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2 項符合
首屆方修文學獎獲獎作品集:詩歌卷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這本《詩歌卷》為首屆方修文學獎(2008-2010)詩歌組的獲獎作品集,收集了田思的《島和雨林》、王濤《滄海桑田》和呂育陶《尋家》。
《島和雨林》是田思近年來的新詩作品集,內容包括個人情懷的吟唱與對民族文化的謳歌,兼及政治諷刺詩與感時憂世之作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以婆羅洲民俗和史實為背景的長篇敘事詩,這是新馬一帶寫作者較少涉獵的題材,田思作出大膽而創新的嘗試。
《滄海桑田》包含詩人在出生地邦咯島生活時所書寫的以海洋為主題的海詩;詩人離開海島後,在一個山腳下的園林裡生活的詩歌;此外是詩人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旅遊所寫的詩篇。這些詩篇,反映了詩人認真投入現實生活過程,再現了詩人生命與感情的抒情樂章。
《尋家》內容涵蓋作者和親人在小城的童年記憶,對逝去家園的懷念與反思;汶川大地震、日本福島輻射洩漏、南亞海嘯,則體現人文關愛的一面;最大部分則是政治詩,戲謔嘲弄馬來西亞僵硬的種族主義,以及種種不公的政策,強烈表現出513種族暴亂事件之後華裔的困境。
作品評語 首屆方修文學獎(2008-2010) 詩歌組獲獎作品評語
關於《島和雨林》的評語
在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的熱帶雨林裡以古老的漢字書寫 “歷史的滄桑”,一起“放聲歡唱波濤和土地的歌”,在泣血的河畔,“惦記著雨林中綠色的夢”。—— 這是大島賜給詩人的無限泉源,讓作品對土地有了真摯、多元與貼切的描繪,當中對大自然的關懷,對社會變遷的焦慮,都有其獨特的觀察視角與省思。 ⊙希尼爾
詩人生在塵世,筆下於是帶著五光十色。說“於是”說得輕鬆,實則寫作的人都清楚,詩風的多變、題材的多樣,考的功力,遠不是外界如何就能自然生成。“書寫婆羅洲”,為故鄉立言,誠意可感。 ⊙林康
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詩歌創作,其題材、體制、文本規模與造型等多樣化,語言樸素乾淨而有變化,意象鮮活而有創意。 ⊙ 梁三白
題材廣泛,涉及友情、親情、文化、教育、政治、災難、古跡、歷史等等,大都能寫出題材的意義,而且詩意濃郁,技巧不落俗套。 ⊙韓弓
關於《滄海桑田》的評語
出身馬來西亞邦咯島漁家的作者,以其家庭與自身在海上生活經歷與不幸遭遇為題材,反映了馬來西亞漁民大眾的現實處境;作者以其在離開海島後於半島從事桑林種植的生活感受,抒發了一個年輕詩人追求詩歌藝術的真實情感與堅忍的生命力。其作品繼承了馬華現實主義文學的傳統,且具有明顯的融合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特徵,儘管作者在詩歌語言存在一些缺點,在馬華詩壇低迷的現時,《滄海桑田》無疑是馬華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一項成果。 ⊙吳岸
詩意盎然,意境清新,境界高尚,充滿生活氣息、自然氣息、鄉土氣息,洋溢著積極進取的樂觀情緒,讀來心情愉悅,美感奇佳。 ⊙韓弓
關於《尋家》的評語
筆下印證了繆斯可以有多種面目。時而銳利,時而柔情。可以寄懷,經營細緻的心緒;可以鞭笞,直面現實的不公。取材和切入點的選擇,鋪展時採用的不同手法,常有大膽、貼切而不乏新意之處。 ⊙林康
詩具現實感和現代感,大都意象豐富,結構嚴密,感情飽滿,語言新穎,常有引人拍案的詩句。 ⊙韓弓
田思
原名陳立桐(應桐),古晉出生。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系學士,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碩士。在獨中任教凡四十年。現任砂拉越開放大學講師,同時也是砂拉越華人學術研究會副會長。曾出版《田思散文小說選》、《田思詩歌自選集》等各類作品約二十部。1999年獲砂拉越州政府頒發各民族文學獎。
王濤
原名鄭進寬,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邦咯島,另有筆名莎露羚等。出版詩集:《漁人的晚餐》,《只有浪知道我們相愛最深》等多種;編著《詩評吳岸》。曾任《清流》文學季刊主編,目前為《風雅頌》詩刊編委。
呂育陶
