涵括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並以地圖、年表、史料圖片呈現中央歐亞史的豐富文明。
作者簡介:
‧金浩東(Kim Ho Dong)
韓國著名歷史學家,1986年獲哈佛大學內陸亞洲史博士學位,曾任教德國慕尼黑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現任教於韓國首爾大學。曾於2003年至2006年擔任中亞研究學會會長,2007年起擔任韓國中央歐亞研究所所長。
金浩東研究範圍包括中亞史、遊牧民族史,近年重點研究蒙古帝國史,尤其關注13世紀初期蒙古帝國誕生的背景、征服戰爭的方式與統治體系的建立等問題。金浩東通曉波斯語、蒙古語,充分利用東亞、西亞與歐洲各種史料,試圖克服以往研究視角的局限,復原曾統治歐亞大陸的世界性大國——蒙古帝國的整體歷史圖像。
主要著作包括:《近代中亞的革命與挫折》、《東方基督教與東西文明》、《中國的聖戰》、《蒙古帝國與高麗》、《中亞歷史與文化》(合編)等;除了將許多研究中亞史、蒙元史不可缺少的第一手史料譯為韓文,也翻譯不少中亞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如:哈扎諾夫《遊牧社會的結構》、拉希納斯基《成吉思汗》、格魯塞《草原帝國史》等。
譯者簡介:
鄒宜姮
文藻外語大學二技英文系畢、韓國延世大學歐洲區域研究所結業。現旅居韓國。
【出版社公告:本出版著作除原譯者翻譯,亦經由眾專業人士校譯、審訂,合多人之力完成。】
章節試閱
Part 3_征服王朝與蒙古帝國
民族遷徙從西元十世紀起再次啟動,期間經歷了蒙古帝國的興起和瓦解,最後於十四世紀結束。而在蒙古帝國建立之前,中國史上就已經出現以「征服王朝」之名而廣為人知的契丹(遼)和女真(金)政權。對於這些統治中國北部的政權,本章首先分析它們各自的特徵,進而講述蒙古帝國的歷史。蒙古人憑藉什麼力量而建立起史上面積最為廣大的帝國,這確實值得探究──蒙古帝國的領土除了中央歐亞的草原之外,更包括東亞、西亞、俄羅斯以及黑海北部。
但是過於廣大的帝國領土,以及發生在成吉思汗家族內部的對立與戰爭,使得蒙古帝國逐漸喪失初期的統合性,分解成幾個政治獨立性較強的「Ulus」(兀魯思),也就是可汗(大元)兀魯思以及位於其西邊的三大兀魯思。儘管目前的一般看法是它們屬於從單一帝國分離出的獨立國家,但本書認為蒙古帝國始終維持著相當程度的政治統合性。正如「Pax Mongolica」(蒙古治世)這一詞彙所指稱的,統合中央歐亞廣闊區域的蒙古帝國,在促進這一時期的文明交流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事實背後的歷史意義是不能忽視的。
◎大事年表:(注:粗體字為非漢政體的重要記事)
907年
契丹建國
918年
高麗建國
936年
契丹占據燕雲十六州
960年
北宋建國
1077年
花剌子模王國建立
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女真國家
1127年
靖康之變,南宋建國
1206年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
1229年
窩闊台即位
1258年
蒙古軍攻陷巴格達,阿拔斯王朝滅亡
1260年
忽必烈即位
1271年
馬可波羅開始東方旅行
1274年
第一次日本遠征
1276年
南宋滅亡
1280年
蒙古將高麗設為征東行省
