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河洛話應該怎麼寫?怎麼說?
河洛話是古漢語,音韻優美、文化底蘊深厚,
只要學會河洛話,閱讀、理解古文更加容易!
本書將常用的河洛話以「古字與古音」、「典故」、「字義」、「會意、轉注、假借、形聲」、「尊音與卑音;正、反義音」、「避諱音」、「主動與他動」、「兩字讀一音、一字讀兩音」、「草、木、蟲、魚、鳥、獸」、「避實就虛音」、「常用語末助詞」、「疊韻:雙聲連語、三聲連語、四聲連語」、「古文導讀」分為十三卷。
不僅解釋意義,還將各種經常被誤用的字詞指正,並輔以發音、例句、典故說明,深入淺出、輕鬆有趣,將河洛話典雅巧妙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另附索引,方便查閱,是學習河洛話的實用工具書。
◆全書架構
卷一 古字與古音篇:本篇旨在說明河洛話、台語之古老,以及確認它就是古漢語!
卷二 典故篇:不識「典故」,就寫不出正確的河洛話、台語文!本篇說明「典故」在河洛話、台語正確書寫的重要性。
卷三 字義篇:本篇從漢字的原本定義來解說古漢語、河洛話、台語,怎麼寫才正確。
卷四 會意、轉注、假借、形聲篇:漢語在漢學上有「古音」與「今音」之分。本篇主要說明台語一字多音現象。
卷五 尊音與卑音;正、反義音篇:古漢語同一字有尊、卑之分,亦有正、反義之分。不識古漢語字分尊、卑音,與正、反義音,就容易誤寫河洛話、台語!
卷六 避諱音篇:古時,遇君、父之名,在語言或書寫上皆避之,謂之避諱。
卷七 主動與他動篇:本篇主要說明何謂主動音、何謂他動音,而不是如報章雜誌所寫的怪字。
卷八 兩字讀一音、一字讀兩音篇:語言有緩有急,急讀時,常會兩字縮讀成一音。然而,有時為求聽者更容易明白,也會有一字讀兩音現象。
卷九 草、木、蟲、魚、鳥、獸篇:草、木、蟲、魚、鳥、獸,古漢語均有其固定辭彙,報章雜誌不明就裡,經常胡亂尋類音字套用。
卷十 避實就虛音篇:古漢語為了避諱、急讀或其他原因,而常有「雙字詞」只唸第一字音現象。這「雙字詞」主詞是在第二字,第一字是副詞,謂之「避實就虛音」。
卷十一 常用語末助詞篇:常用語末助詞:歟、之、乎、者、也、焉、矣、耳,至今台語、河洛話與祖先一樣,都經常在使用。
卷十二 疊韻篇:雙聲連語、三聲連語、四聲連語:古漢語每一單字,自有其完整意義,如果單一字不足以詳述所欲表達之意,會加上同字、義近之字、義更強或更弱之字,而多加一字、二字或三字來加強表達。
卷十三 古文導讀篇:本篇引用《詩經》五篇文章,以及《孟子‧滕文公篇》孟子對許行所說的一段話語,全文用河洛話、台語導讀。
作者簡介:
黃俊益
南投縣埔里鎮人
一九四九年生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畢
作者幼時與祖父生活於三合院中,常對祖父吟詠漢詩時與講話時,同一字發不同音感到迷惑不解。及長,得閱各類版本古籍,始悟其中緣由。本書即是作者對古漢語、河洛話一字多音現象的綜合解答。
FB粉絲專頁:河洛語-台語正解
作者序
導讀 歷史上,河洛話有四大劫難
河洛話如前述,本是一字多音,但傳承至今卻變成講話音與讀音不盡相同?何以如此,要回歸歷史,歷史上河洛話曾遭受四大劫難,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
一、第一次劫難:五胡亂華、晉室東遷,漢語從一字多音簡化成一字一音。
河洛話自周、秦、兩漢、魏、晉一脈相傳,與古羅馬帝國立國千年皆用拉丁語一樣,首都住民或士大夫階級皆用河洛話溝通及書寫(偏遠地區自有方言存在,像羅馬帝國時期官方用拉丁語,地方百姓用德語、法語、英語等)。
直至晉朝末年,八王之亂,晉室王朝互相殘殺,北方遊牧民族趁隙入侵,攻陷皇都洛陽,累積千年之古文物,焚毀一空。北方漢人百姓,十室九空,幾乎被屠戮殆盡,遂有東晉衣冠南遷。所謂衣冠南遷,是把整個漢族典籍、制度、生活習慣、老弱婦孺全部南移。按當時留在北方、於北齊政權為官的漢人學者顏之推記載,整個北方士大夫以上階級,已經都不會講河洛話,而一般百姓亦競相學習鮮卑話(西伯利亞語)。顏之推能用河洛話對話的對象,只剩少數北方販夫走卒及南方士大夫階級。歷史是何等諷刺,今日台灣能用河洛話流暢對話亦只剩台灣南部年齡較長的農人、工人與攤販了!北部的公務員學者、學生及小民,大都不能講出流利的河洛話了!
