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是依據國家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編製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結合港澳人士學習普通話的難點,以及本人多年來輔導香港人士學習普通話的切身體會,為各界人士和在校學生學習普通話及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而編寫的。
內容包括簡明的普通話知識、普通話水平測試介紹與訓練等內容。普通話知識部分,從大家學習和參加測試的實際需要出發,貫徹“精講多練”原則,注重內容的實用性、針對性、系統性和可讀性;採用教材體例,聽說讀寫全方位訓練,理論簡明,訓練材料豐富,便於操作。測試部分,對全國統一的新的測試內容,按照便於學習者快速掌握的原則重新進行編排,力求有所創新:對3500個常用字和常用字外的測試用字精心組詞,以便在語境中把握;對輕聲詞,分類排序,方便記憶;對兒化詞,首創為兒化發音分類,便於切實把握;對“選擇判斷”三部分的普通話詞語、句子,標注拼音,以方便學習者學習;對文章,鑒於佔篇幅巨大而極易看到,不再羅列原文,只有重點地提示發音,同時首創慢讀錄音,極益於切實把握音準這個關鍵環節;對說話題目,合併話題或部分內容,減輕負擔,並列出提綱發思路,幫助參試者根據自身情況準備說話內容。
香港、澳門還缺乏普通話的語言環境,本書特意選編了諸如香港的節慶、地鐵站名、香港概況詞語、實用短句、日常問候語等練習材料,希望大家準確熟練地掌握,並養成在儘可能多的場合使用普通話的習慣,這樣才能不斷、切實地提高普通話水平。
本書拼音中“一、不”、重疊形容詞和句末助詞“啊”以音變後的實際讀音標注;可讀可不讀輕聲、兒化的則在注音前標注實心圓點“•”。
本書配有大量MP3錄音,含測試用易誤讀字詞、輕聲兒化詞、方音辨正詞語、聲韻調詞語練習及全國通用的60篇測試用文章慢讀等。我們在常速朗讀時注重了語音的標準(男女聲普通話都是一級甲等),也注意了文章內容和思想感情的表達,力爭使大家覺得在語音和朗讀技巧上還有些模仿價值。我們也誠懇地歡迎大家指出我們的不足,以利於我們再版時改進。普通話是以口耳相傳的,光看書肯定學不會,對學習內容反覆聽,反覆模仿,然後注意書面訓練和日常應用,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大家在使用本書的過程中有甚麼意見、建議、需要或疑問,歡迎和我聯繫。最後,祝大家早日學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在普通話測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邢捍國 於深圳
給考生的話
——關於普通話水平測試前準備的幾點建議
(1)測試第一、二項—讀字和多音節詞語,各100個音節中,每個聲母出現次數一般不少於3次,不超過6次;每個韻母出現次數一般不少於2次,不超過4次;4個聲調出現次數大致均衡;兩個上聲相連的詞語不少於3個,上聲和其他聲調連讀的詞語不少於4個;輕聲詞語不少於3個,兒化詞語不少於4個(應為不同的兒化韻母);60篇朗讀作品聲母、韻母的選定數應該有相對的幅度;3分鐘的說話中用的字詞又難以確定。所以,被測者存在的任何一種方音問題,都會在測試中有所表現,難以隱瞞、迴避。所以大家在測試準備中應該把自身存在的每一類方音都認真地加以矯正,並熟練地應用於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形成良好的習慣。 港澳普通話學習者平時相對缺乏普通話的語言環境。有條件時,可到北京、深圳這兩個通行普通話的城市旅遊、消費,多與當地普通話較標準者進行口語交流;也可在香港多看多聽內地、港澳等地的普通話電視、電台節目;或常組織一些“普通話沙龍”活動或朗誦、講故事、繞口令等比賽,營造學習訓練普通話的氛圍。
(2)參加測試前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測試又要求學員對60篇文章和30個話題達到相當熟練的程度。這都要求參試者把普通話的訓練落實到平時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在普通話學習上是不大奏效的。
(3)大課培訓不能解決個人的具體問題,特別是音準問題,所以個別輔導必不可少。輔導時,可讓學員用教師的書去讀,教師在學員書上標出學員讀錯的字,以便學員糾正。
(4)多聽有關的錄音,開始最好是看書聽錄音跟讀,這是解決音準和語調問題的捷徑。
(5)要以掌握常用詞和實用的語音知識為突破口。
(6)當不能確認一個字的讀音時,可以把它放在你最有把握讀準的詞或短語中來幫助識記,如“捺”可放在“橫豎撇捺”中幫助確認。
(7)對朗讀的60篇文章必須先讀準,再讀熟,而絕不能相反,否則發音錯誤成了習慣就很難糾正。
(8)說話應有中心,有條理,才能組織好材料。
(9)培訓時可讓學員每人準備一兩個話題,大家互相交流,然後對每個題目都結合自身實際列出提綱,並試說一遍。
(10)測試前最好來一次模擬測試。教師計時,讓學員在模擬測試的過程中全程錄音,這樣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有助於學員實際測試時在話筒或測試教師前保持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