1294年
忽必烈逝世
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
◎契丹帝國的登場
(西元906年~960年)
西元十世紀初,生活在西拉木倫河和遼河流域的遊牧民族契丹人建立了國家,雖然它的名字用漢字標示為「契丹」,在韓文中讀為「Keuran」或「Keoran」,但原本的發音其實是「Qitan」或「Qitay」。他們建立的帝國在漢字史料中被稱為「遼」,看起來和中國的其他王朝差不多;但目前為止所發現的契丹文史料中,並沒有他們稱自己的國家為「遼」的記錄,反而是繼續使用著「Qitan」這個名字。就像後來的蒙古帝國在中國被稱為「(大)元」那樣,「遼」這一國號也只是為了漢字使用者而編造的名稱。
契丹帝國的開國者是耶律阿保機,耶律是他所屬氏族的名稱,阿保機則是他本人的名字。根據《遼史》記載,阿保機在西元九○七年以天皇帝之名即位,這個稱呼就是契丹文當中的「撐犁可汗」。在他之前,契丹的首領們大多被稱為「可汗」,例如阿保機即位在中國的記錄裡被稱為「太祖受可汗之禪」,而這個時期的契丹可汗在任期屆滿後會發生權力交替。但是,耶律阿保機打破了長久以來的部落首領有限任期制,成功建立了單一的最高政治權力。首先,阿保機讓自己被指派為「夷離堇」一職,透過軍事遠征成功收服周邊部落;第二,他建立了供漢人居住的「漢城」,為自己的集權統治打下經濟基礎。當時居住在漢城的漢人大多數是流亡者或俘虜,而前往漢城的僧侶人數也達一千名左右,也有大規模的「鹽鐵貿易」──也就是說,漢城是阿保機所建設、位於契丹境內的經濟特區。
以這樣的軍事成就和經濟實力為基礎,阿保機又從契丹各部落選出兩千多名勇猛之士,設立皮室軍(又稱「腹心部」);另外也採用漢人、渤海人和其他非契丹出身的士兵,組成數萬名的「屬珊軍」,強化自身的君主權力。
完成對內部的整合後,耶律阿保機開始積極對外發動遠征,而西元十世紀初、唐帝國瓦解後的分裂局面,是他取得成功的最佳保障。阿保機在西元九二四年進到蒙古草原,越過窩魯朵八里,攻擊哈密北方的巴里坤(蒲類海),之後進攻鄂爾多斯的吐谷渾和党項。結束漠北遠征後,阿保機又在西元九二五年到九二六年,下令遠征渤海。這趟遠征就連皇后、皇太子等人也一同跟隨,陣仗十分浩大。渤海國幾乎沒有人可以抵抗契丹軍,他們幾次向忽汗城派出使者,等待城中的人投降。渤海投降後,阿保機在渤海故地設立了東丹國,封他的長子為東丹國王,而阿保機在折返的途中病死,之後繼位的是耶律德光(遼太宗)。
西元九三六年即後唐時期,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舉旗反叛,並且請求契丹的援助。遼太宗派遣軍隊進入洛陽城,攻滅後唐,協助石敬瑭成立後晉。因此契丹接收了長城以南的燕雲十六州,並和後晉建立軍事聯盟,每年獲得金帛三十萬兩,大筆來自南方的資源穩固了契丹帝國的基礎。
◎年表:
907年
唐滅亡,耶律阿保機建契丹國
920年
創建契丹文字
923年
後唐建國
924年
契丹攻入巴里坤
926年
契丹滅渤海
936年
契丹助石敬瑭建立後晉,接收燕雲十六州
946年
後晉滅亡
960年
宋建國
◎契丹帝國的體制
(西元906年~960年)
《遼史》的〈地理志〉以「東部臨海、西部接有金山和流沙、北部有臚朐河、南部有白溝,範圍達萬里之廣」來描述契丹帝國的疆域。也就是說,西邊以阿爾泰山脈和塔克拉瑪干沙漠為起始點,東邊延伸至日本海沿岸,從北邊的克魯倫河,往南延伸到位於現今的北京市以南的河北白溝鎮為止,範圍非常廣闊。契丹的疆域以遼河流域為中心,包含了滿洲、蒙古高原還有中國北部的一部分,自然環境相當多樣化。而這也意味著,契丹人要管理、統治著介於遊牧和農耕生活之間、進行各式各樣經濟活動的各種居民。以部落為單位生活的契丹人約有七十五萬人到一百萬人之間,加上二百四十萬漢人、四十五萬渤海人等,組成約三百萬的契丹國家。
