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傷是一場自我內在的朝聖之旅
這本書是記錄、反思與整理,
作者描繪如何從一段挫敗的婚姻中走出來,
並且尋回「如我所是」的經驗與體悟。
書中分享了五個重要的階段:覺察.接納.轉化.設限.創造;
每個階段以心理學的知識為基礎,以及運用自身的一切資源,
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完成內在改變的歷程……
◎2018年入圍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類節目
「謙言萬雨」主講人∕潘雨青老師力作
‧創傷是學習的開始!我們終於有機會好好認識自己;可以從其它的角度,重新賦予事件新的意義;能從過去挫敗的情感關係體悟到不同的經驗。
‧謝謝我們身上的新傷舊痕,這些創傷經過療癒,轉化成進化版的情感種子,重新「長出」愛人的勇氣與能力!
‧如果現在有契合的伴侶很好,如果還是一個人也很好,只要這些都是來自於你的自由意志,你將會感覺很好,你將會感到幸福,你將會清楚地意識到──真正的幸福並不需要對方的成全;真正的愛來自於悅納我們彼此真實的樣子!
作者簡介:
潘雨青∕心靈相契‧溫柔相見
1972年生,亞洲大學醫學暨健康管理學院心理所畢業,大學就讀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目前為心理健康促進講師。主講「謙言萬雨」入圍2018年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類節目。
曾獲邀至台塑集團、統一集團、富邦集團、王品集團、海昌集團、巨大精機、矽品科技、順德工業、環隆科技、美律實業…等集團;中油、自來水公司、台灣電力公司、中華郵政、欣中天然氣…等企業;各工會、組織、國際社團、醫療院所,以及各級政府、機關、學校…等擔任講座,或是工作坊的教練與帶領人。每年不定期於社區大學與空中大學兼課。
曾獲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輔導金手獎,致力於促進大眾心理健康的推廣教育。
國際認證員工協助專業人員培訓專班DEAP第三期結業。閒暇之餘,從事心靈油畫創作及教學,為溫柔時光心靈藝文空間主持人。
◎潘雨青老師 授課專長
大眾心理健康預防系列
職場心理健康系列
情感教育心理學系列
性別主流化∕性平教育系列
親∕子職教育系列
情緒管理∕調適系列
組織∕人際溝通系列
自我成長∕心靈教練系列
藝術探索療癒系列
◎E-mail:yuchingpan2099@gmail.com
◎FB粉專:潘雨青 授課筆記
章節試閱
一、改變從覺察開始
▍最遠的旅行,是從自己的身體到自己的心,是從一個人的心到另一個人的心。
——宮崎駿《風之谷》
如果你也準備好了,我要邀請你和我一起一步一步走出暗黑之谷,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我決定不再自己欺騙自己。
我是真的不快樂,我感受不到任何的喜悅與平靜,我要帶著勇氣和對自己的愛,重新認識現在的這個我,我得知道我到底怎麼了?第一步就從覺察自己開始,覺察指的是發覺和觀察,發覺自己是怎麼成為現在的這個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感受、思考及行為有著怎樣既定的模式,以及對自己的人生造成的影響又是如何。
發覺自己的心理歷程就像是拼出一張藏寶圖那般讓人期待又害怕,因為不知道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寶藏,是藏在黑山的雲深不知處,還是萬水天涯的盡頭,但你知道有許多像你我一樣願意勇敢的人,也在拼湊自己的藏寶圖,我堅信當挖掘出屬於自己寶藏的那一天,我們自會再相逢的!
