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fall: The Spectacle of Now》
這不是一本圖鑑導覽。
以前的人選出了七大奇觀,冠冕堂皇,彷彿他們內心中都有一把丈量世界的尺。對照之下,現在活著的我們反而顯得不知所措。不知所措,我很喜歡這個詞,原意為不 知道該將手腳放置在哪裡。距離人類登陸月球的四十二年之後,我們每日每日無所適從地登錄所有自己擁有的帳號;無所適從地讀著報紙、看著電視;無所適從地等待世界末日來臨。
因此,即使這本的主題是作「世界奇觀」,即使我稍微提及了最初被劃定的七大世界奇觀,即使用日常生活的物件開啟得以一窺當代藝術樣貌的小窗,即使你認知到原 來利用控制雷射光束可以使日光燈管發出獨一無二的聲響來,即使規劃了一間臺灣汽車旅館的寫真記錄,或者,即便是瀑布尚未有自己的app。但這一本「世界奇觀」或許是也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
《Waterfall: Invisible (Cities)》
我原本不是要做一本關於城市的書,最初開放投稿的主題叫做黑與白,在某個層面上來說看不到顏色,在低限度的觀看前提下,我想知道依這個主題蒐集而來的題材我 可以做出什麼樣的瀑布。每每編輯瀑布的過程就如同拓荒一樣,我也不曉得前頭有什麼,但繼續往前走下去無論如何都會開出一條路徑,通往某處。我看著這些的作 品,許多許多是城市的景色,街上的日常劇場,但情緒上卻又多半是私人的,善感的,而我面對一座城市的關係也是如此。我想好吧,我把它們拼成一個和城市有關 的地圖,就算是歪曲零散的模樣也好,用以覆蓋關於觀看這件事。我從來都不覺得城市是摸得到的,它只是一個相較比對下的產物,我們身處其中讓它活著。
書裡面的作品都不過是我撿拾到的一小角,大象城堡、斯德哥爾摩或是台北,有些眼熟的風景和事件,柏林的飲食記錄,香港印象,衝突,戀情,巴黎拾獲的明信片等 等,只是我們剛好於彼於此而已。後注裡有篇以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住民群落為主體的創作計畫,是以相反的面向讓城市這個意象更清楚一些。回到最初,收在書末的羅蘭山和虛構百景則是在講觀看這件事,除此之外,最後再順帶一提聆聽的種種作為延伸的回應。
《Waterfall: FOOD》
吃是什麼?進食就是最基本的一件事,和呼吸一樣,就是活著。
我喜歡看各家文學裡,細細描述料裡用餐的片段,想像厚度薄得恰到好處的雲片糕(老殘遊記),或者煮一餐義大利麵的過程(發條鳥年代記),還有抄寫過葛楚與戀人在巴黎的用餐日記(愛麗絲‧B‧托克勒斯的自傳)。那些即使是表面的文字內容依舊可以讓我在片刻身陷其境,無需過多解釋,人對食物的印記(imprint)是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