南北朝對峙了一百七十多年,終於被唐朝所統一。唐朝開國君主,是帶有一點胡人血統的北方漢人,河洛話功力不深,便採用了簡化了的河洛話今音(一字一音,簡化的古音),作為當時的官方標準語文,並以之開科舉士,攏絡當時的讀書人。唐太宗曾得意地說:「從此,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意指他提倡今音,並請學者編韻書,作為任官、考試的標準。
二、第二次劫難:元滅宋,漢語從七音簡化成四音。
歷史家有一共同結論,漢族歷周、秦、漢、晉、唐、宋所創造的燦爛輝煌文明,至宋覆亡於元後已不復見,所謂「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確是中肯之論。
南宋在崖山海戰之前,已持續獨立對抗蒙古鐵騎近五十年。北方凡被蒙古軍攻破之城市,幾乎全被屠城,不見宋人蹤跡。崖山敗戰,隨最後一任宋帝投海自盡的士大夫、軍、民逾十萬之眾,傳承兩千多年的漢文明亦隨之消失殆盡,例如:宋代一般家庭必備的四大生活情調:1. 奉茶。2. 插花。3. 掛畫。4. 薰香。如今只能在日本家庭的居家生活中看到。
歷史家有言:「唐、宋文化在日本,明朝文化在韓國。」要體會唐詩、宋詞所描述建築、景致、生活情調等細節,可以到日本京都去漫遊;想看明朝的衣冠、制度則可到韓國民俗村去走走。
唐、宋時僧人皆著緇衣(黑衣),今日本僧人亦穿緇衣。日本茶道,與宋朝每個家庭的奉茶禮儀也幾乎相同;台灣人招待客人亦說「奉茶」,只是遺失了儀式。而北胡語竟說「喝茶」,「喝」是大呼小叫之意,與「飲」字無關。日本人不同季節、場合會在客廳插花、掛畫,此習俗來自唐、宋。如今在中國已經蕩然無存,而台灣尚有些保留。
「寧為玉碎恥瓦全」的漢文化特有氣節,在宋亡後頓然全滅。元、明、清三代,社會風氣丕變,為求利祿,奴顏卑膝、巴結逢迎,庶民買賣偷斤減兩,官民做事推諉塞責,人際交往缺乏誠信。
元朝因是蒙古人統治,今音亦逐漸變調!由七音逐漸轉為四音。
三、第三次劫難:明朝倡導八股文,束縛學子思想。清朝興文字獄,篡改古書(變更字形、增刪字句),洗腦制約讀書人。漢語人從此難識漢字音義之關係。
明代首創用八股文開科舉士,桎梏青年學子思想。更有一學者梅膺祚編《詞彙》一書。把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河洛話第一部有系統介紹漢字的字典)更改。
《說文解字》一書,搜羅漢字9,343字,分篇在540部首中。漢學上,這540部首就如西方文字之alphabet,a、b、c……26個字母一樣,漢字9,343字是由540個母字分生出來的,不認識這540母字的唸音及字義,就無法理解河洛話!「母以子為貴」的「子」字有時可以唸「母」字音,「母」字不可以唸「子」字音,這在河洛話文法上叫「形聲」。
另,清朝初年設「博學鴻儒」科,編《四庫全書》,把前朝留下的漢文典籍做一整理,表面是攏絡前朝讀書人,減少反抗,骨子裡卻是洗腦,篡改古文典籍,更改字形,讓讀書人認不得古字,自然不識古音。此外,亦大興文字獄,對文字稍有異議,動輒抄家滅族。
四、第四次劫難:國民黨南渡台灣,古漢語、河洛話幾遭滅絕。
台灣人原本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人口,均能講流利之河洛話(雖然書寫不甚正確)。國民黨敗逃來台後,為穩固政權,提倡國語(北胡語),竟規定國小兒童不准在學校說河洛話,違規者掛狗牌罰錢。更規定,電視或廣播電台,一天只有一小時河洛話節目,行之十幾年,致使明滅如風中之燭的河洛話,幾近滅絕。今日,六十歲以下的台灣河洛話族群,已經鮮少有人能用流利河洛話對話了!