我很喜歡韓劇《流氓醫生慧靜Doctors》裡的一句台詞「相愛之人必是療癒彼此傷痛之人」,說的就是透過我們彼此真誠地對待,遺憾和傷痛得以彌補與撫平,但遇到下一個懂得相愛的人之前,我們得先清楚自己的遺憾和傷痛是什麼?還有它們到底藏在哪兒啊?存在我們關係中的地雷和隱藏的情緒按鈕究竟是什麼?我們要把屬於自己的藏寶圖拼湊完成,如果遇到那個也拼好圖的人,我們會知道的。
所以拼好藏寶圖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別把你自己都一無所知的遺憾和傷痛,任性地要你的伴侶為你負責彌補和撫平,在關係中任性久了,對方也會有關係倦怠症的,你聽過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吧,在關係中也是同樣的意思。
情感教育的內涵就是「學習處理與自己的關係」,這意味著當關係中的「我」選擇了改變,兩個人之間的動力系統會跟著流動和改變。這裡說的改變,是指關係中的兩個人會各自往「自己選擇」的路走下去,可能對方選擇跟著調整磨合,我們走在同樣的道路上,變得更親密、更相愛、更能理解對方;也有另一種可能,我們不再是彼此選擇攜伴同行的人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為何很多人對目前的關係很不滿意,卻寧可停留在僵化的模式和型態中,因為我們對於「為何我改變了,我們卻走不下去了」感到困惑與焦慮,甚至覺得自己的改變是錯誤的決定,然後又回到原來的僵化模式中,繼續維持著雙方緊繃的不快樂,直到耗損彼此到關係殘破不堪。
還有第三種的可能性,我選擇了改變,對方選擇用他自己既有的模式和我同行,你可能會說,那兩個人都很累吧!真相是他比你累,人需要刻意維持才能保持一成不變的模式,需要刻意就要控制,而你選擇了改變成長,改變之流不小心就會讓他的刻意脫軌,對於一個害怕失控的人來說,相信我,他崩潰的機會比你高,如若彼此還相愛,那就容許他崩潰吧,這段關係就會發展出一個嶄新的局面,或許比你想像的還要好,也可能演變成第二種可能性,但不論如何,你們的關係不再是僵化無解的狀態,這真是一件好事!
練習相愛的本身就是一場冒險和學習,是一場來自於你自己的選擇,就像你願意練習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也將選擇的權利溫柔地交還給對方,這份溫柔就是第一個改變,這就是一種愛自己、愛他人的練習,如果對方沒有選擇和你走同樣的路,那麼將是他此生最大的損失,因為他錯過了一個開始懂得愛的人了!
二、啟動覺察之鑰:認識自己
▍右手不知左手要做的事,左手不曉得右手想幹什麼。
我們便是這樣不知所措、自我迷失……
——村上春樹《斯普特尼克戀人》
希臘德爾菲(Delphi)是一處重要的泛希臘聖地,就宗教意義而言,是為希臘人提供自我認識的唯一途徑,其中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入口處刻著三句箴言,其中一句就是「認識自己」,據說哲學家蘇格拉底對於慕名前來請求他解決問題的人,都會先問對方是否去過阿波羅神廟了嗎?意思所指是來問者了解自己嗎?對於自己所遭遇的問題有深刻的理解嗎?
我很喜歡把這個故事放進我的授課內容中,因為那能直指人類社會中的盲點,人們習慣遇到問題就去找一個能立刻幫忙解決問題的人或神,因為透過第三者來處理事情,比較輕鬆不費力,而且自己不用負責任,不須面對衝突。
但我們現在說的不只是我現在肚子餓了,找個地方填飽肚子的問題,我們說的是「關於一個人愛著另一個人」的事,所以不要企圖用「偷吃步」來面對關係議題,那會讓問題愈來愈複雜,我舉幾個例子你就會懂了。
有個父親帶孩子來找我,他說:「老師,妳比較厲害,我已經沒法度了,他在學校開口閉口都是三字經,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他就是不肯改,跟我頂嘴也是滿口的三字經」,這位父親在跟我說話的同時,一邊巴著孩子的頭,一邊對著孩子罵「X,你這個不成樣的崽子(這是國語,請自行翻成台語)」,又轉頭對我說:「老師,拜託你,幫我教這個孩子吼某?」孩子同時蹦出一句:「X,就是有你這種不成樣的老杯,我是跟你學的。」接著又是一陣混亂,我如何處理的細節就不說了。
聽完我講這個事情,你是不是哭笑不得?對,我也是。對於這樣一個不知所措的父親,我真的可以理解他對孩子的求好心切,但也同樣發現了孩子習慣罵髒話的原因,你說,我有啥本事,可以讓孩子不再罵髒話?
