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本書收錄林春美的十一篇論文,雖然篇幅不大,但相當有分量。批評的方法從認同探究、形象批評、文學體制分析到意識型態批評,都達到相當的水平。從大論題到個案,有宏觀也有微觀。
〈馬華文學的中國情結(1978~1995)〉〈從“動地吟”看馬華詩人的身分認同〉〈如何塑造奧斯卡:馬華文學與花蹤〉是對文學制度的批判;〈慾望朱古律:解讀徐志摩與張資平的南洋〉〈男性注視下的女性幻象:從靜水到野店說潘雨桐〉〈女身境地:小論1990年代潘雨桐小說的女性〉〈從華玲到吉隆坡:商晚筠的女性之旅〉是女性形象批評;此外還有批評李天葆的寫作風格的〈州府人物連環套:李天葆與張愛玲〉、批評黎紫書的歷史意識的〈誰方的歷史:黎紫書的“希斯德里”〉等。
旅台學者及作家黃錦樹為本書作序。
目錄:
3 序:馬華女性文學批評的本土探索之路 ◎ 黃錦樹
15 馬華文學的中國情結(1978~1995)
30 從“動地吟”看馬華詩人的身份認同
46 如何塑造奧斯卡:馬華文學與花蹤
60 我們的父親母親:嘉應散文的書寫模式
79 慾望朱古律:解讀徐志摩與張資平的南洋
95 男性注視下的女性幻象:從靜水到野店說潘雨桐
110 附錄 女身境地:小論1990年代潘雨桐小說的“女”“性”
117 從華玲到吉隆坡:商晚筠的女性之旅
139 州府人物連環套:李天葆與張愛玲
152 誰方的歷史:黎紫書的“希斯德里”
182 附錄 輕巧與深刻的兩難問題:小論《微型黎紫書》
190 本書論文出處
193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