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出版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普魯士新教傳教士郭實獵(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編譯的《萬國地理全集》佔有一席重要地位。
這部1844年由香港刊行、「世所鮮見」(魏源語)的世界地理書,在清廷被迫簽下城下之盟《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二三年後,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它闖進儒家典籍牢固統治的晚清士人學者的閱讀世界裡,成爲一扇軒敞的窗牖。它拓寬魏源(1794~1857)、徐繼畬(1795~1873)等的視野,讓他們得以窺探屋外遼濶的天空與世界,帶來了知識世界的沖擊;它開啟了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先河,推動了清代地理學的發展,其影響是極大且深遠的。
惟這幾十年來,學者均未能在歐美圖書館尋得這書,僅從魏源《海國圖志》內所輯錄文字略窺其貌。直到2003年,作者始在英國利茲大學圖書館裡發現了它。今據之爲底本,校定其文字、疏通其內容、指明其失誤,並作詳細之註解。經數年努力,作者終於克服在校勘、註釋時所面對的種種困難,完成了這部《全集》校注本,爲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世界地理思想史提供第一手素材。
冀望這校注本的刊行有助於學者對它做更具體深入之研究,築起高屋麗砙,結出更多碩果,填補19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