有個老公到大陸擔任高階主管多年的太太來找我,她說:「老師,我實在不能忍受我老公那麼老了還是個媽寶?」在我蒐集我需要資料的同時,她一邊回答我的提問,還一邊不忘數落她先生的種種不是,我問她:「我聽到妳說了很多不滿意先生的狀況,我有些納悶,如果他是那麼糟的人,當初妳選擇嫁給他的理由是什麼?」她停頓了幾秒,然後說:「我喜歡他孝順,因為我覺得一個孝順的男人,對太太和家庭也會有責任感的。」
孝順?媽寶?是一體兩面吧!所以,我能做的是反映給她看看這個狀況,我說:「好像當初願意和他攜手共度人生的原因,和現在厭惡他的原因有些相似。」這位太太聳了聳肩,語調不太一樣了,她說:「是啊,孝順和媽寶是一樣的,只是自從我公公過世後,每次他從大陸回來都回老家陪他媽好幾天,我也很久沒看到他了,我和孩子也很想念他,我們自己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變得好少,所以每次看他急急忙忙地趕去看他媽,都有一股莫名的火氣,我們常為這件事情吵架,到後來,他回台灣就乾脆待在他老家,也不回來了……」
她的眼中閃著一絲淚光,她心中想的是,她知道先生孝順,但她也很渴望被先生關注和需要,只是這樣未被意識到的內在情感需求變成了她攻擊先生的理由;身為長子的先生因多年在外地打拼,對於未能善盡照顧年邁母親深感愧疚,在父親過世後希望能多盡點孝道,選擇回台時多陪陪老母親,卻引發太太的不滿和攻擊。
第三者(專業人員)的角色不是當彼此的傳聲筒,而是如實反映關係的樣貌,協助關係中的兩人看見彼此的情感需要,練習向對方說出自己的需求,並且協調一個可以兼顧彼此內在渴望具體可行的做法,如果雙方都有「意願」和「勇氣」面對關係中的問題,難題能解!因為還有愛,所以事能成。
所以你知道,這位具有真知灼見的蘇格拉底,為何一定要詢問來問事的人,有沒有去過阿波羅神廟了吧!這位影響人類思想至遠的巨擘認為認識自己是一件重要的事,而我個人的體驗是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但認識自己又何嘗是件容易的事情。
每認識自己的一部份,就是找到這張獨一無二的藏寶圖某部份的拼圖了,我要先聲明,能系統性地寫下這些體驗性的文字,是因為我走過了那個歷程,面對那個歷程我是五味雜陳,點滴在心頭,若不是藉著對自己的好奇心與愛來認識、理解那個我,在發現自己不曾看過的面向時,我可能因為太過於震驚和恐懼而逃之夭夭了。
所以,我也鼓勵你,如果反覆咀嚼閱讀這個章節文字的同時,你也燃起了一股想要理解自己的心意,那麼,請你牢記務必要帶著對自己最大的善意、好奇心和愛來探索自己、理解自己、認識自己。
一、改變從覺察開始
▍最遠的旅行,是從自己的身體到自己的心,是從一個人的心到另一個人的心。
——宮崎駿《風之谷》
如果你也準備好了,我要邀請你和我一起一步一步走出暗黑之谷,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我決定不再自己欺騙自己。
我是真的不快樂,我感受不到任何的喜悅與平靜,我要帶著勇氣和對自己的愛,重新認識現在的這個我,我得知道我到底怎麼了?第一步就從覺察自己開始,覺察指的是發覺和觀察,發覺自己是怎麼成為現在的這個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感受、思考及行為有著怎樣既定的模式,以及對自己的人生造成的影響又是如何。
...
