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臺灣港埠大多座落於沖積土層或海埔新生地,該類土層質地鬆軟,在強烈地震侵襲下,不僅結構設施會因強波震盪而受損,鬆軟土層也可能發生液化現象,導致設置其上的結構物喪失支撐而受損,或側向液化土壓增大而傾移。臺灣雖未曾遭遇如日本阪神地震神戶港一般港域全面性的損壞,但局部性的災害也嘗發生過,相關議題值得探討。
由於國內大多數之港口並非天然良港,而是以抽砂浚填之人工港口,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可能發生土壤液化現象,造成港灣碼頭向海側位移、傾斜與沉陷等災害。本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於91-93年度執行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分別於臺中港、臺北港、高雄港及蘇澳港,完成井下地震及液化之監測系統,期盼對港灣地區之之震波放大效應及液化潛能,能有進一步之瞭解。另本計畫在碼頭結構物之探討上,主要是運用二維數值模式,分別以超額孔隙水壓之激發,及弱化土壤變形模數與強度之方式,針對高雄港、臺中港等港區,進行地震對港灣各碼頭災況之模擬分析,藉此瞭解港區模擬地震之災害期況,以做為港區地震防災之參考。
因此,本計畫依上述災況及可能需求,分別進行(1)港灣井下地震監測及地震力之模擬分析;(2)彙整港灣地區碼頭主要類型及地震災況案例;(3).以判別分析之統計方法,建置本土化之液化分析模式,並對西南沿海重要港區進行災況模擬分析;(4)以數值方法如STABL、FLAC程式,探討臺中港重力式碼頭受震行為;(5)以有限差分法之FLAC程式,模擬分析高雄港第四貨櫃中心自由場之可能受震災況;(6)以有限差分法之FLAC程式,模擬分析高雄港120號碼頭之可能受震災況;(7)以二維數值方法如STABL、FLAC程式,探討臺北港板樁式碼頭受震行為。這些成果可作為災前預防、災時應變及災後重建計畫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