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醫學公認的證型至少有311種,且尚未規範化,症狀約有500種左右。錦方號稱10萬,其實遠遠不止此數。
《本草綱目》所載1800餘種藥物,僅按二味或二味以上組成一個方劑計算,經排列組合可組成的方劑將是一個天文數字。本書作者兩綱--陰、陽,與八要--氣血、寒熱、燥濕、虛實,將體質分型為六大人體體質,可將複雜的證型深化與簡化,將病證深化到體質分型,將311種證型,簡化為五種病理體質質型。
先抓住兩綱八要,辨明了主要病理體質類型,然後再辨明亞型或複合型,辨質選方,隨質加減,必可獲效;然後逐步細化,探索體質類型背後的五臟六腑、十四經脈的病理基礎,再做分析,加減用藥,則可獲高效速效。
中醫學的啟蒙教學如按兩綱八要刪繁就簡,理論研究與方藥藥理也可集中力量從兩綱八要入手,必不致漫無邊際。
匡調元體質病理學分型及臨床特徵:
【正常質】體壯力強、面色潤澤、胃納佳、耐寒暑、口微乾、二便調、脈有力、舌象正
【燥紅質】形弱消瘦、口燥咽乾、內熱便秘、尿黃短少、飲不解渴、少眠心焦、五心煩熱、喜涼飲、耳鳴聾、脈細眩數、舌紅、少苔或無苔
【遲冷質】形體白胖、面色不華、形寒怕冷、唇淡口和、四肢冷、肌冷自汗、大便稀溏、夜尿清長、毛髮易落、耳鳴聾、喜熱飲、脈沉無力、舌淡胖、嫩齒印
【倦恍質】面色白、氣短懶言、乏力暈眩、心悸健忘、脫肛感、動輒汗出、子宮下墮感、手易麻、月經淡少、脈細弱無力、舌淡
【膩滯質】體型肥胖、中脘痞滿、口甜黏、身重如裹、大便不實、口乾不飲、胸滿昏眩、脈濡或滑、舌苔膩
【晦澀質】膚色晦滯、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膚甲錯、絲縷斑痕、痞悶作脹、脈沉澀緩、舌青紫
作者簡介
匡調元
一九三一年七月出生,江蘇無錫人。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專家委員會委員。一九五六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自一九六○年學習中醫學後,就一直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病理研究。
一九七七年發表了「體質病理學研究」,一九八四至八五年在美國BOWMAN GRAY醫學院病理科工作,研究白種人與黑種人的體質類型。一九八八年起開展體質病理學與體質食療學的實驗研究。
出版有:《中醫病理研究》《體質食療學》《中醫體質病理學》《中醫病理學的哲學思考》等專著,而《人體體質學》一書乃集作者畢生研究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