為了連接散落在契丹廣大領土上的都市和要塞,必須建立並維持高效率的訊息傳遞系統,方法就是憑牌照使用驛站的制度(其後蒙古帝國也沿用這一方法),商務是每天五百里(合兩百八十公里、一里等於五百六十公尺)的速度,急件則是每天七百里(合三百九十二公里)的速度。契丹帝國的核心區域是所謂的「五京六府」,包括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和興中府,其中的西京大同府和中京大定府是在草原中央建立的新城市,大部分居民屬於強制遷徙的漢人和渤海人。與此同時,又建立起包括一百五十六州、軍、城市和三百零九個縣,五十三個部落和六十個附屬國在內的地方編制。
為了有效率的統治遊牧民和農耕民,契丹國家分別設立了北面院和南面院。雖然這種「雙重組織」的型態從耶律阿保機時代已經出現,但到了遼聖宗時期(西元九八二年~一○三一年)才正式確立。南面院的制度跟過去的漢人王朝相同,設有三省六部;北面院則設立了負責軍事問題的大于越府、負責部落行政的宰相府、主管刑政監獄的夷離畢院、負責禮儀的敵烈麻都司、文書行政的大林牙院,諸如此類使用契丹名稱的管制單位。
契丹一方面維持著遊牧民的原有部落制度,一方面將農耕民編置入州、縣,當時的州、縣除了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之外,也有隸屬於「斡耳朵」(宮衛)或「投下」的地區。「投下」指的是被契丹貴族征服的區域中,以封邑的方式將村落和居民分發給軍事貴族。日後蒙古帝國時期的「投下」也是相同意思,但是領主並非親自統治下屬的州、軍,而是由中央分派節度使管理,並從賦稅中撥出一部分作為領主的收入。至於隸屬於「斡耳朵」的州、縣,是為了維持君主和他們的夫人生活所需的財政,而特別設立。斡耳朵隨著時代的變遷,數量持續增加到十二宮衛、一王府,但在遼聖宗之後,便因重新隸屬於中央而縮減規模。
為了確保所需物資,契丹王國十分積極地推動對外貿易,除了北宋之外,也和高昌(吐魯番)、龜車(龜茲)、于闐(和闐)等國家,透過互遣使臣來維持官方貿易,另外也在邊境的「榷場」設立互市,允許民間貿易。在中亞定居之後,積極地透過絲路進行國際貿易的回鶻人,也在契丹王國境內活動,上京的回鶻營就是他們設立的根據地之一。
◎年表:
907年
契丹建國
918年
開始京城建設
920年
創建契丹文字
923年
後唐建國
924年
契丹攻入巴里坤
926年
契丹滅渤海國
936年
契丹支援石敬瑭建立後晉,接收燕雲十六州
946年
後晉滅亡
960年
北宋建國
◎女真的出現與金的建立
(西元1113年~1142年)
在中國統治之下以「東三省」廣為人知的滿洲地區,地理上其實屬於三個不同的區域:西南部的遼河中下游流域是肥沃的農作區、西部的興安嶺山脈東麓是草原、而東部和東北部是以長白山脈和張廣才嶺等為主的山林地。這些區域的住民組成和經濟結構的差異也非常大:西南部農耕地區很早就有漢人移住,總人口較多;反觀西部草原地區,則以契丹、室韋、奚等蒙古系遊牧民為主;東北部的山林地區則是扶餘、靺鞨、挹婁、肅慎等通古斯系狩獵民的聚居地,女真就屬於最後這一種,他們是靺鞨的後裔。
