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圖書獎」、 「中國好書」——《這裏是中國》的第二部!
百年重塑山河,建設改變中國
100年來的中國,發生了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見證者,對此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本書分為連接、重組、家園、夢想四部分,將打造一種全新的架構,記錄現代中國正在經歷的藍色星球上前所未有的地表塑造。
通過獨特視角的敘述以及極致的視覺體驗,在書中,你將會看到:中國是如何一步步跨越大江大河、跨越高山峽谷、跨越海峽海灣,將這個龐大的國家連成一體的:中國是如何實現前所未有的資源大範圍調動重組的;中國正在為恢復青山綠水、恢復美好家園而做的各種努力;中國不僅重塑了地表,還在仰望星空的道路上不斷奮進。
作者簡介:
星球研究所
星球研究所,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業的地理科普傳播機構,內容涉及地理、地質、天文、生物、建築、工程、考古等多個學科領域,致力於和讀者一起「解構世界萬物,探索極致世界」。2018年,星球研究所被人民日報社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為「中國十大科普自媒體」。2019年推出典藏級國民地理書《這裏是中國》,圖書獲得「中國好書」、「文津圖書獎」、「中華優秀科普圖書」等榮譽。
作者序
序從三大時間尺度看中國地理
歷時近兩年,《這裏是中國2》終於和大家見面了。
在上一本書中,我們帶領大家從空間上理解中國地理,以三級階梯為主綫,展現中國從西到東、從荒原到人間的地理環境變化。而從這一本開始,我們將帶領大家從時間尺度理解中國地理。
我們可以用三個時間尺度來理解中國地理。
第一個時間尺度,是6500萬年來的中國。6500萬年來,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形成了中國的三級階梯,塑造了華夏的山山水水。這是數億年來,藍色星球上最重要的造山事件。我們因此擁有全球最多的極高山,擁有全球最大的中低緯度冰川活動中心,擁有全球典型的季風氣候,擁有作為亞洲大江大河源頭的亞洲水塔。這樣極致的華夏山水,值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去記錄。
第二個時間尺度,是1萬年來的中國。1萬年來,從農業起源開始,我們創造了藍色星球上最燦爛的文明之一。我們改造地表,建設農田、村鎮、城市,那些宏大的文明遺跡,至今在這片土地上存留和延續。這樣燦爛的中華文明,值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去記錄。
第三個時間尺度,是100多年來的中國。100多年來,從清朝末年開始修建鐵路、公路,到現代中國正在經歷藍色星球上前所未有的地表塑造,包括各種連接全國的基礎設施,如鐵路、公路、橋樑、港口等,各種前所未有的超級工程,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三峽工程等,還有最大規模的城市崛起。我們正在經歷這一過程,見證這一過程。這樣巨變的現代中國,值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去記錄。
三個時間尺度,三個宏大的主題——華夏山水、中華文明、現代中國——構成了一個從自然到文明、從傳統到現代的豐富多彩的中國,也構成了我們「這裏是中國」系列接下來三本書的主題。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以此為契機,我們優先從100年的時間尺度開始,為你呈現現代中國的地理面貌。
100年來的中國,發生了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見證者,對此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而本書將打造一種全新的架構,一定會讓你對現代中國擁有全新的認知。它分為四個部分,包括連接、重組、家園、夢想。你將會看到中國是如何一步步跨越大江大河、跨越高山峽谷、跨越海峽海灣,將這個龐大的國家連成一體的;你將看到中國是如何實現前所未有的資源大範圍調動重組的;你將看到中國正在為恢復青山綠水、恢復美好家園而做的各種努力;而在最後一章,你將看到我們不僅重塑了地表,還在仰望星空的道路上不斷奮進。
此外,這次也將同樣給你帶來極致的視覺體驗。185位攝影師和16家機構的265幅攝影作品、星球研究所設計師和地圖師精心準備的80張製圖,尤其是4張最長可達1.6米的拉頁,將展現一個「長長的中國」。
請和我們一起繼續那個夢想:
有一天,我們要將中國的雪山看遍!
有一天,我們要將中國的江河看遍!
有一天,我們要將中國的城市看遍!
⋯⋯
這裏的「我們」,也包括你。
星球研究所所長
耿華軍
2021年5月1日
序從三大時間尺度看中國地理
歷時近兩年,《這裏是中國2》終於和大家見面了。
在上一本書中,我們帶領大家從空間上理解中國地理,以三級階梯為主綫,展現中國從西到東、從荒原到人間的地理環境變化。而從這一本開始,我們將帶領大家從時間尺度理解中國地理。
我們可以用三個時間尺度來理解中國地理。
第一個時間尺度,是6500萬年來的中國。6500萬年來,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形成了中國的三級階梯,塑造了華夏的山山水水。這是數億年來,藍色星球上最重要的造山事件。我們因此擁有全球最多的極高山,擁有全球最大的中低緯度冰川活動中...
目錄
目錄
推薦序1 用科普,講好中國故事 vii
推薦序2 重塑一片山河,改變一個國家 ix
序 從三大時間尺度看中國地理 xi
100年 建設改變中國 xiv
1 連接
① 鐵路 鐵骨中國的煉成 052
② 橋樑 進擊的中國跨度 084
③ 隧道 中國人的穿山之路 116
④ 進藏之路 此路只應天上有 140
2 重組
① 電力 14億人全民通電 174
② 煤炭 中國60%的能源來源 204
③ 南水北調 超級工程,談何容易 218
④ 西氣東輸 一場乾坤大挪移 256
3 家園
① 國土綠化 平凡的生命,偉大的工程 282
② 霧霾治理 對流層保衛戰 312
③ 國家公園 大熊貓最後的棲息地 338
④ 大壩 十萬「勇士」的誕生 364
⑤ 長江防洪 看得見、看不見的防綫 386
4 夢想
① 火箭 中國人的飛天之路 410
② 神舟 一個國家的記憶 430
③ 北斗 排星佈陣20年 460
什麼是新中國 483
參考文獻 528
目錄
推薦序1 用科普,講好中國故事 vii
推薦序2 重塑一片山河,改變一個國家 ix
序 從三大時間尺度看中國地理 xi
100年 建設改變中國 xiv
1 連接
① 鐵路 鐵骨中國的煉成 052
② 橋樑 進擊的中國跨度 084
③ 隧道 中國人的穿山之路 116
④ 進藏之路 此路只應天上有 140
2 重組
① 電力 14億人全民通電 174
② 煤炭 中國60%的能源來源 204
③ 南水北調 超級工程,談何容易 218
④ 西氣東輸 一場乾坤大挪移 256
3 家園
① 國土綠化 平凡的生命,偉大的工程 282
② 霧霾治理 對流層保衛戰 312
③ 國家公園 大熊貓最後的棲息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