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3 項符合
日本戰後小劇場運動當中的身體與空間的圖書 |
![]() |
日本戰後小劇場運動當中的身體與空間 作者:林于(立立) 出版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出版日期:2009-12-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174頁 / 27 x 20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315 |
![]() |
教育學習 |
$ 332 |
![]() |
中文書 |
$ 333 |
![]() |
政府出版品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本書從「身體」與「空間」兩個面向,來觀察日本戰後的小劇場運動。日本戰後的前衛劇場運動可以被定位為「小的劇場」的戲劇運動。「小的劇場」的空間特徵,讓「小劇場運動」在劇本結構、表演概念以及導演美學上展現出不同於先前「新劇」的藝術表現性。「身體」或者「肉體」是日本戰後前衛劇場的中心辭彙。唐十郎提出「特權肉體論」、寺山修司宣言「肉體的復權」、鈴木忠志提出「肉體的生活史」,並從日本傳統藝能的表演方法當中萃取出一套表演身體訓練體系「鈴木方法」,土方巽在他的舞踏當中追求一種虛弱死亡的身體「衰弱體」,以「自我否定」的身體做為舞踏表現的美學。如果說「小劇場運動」是在日本戲劇在劇本結構、表演概念以及導演美學上所面臨的一次「藝術地平的轉換」的話,那麼,在這個轉換過程當中,「小的劇場」的空間性格,以及「身體性」的戲劇觀對於日本戰後劇場的美學本質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