在北魏末期到隋唐初期的這段期間,人們就已經知道靺鞨的存在,西元八世紀渤海建國之際,東北方出現了名為黑水靺鞨的強大勢力,他們在西元十世紀初、渤海滅亡後南下,並開始用「Jurchen」代替原本的靺鞨,用漢字表示的話,就是「朱里真」或「女真」。其中完顏部的阿骨打建立了名為「金」的國家,他們所居住的松花江支流按出虎水流域,在女真語中就是「金」的意思。
女真人一開始從事的經濟活動非常原始,根據《舊唐書.靺鞨傳》所載,他們在夏天的時候過著移動放牧的生活,冬天的時候便挖地穴居。渤海國瓦解之後,他們便移居到氣候較溫和的區域,使用鐵製農具和牛耕作,開始成為定居民。另外,透過跟契丹和高麗等國家的交流,女真人也接收到較先進的文化、文明程度加深,這些變化也記錄在女真人的傳說中。記錄阿骨打先祖事蹟的《金史》中,一開始有提到阿骨打這號人物的祖先,本來居住在「高麗」,這類的傳說也出現在其他文獻中,所以不大可能是完全架空的故事。這裡所說的「高麗」指的就是歷史上的「高句麗」,因此可以確認在當時滿洲的住民中,高句麗國家具有相當大的政治魅力。
女真人不只透過販賣毛皮、猛禽海東青等山林地區的特產品獲取經濟利益,同時也通過草原區域的遊牧民大量進口馬匹,打下了強大軍事實力的基礎。在女真壯大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要和契丹發生衝突,例如女真在邊境市場所處的寧江州積極進行珍珠、人參、松實、蜜蠟等物品的交易,契丹人用「打女真」一詞汙辱他們的貿易活動,加上發生了女真首領阿疏逃亡到契丹的事件,於是阿骨打便在西元一一一四年帶領軍隊攻擊寧江州。令人意外的是,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女真人大獲全勝,西元一一一五年阿骨打即皇帝位,並頒布國號為金。隔年他征服遼東,並在西元一一二五年活捉天祚皇帝,滅了契丹國。
之後繼位的是阿骨打的弟弟吳乞買(金太宗),太宗即位後立即進攻北宋,並在西元一一二六年攻下首都開封,俘虜了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是為「靖康之變」,宋的皇室成員和貴族則往南逃,成立了南宋政權。但是金國並沒有停止對宋的軍事威脅,金熙宗在位的西元一一四二年,簽訂了「皇統和議」,以淮水作為兩國的邊界線,南宋每年要向金國進貢二十五萬兩白銀和二十五萬匹綢緞,這比西元一○○五年北宋和契丹簽訂的「澶淵之盟」更顯示出北方政權的強勢地位,而這也為金的征服王朝統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年表:
1113年
完顏阿骨打成為女真部族聯盟的首領
1114年
在與契丹的寧江州之戰中勝利,制定「猛安謀克制」
1115年
完顏阿骨打成為金開國皇帝
1122年
女真占領契丹的中京、西京和南京
1123年
金太宗即位
1125年
契丹滅亡
1127年
北宋滅亡、南宋建立
1142年
和南宋簽訂「皇統和議」
Part 3_征服王朝與蒙古帝國
民族遷徙從西元十世紀起再次啟動,期間經歷了蒙古帝國的興起和瓦解,最後於十四世紀結束。而在蒙古帝國建立之前,中國史上就已經出現以「征服王朝」之名而廣為人知的契丹(遼)和女真(金)政權。對於這些統治中國北部的政權,本章首先分析它們各自的特徵,進而講述蒙古帝國的歷史。蒙古人憑藉什麼力量而建立起史上面積最為廣大的帝國,這確實值得探究──蒙古帝國的領土除了中央歐亞的草原之外,更包括東亞、西亞、俄羅斯以及黑海北部。
但是過於廣大的帝國領土,以及發生在成吉思汗家族內部的對立與戰爭,使...