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美國康貝爾大學電腦科學系畢業,現為投資銀行電腦部資深經理,馬來西亞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曾獲臺灣時報文學獎,花蹤文學獎,海鷗文學獎,馬來西亞優秀青年作家獎等。著有詩集《在我萬能的想像王國》,《黃襪子•自辯書》等。
總序
讓我們為本土華文文學的發展、繁榮而共同努力
⊙長河
第一屆方修文學獎是辦成了,也取得了好收成,我們希望開展這樣的文學獎活動,能夠促請作者傳揚新馬華文文學關心社會、關注生活、關懷民情的優良傳統,鼓勵作者多創作反映本土社會現實、民眾生活及其精神狀態的優秀作品,激勵作者負起社會責任,深入思考人們生活的客觀物質環境與人們主觀精神世界的各種問題,把握時代精神,關注歷史動向,體察民眾生活訴求、意願,寫出有助於人們深刻認識社會實況及瞭解人們生存的問題和生命的價值,提升人們的思想情操、精神境界,這樣,有效地發揮文學旳影響作用,提高人們的素質,以利於囯家社會的向上向善發展。
從文學史上我們看到,一切優秀的作品,都深刻地反映歷史的前進要求,具體地記述民眾心靈的呼喚,形象地詮釋適應社會文明發展的價值觀。就以新馬華文文學史情況來說,從戰前、戰後以至當代的華文文學,許多優秀的作品,都能形象地、感性地記錄了戰前、戰後以至當代新馬歷史社會發展的情況,生動地、深刻地反映了華族(有時也兼及其他族群)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經歷和生活意願,如反對封建專制,反對英國殖民地統治,反抗日本侵略,以及爭取國家獨立、改革社會、創造新生活等社會實踐和社會理想。希望我們的作者以此共勉。
我們相信,舉辦文學獎除了有利於鼓勵創作,還可以向讀者推薦優秀的作家作品。例如這一屆方修文學獎,每部得獎作品都經過五位資深作家擔任的評委認真審閱、評比,並由多數評委認同、讚賞;這些優秀作品的可讀性高,值得推薦。
我們舉辦方修文學獎,重視參獎作品的創新成就。我們知道,文學是不斷發展著的,總是經過繼承、借鑒、創新這個過程;而創新正是建立在繼承先輩作家、借鑒同時代本土作家與外國作家傑出創作成果的基礎上的。通過這樣的創新,有意識地汲取文學觀念與流派、思想內容與表現形式以及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優點,從而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這樣的創新蔚成風氣,必將使到許多作品更具有時代感和吸引力,有利於促進文學的發
展、繁榮。我們瞭解,創新不是簡單的標新立異、獵奇求怪,不是無視于歷史社會、現實生活、民眾心聲而一味追求極端自我的心靈幻境或奇妙意象;這類作品,不能讓廣大讀者看得懂,更談不上產生共嗚,而是只能讓作者孤芳自賞或讓有同好的小眾玩賞的文字遊戲。那是文學的歧途。我們希望有出息的作者不要走進這樣的死胡同。總之,思想內容是作品的根本,思想內容依靠表現形式來展示,來讓讀者瞭解、感動,從而起到潛移默化、影響
人們思想感情、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的作用。方修文學獎鼓勵作者致力於藝術創新,寫出思想性藝術性良好結合的優秀作品。從這次評獎結果,看出有關作者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這裡,讓我談談有關參獎作品的得獎與不得獎問題。我是這樣看的:舉辦文學獎的機構總是預先制定參獎作品要符合評獎的要求或標準,得獎作品要有優越的特色,並獲得多數評委的賞識(這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規則),當然這裡存在評委審美評價的差異(因此各評委的評分是有差異的)等。從作者的角度來說,每位元作者所創作的作品,不一定每部都突出,都讓人(包括作者本人)滿意,而且既使自己滿意,別人不一定也滿意。因此,在多部作品參與評比中,有的參獎作品不入選,是正常的;同樣正常的是,這次作品不得獎的作者,下回如有作品參獎,不排除可能入選獲獎。而且,跨地區的文學獎的評比,僅僅是當屆參獎作品的評比,並不是不同時限不同地區整體作家作品誰高誰低的評比。再說,作品的價值並非一次評獎就成定論,而是要經過時間(一兩代甚至更長時間)的考驗,要經過許許多多讀者的閱讀和反復評論,才會有定論。希望作者對自己有高標準,嚴要求。我們知道,創作有個提升、超越過程。希望我們的作者努力筆耕,以期超越自己,超越他人。
總之,文學獎的舉辦,就是要激勵作者自強不息。讓我們新馬兩地作者,為新馬本土華文文學的發展、繁榮而共同努力!