現今,民進黨執政,雖有心要回復河洛族語,在小學規定每週有一小時族語課,但是所用教材的書寫字常出現錯別字,青年學子宛如學與漢語無關的另一種語文一樣,徒增負荷,又無助於增進閱讀。
五、結論:本書旨在說明河洛話,就是古漢語。
只要知道河洛話的正確寫法,讀五胡亂華以前的古文,倍感親切易懂,因為《詩經》、《史記》、《漢書》、《論語》、《世說新語》等古書一樣就是用河洛話寫的,而漢字第一部有系統的字典《說文解字》,亦是東漢學者許慎先生用河洛話寫的。本書在「古字篇」及「字義篇」裡,多所舉例解讀。河洛話、台語,有音就有字,且字字都是古文常見的字。
「語言」無疑是維繫一個民族團結、復興的紐帶。希伯來語曾經是古代猶太人的語言,《舊約聖經》是用希伯來語寫成的。猶太國被羅馬帝國滅亡後,猶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接受所在國的語言,導致希伯來語逐漸消失。十九世紀猶太復國運動興起後,提出了「一個民族,一個語言」的口號。以色列通過教育,使希伯來語成為一種表達力強、辭彙豐富的活語言——官方語言。
沉寂了兩千多年的古語言——希伯來語,又復活靈活現,重建於今日。古漢語、河洛話族人,有為者亦若是!
筆者才疏學淺,本書疏漏之處,在所難免,祈請諸位專家學者不吝指正。
導讀 歷史上,河洛話有四大劫難
河洛話如前述,本是一字多音,但傳承至今卻變成講話音與讀音不盡相同?何以如此,要回歸歷史,歷史上河洛話曾遭受四大劫難,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
一、第一次劫難:五胡亂華、晉室東遷,漢語從一字多音簡化成一字一音。
河洛話自周、秦、兩漢、魏、晉一脈相傳,與古羅馬帝國立國千年皆用拉丁語一樣,首都住民或士大夫階級皆用河洛話溝通及書寫(偏遠地區自有方言存在,像羅馬帝國時期官方用拉丁語,地方百姓用德語、法語、英語等)。
直至晉朝末年,八王之亂,晉室王朝互相殘殺,北方遊牧民族趁隙入侵...
目錄
導讀
卷一 古字與古音篇
卷二 典故篇
卷三 字義篇
卷四 會意、轉注、假借、形聲篇
卷五 尊音與卑音;正、反義音篇
卷六 避諱音篇
卷七 主動與他動篇
卷八 兩字讀一音、一字讀兩音篇
卷九 草、木、蟲、魚、鳥、獸篇
卷十 避實就虛音篇
卷十一 常用語末助詞篇
卷十二 疊韻篇:雙聲連語、三聲連語、四聲連語
卷十三 古文導讀篇
索引
導讀
卷一 古字與古音篇
卷二 典故篇
卷三 字義篇
卷四 會意、轉注、假借、形聲篇
卷五 尊音與卑音;正、反義音篇
卷六 避諱音篇
卷七 主動與他動篇
卷八 兩字讀一音、一字讀兩音篇
卷九 草、木、蟲、魚、鳥、獸篇
卷十 避實就虛音篇
卷十一 常用語末助詞篇
卷十二 疊韻篇:雙聲連語、三聲連語、四聲連語
卷十三 古文導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