目錄
◎作者序
【前 言】
中央歐亞:用語和概念/草原和沙漠/遊牧和家畜/遊牧民的社會和國家/綠洲和定居民
【PART 1】古代遊牧國家
印歐語族的遷徙/遊牧民族的出現/斯基泰人的出現和起源/大流士遠征斯基泰/斯基泰國家的發展/動物符號的特徵和分布/匈奴的起源/匈奴帝國的發展/匈奴帝國的國家體制/匈奴社會和文化/月氏西遷/漢匈戰爭/張騫與絲路/匈奴帝國和中亞/漢帝國和中亞/中亞的城邦/匈奴、漢確立朝貢關係/匈奴帝國的分裂與南匈奴建國/北匈奴西遷與匈人/鮮卑族的出現與活躍/民族大遷徙時代/柔然——功業未竟的遊牧帝國/貴霜、寄多羅、嚈噠/二至五世紀的中亞城邦/國際商人的出現/佛教的擴散
【PART 2】突厥系民族的活動
突厥帝國的出現/突厥帝國與西方世界/突厥帝國的崩潰與唐帝國的統治/唐朝進軍突厥斯坦/突厥第二帝國的建立/古代突厥文字與碑文/粟特商人的活動/吐蕃崛起/阿拉伯勢力東進/怛羅斯戰役/粟特人的城市生活/回鶻帝國的出現/安史之亂與回鶻的介入/草原上綻放的定居文化/回鶻帝國的崩潰/甘州回鶻/天山回鶻/喀喇汗國
【PART 3】征服王朝與蒙古帝國
契丹王國的出現/契丹帝國的體制/女真的出現與金的建立/女真帝國的統治體制/喀喇契丹(西遼)/歐亞大陸西部的征服王朝/蒙古族集團的遷徙/蒙古帝國誕生前夜/成吉思汗統一與對外遠征/征服世界之戰/拖雷家族掌權/忽必烈集權/激烈的內鬥/內亂的結束與大團結/蒙古帝國的統合與延續/大元兀魯思的體制/大元兀魯思的政治發展/察合台兀魯思/朮赤兀魯思/旭烈兀兀魯思/蒙古帝國和高麗/蒙古治世/大旅行時代/對世界的新認知/世界帝國的崩壞
【PART 4】後蒙古帝國時代
明初的蒙古與中國/蒙兀兒汗國的成立與發展/帖木兒的崛起與征戰/帖木兒的後裔們/帖木兒帝國的文化/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的登場/中亞諸汗國/衛拉特的登場/達延汗的統一/俺答汗的霸業/後期蒙兀兒汗國/東突厥斯坦與納格什班迪耶教團/藏傳佛教的擴散
【PART 5】遊牧國家的衰退
滿洲的興起與蒙古/俄羅斯東進/俄羅斯與清帝國的外交關係/噶爾丹與康熙帝/圍繞著西藏的角逐/最後的遊牧國家——準噶爾/哈薩克的降服/準噶爾的滅亡/蒙古遊牧社會的變質/清帝國統治新疆/清帝國統治蒙古/統治新疆的弱點與「聖戰」/阿古柏政權/俄羅斯占領中亞
【後 記】
蘇維埃革命與中亞/蒙古社會主義革命與發展/中國共產黨收納新疆/西藏的命運/當代的中央歐亞
◎插圖出處
◎參考文獻
◎作者序
【前 言】
中央歐亞:用語和概念/草原和沙漠/遊牧和家畜/遊牧民的社會和國家/綠洲和定居民
【PART 1】古代遊牧國家
印歐語族的遷徙/遊牧民族的出現/斯基泰人的出現和起源/大流士遠征斯基泰/斯基泰國家的發展/動物符號的特徵和分布/匈奴的起源/匈奴帝國的發展/匈奴帝國的國家體制/匈奴社會和文化/月氏西遷/漢匈戰爭/張騫與絲路/匈奴帝國和中亞/漢帝國和中亞/中亞的城邦/匈奴、漢確立朝貢關係/匈奴帝國的分裂與南匈奴建國/北匈奴西遷與匈人/鮮卑族的出現與活躍/民族大遷徙時代/柔然——功業未竟的遊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