ii 鳴謝
iii 總序 讓我們為本土華文文學的發展、繁榮而共同努力 ⊙長河
vi 首屆方修文學獎(2008–2010)獲獎作品篇目
vii 首屆方修文學獎(2008–2010)評獎委員名單
vii 方修文學獎執行委員會名單
viii 關於方修文學獎緣起
ix 首屆方修文學獎頒獎禮照片及新馬報章新聞一瞥
xiii 首屆方修文學獎(2008–2010)詩歌組獲獎作品評語
島和雨林 田思
2 麻六甲組詩
13 心園牧歌
14 廣場秋千
15 絕句 —— 悼遊川
16 詩人
17 流放
19 都市傳奇
21 島和雨林
22 荷蘭街
23 花與葉
24 取暖
25 不再Diam Diam
26 我寫了一首遊川的詩
27 豪宅
29 鬧市/詩人
31 災難之後必有熱淚
33 女字是怎樣寫的
35 我還想跳舞
36 壓不扁的微笑
37 高原組詩
41 回家的感覺
42 奧運煙花
43 我的心掉落在巴里奧的鹽井
49 獻給帽山拓荒先烈
52 紫花
54 華夏雲帆濟滄海
56 消失的夢穀
59 甘蜜街
61 古鎮三燈
64 我們的花園學校
66 扯鈴歌
68 高腳盤上的舞者
70 生物新品種
72 樓殤 —— 悼趙明福
73 佳節組詩
79 豬籠草
80 螢火蟲
82 投奔怒海
84 聽張鷹吹塤
85 登泰山遇雪
87 黃乃裳
91 羅芳伯
滄海桑田 王濤
海島記憶
94 邦咯島掠影
95 浪人
96 漁人的晚餐
97 補著破網的父親
99 補網 —— 致父親
101 海上來電話
102 待父歸
103 正是離別時刻 —— 懷悼父親鄭炎崇
105 如魚你死 —— 悼弟弟鄭振隆
106 一尾疲倦的魚
107 一匹馬
108 再戰大海
桑林夜墾
112 桑林夜墾
114 桑葉上的織夢者
115 憩
116 雨靜靜地灑著
117 天使鳥
118 火鳩鳥
119 鳥歌
121 百香果
123 桑椹子
125 雨情
126 空氣草 —— 夢在夢深處朦朧著微笑
127 金毛雞
128 七裡香
129 曇花
130 如夢曇花
132 YESTERDAY 三日花
133 樹悼
135 觸摸土壤的夢的手 —— 致有機耕種專家何贊能先生
136 刨椰馬
天定歌吟
137 擺渡 —— 致方修先生
138 道路 —— 獻給方修先生
140 天定河頌(朗誦詩) —— 為曼絨文友會慶祝創會25周年獻詩
145 消失的羅夢
147 寬容之歌
148 終極
149 夜裡的歌聲
151 人像
152 石油的話
153 光與黑暗
154 馬來亞虎
155 路 —— 致曦林
157 生命與真理
158 信仰
159 向青春致敬
161 信心
162 生命之喚
163 我的馬來鄰居
164 娜西樂瑪
165 泣笛
167 流逝
168 今夜我們擁抱大海
170 一個中東小孩的心聲
171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戰爭
大地行蹤
174 東江
175 赤水行腳
177 水的啟示 —— 遊都江堰
179 細葉榕
180 中國杉王
181 手印贊 —— 遊安慶五千年文博園偶見
183 維港燈語
185 旗
186 地道深坑
187 追尋 —— 古芝地道
189 讚美
190 獨弦琴 —— 在越南河畔夜聽民族音樂獨奏
192 我依然愛海 —— 悼念鄺海星詩長
193 詩人、大海、大草原 —— 致蒙古詩人森哈達
尋家 呂育陶
196 尋家
199 災後 —— 記日本福島五十死士
202 公考•一九八七 —— 記1987年茅草行動
204 餐桌 I
206 餐桌 II
208 土地 —— 所以土地是一切爭執的主題
211 從祖父的骨灰閣望出去
214 從島至島
216 建築
218 拐杖 —— 致方肯
220 如是白晝太黑
222 瑜伽誦
224 未完稿
227 在健身院的跑步機上
230 你也許還在寫字 —— 記汶川大地震
233 浮生
236 未來的戰爭
238 我的五一三
241 後巷,2057
243 重遊 —— 記2004年末南亞大海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