作者序
【序言】願我永保純真與善良
我以我自己的故事來寫這本書,但必須聲明的是,一旦以故事的角度來敘說,就意味著這是一個主觀的視角,一個以「我」的角度感受、經歷並且體驗的世界。社會心理學的說法是,當人們在說一件事時,其實說的是他們所感知的事實、經歷過的感受和一連串記憶的組合版本,不一定就是客觀的事實或真相。
結束婚姻後的十年間,我以為只有我在受苦,一直到透過輔導工作和許多人接觸過後,才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當我們把以為的事實和客觀的真相畫上等號後,很容易陷入「我是受害者」的情緒泥沼中而無法自拔。
「我承認我」在感情的路上跌了個狗吃屎,傷痕累累;和「他害我在」感情的路上跌了個狗吃屎,傷痕累累,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前者說的是我的感情,我選擇的,我負責,即便失敗了,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後者說的是我是不得已的,他們都不是我選的,都是因為發生了……的事情,所以我們才交往的,現在變成這樣,也不是我願意的。
我是從後者走到前者的過來人,這是一場感情道路的學習之旅,更是一場自己內心的朝聖之旅。
創傷是學習的開始!我們終於有機會好好認識自己;可以從其它的角度,重新賦予事件新的意義;能從過去挫敗的情感關係中體悟到不同的經驗。
我謝謝自己身上的新傷舊痕,這些創傷經過療癒,轉化成進化版的情感種子,重新「長出」愛人的勇氣與能力,勇氣指的是我開始願意對自己誠實,願意嘗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又或者是能勇敢說出自己對感情的恐懼之處等;能力指的是我知道自己在這段關係的位置?知道自己怎麼了,並且有意願加以改善或調整。
如果現在有契合的伴侶很好,如果還是一個人也很好,只要這些都是來自於我的自由意志,我感覺很好,我感到幸福,我清楚地意識到,真正的幸福並不需要對方的成全;真正的愛來自於悅納自己真實的樣子!
哲學家尼采說:愛,總是出現在崎嶇的學習之路的盡頭。
我深刻地痛過,但仍願自己在愛中永保純真與善良!
潘雨青 于2019.1.15
【序言】願我永保純真與善良
我以我自己的故事來寫這本書,但必須聲明的是,一旦以故事的角度來敘說,就意味著這是一個主觀的視角,一個以「我」的角度感受、經歷並且體驗的世界。社會心理學的說法是,當人們在說一件事時,其實說的是他們所感知的事實、經歷過的感受和一連串記憶的組合版本,不一定就是客觀的事實或真相。
結束婚姻後的十年間,我以為只有我在受苦,一直到透過輔導工作和許多人接觸過後,才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當我們把以為的事實和客觀的真相畫上等號後,很容易陷入「我是受害者」的情緒泥沼中而無法自拔。
「我承認我...
目錄
序言 願我永保純真與善良
第一章 愛,總是出現在崎嶇的學習之路的盡頭
一、Something Wrong ?!
二、讓我們痛苦的是我們自己的詮釋
三、我真的是一個很糟的人嗎?
四、以「我不夠好」為假設的人生
五、處理與自己的關係
第二章 覺察
一、改變從覺察開始
二、啟動覺察之鑰:認識自己
三、我,是怎麼看我自己的
四、發現我到底是誰?
五、我的原生家庭
六、自我與家庭信念/價值觀的影響
第三章 接納
一、接納的本質就是接納整個歷程
二、臣服發生過的一切(過去)
三、允許有其他可能性的發生(未來)
四、承擔及享受允許的結果(此時此刻)
五、去感受與傾聽你的感覺
第四章 轉化
一、轉化是日常生活的實踐
二、溝通分析學派
三、依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
四、薩提爾模式中的家庭溝通姿態
五、分手是下一站幸福的開始
第五章 設限
一、小心冒牌老師的教誨
二、沒人應該為你的期待負責
三、設立界線能讓關係更親密
四、關係中的忠誠與背叛
五、有效處理差異與衝突
第六章 創造
一、關於真愛這件事
二、讓你自己快樂
三、做對方最好的朋友
四、我敢在你懷裡享受我孤獨
五、後記:心靈相契、溫柔相待
參考資料
序言 願我永保純真與善良
第一章 愛,總是出現在崎嶇的學習之路的盡頭
一、Something Wrong ?!
二、讓我們痛苦的是我們自己的詮釋
三、我真的是一個很糟的人嗎?
四、以「我不夠好」為假設的人生
五、處理與自己的關係
第二章 覺察
一、改變從覺察開始
二、啟動覺察之鑰:認識自己
三、我,是怎麼看我自己的
四、發現我到底是誰?
五、我的原生家庭
六、自我與家庭信念/價值觀的影響
第三章 接納
一、接納的本質就是接納整個歷程
二、臣服發生過的一切(過去)
三、允許有其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