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序
相濡以沫-記一位臺灣學者與一位康巴漢子的漢藏情誼
二○○九年八月流亡藏人達瓦、索朗、貢噶、桑傑、旺真至瑞士籌備「尋找共同點」的漢藏會議,蘇教授提早從臺灣遠道至日內瓦參加會議,我則是為了晉見巴理仁波切而早到。第一天晚餐是蘇教授慷慨拿出稿費買單的,我們才發現瑞士物價過高,後來三天我以「妹西(Merci,謝謝)」和「繃久(Bonjour,日安)」兩詞彙在日內瓦超市採買食材與美酒,在西藏流亡政府日內瓦辦事處為籌備小組當了三天廚娘。從達瓦開門接待蘇教授旁觀籌備片段,看得出他倆深厚情誼。彼時我們三人曾一起漫步日內瓦街道,一路聽他倆閒話家常,原來他們是舊識老友。
蘇教授每年從高雄搭高鐵到臺北只為達瓦主導的西藏問題研討會,每一次蘇教授都會給我一篇夠份量的學術論文放入會議手冊,每每我送上微薄的出席費,蘇教授都塞回來叫我回捐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幾度聽達瓦講起蘇教授:蘇教授去我結古父親家裡拍了家人的相片、蘇教授要寫流亡中的選舉制度、蘇教授要了解臺灣藏傳佛教各佛學會設置全貌等。達瓦在給蘇教授稿件文章前,常交辦我修飾文句、校對錯字,所以我也有機會了解他倆的文章往來情誼。
一位臺灣謙謙學者,一位康巴耿直漢子,看似遙遠不相交的兩人,因為漢藏交流因緣,臺灣學者對西藏的好奇不斷,康巴漢子對好友的傾囊支持,他倆合作多年,為中文世界呈現漢藏友好合作的典範。蘇教授這兩年整理對達瓦的訪談,一個敢問,源源不絕地提出問題;一個肯答,毫無保留地知無不言。
訴諸文字成書,擲交給我校稿,看得我心驚膽跳,真是大爆幕後真相,真的要把後台故事公諸於世嗎?既然蘇教授認為學術無價、達瓦主張真相無懼,我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且讓我們仨的文會,相忘於江湖。
盧惠娟
狼媒西藏節目主持人
二○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自序
天竺猶有未歸人
人生無處不青山,據說是毛澤東在一九一○年秋離鄉讀書臨行之前所做,那年他僅僅十七歲;達瓦才仁一九九二年離開家鄉青海玉樹的結古鎮,前往印度,那一年他已經二十八歲,沒有詩詞,只有對父親永恆的思念,至今天竺猶有未歸人。不論他的人生行至何地,儘管歷經艱難險阻,自有青山而無處不在。他跟他在受訪內容中所表露出來的風格是一樣的,實誠坦率中有溫文的智慧,也有固執不妥協的剛毅。
達瓦才仁先生是我在這個「社會大學」裡頭浮沉的指導教授之一,一九九七年暑假開始,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期間,偶然在一個臨時參加的民運會議上遇到達瓦才仁先生,從此開啟了我對印度流亡藏人社區的好奇與追索。幸好認識他的時候已經進入網路的時代,達瓦才仁先生在無數的電郵之中,不厭其煩地對我進行「一對一家教」,討論主題範圍包括印度流亡藏人社區概況、西藏的史地和文化、藏傳佛教的奧義、中間道路與漢藏對話等等,他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從中在知識上受益不盡,也讓自己在西藏研究的領域中關於「印度流亡藏人社區的政治與社會」這個議題,得以陸續寫作、出版《流亡中的民主:印度流亡藏人的政治與社會》、《民主在流亡中轉型:二○一一年三月達賴喇嘛聲明『退休』與『政教分離」的新噶倫赤巴、藏漢對話和在台流亡藏人政治與社會》、《流亡中的『轉世』:在『預立遺囑』與『金瓶掣籤』之間擺盪的藏漢關係》等三本專書(藏譯其中前兩本)、期刊論文或時論。
也因為這一段翰墨因緣,並在許多達蘭薩拉的好友們協助下,我也才能有幸多次到印度達蘭薩拉拜謁、訪問尊者 達賴喇嘛。
儘管「中間道路」仍不見容於北京,但是這條尊者 達賴喇嘛指引的道路與「西藏獨立」並不相同,達瓦才仁先生駐臺期間始終用盡全力予以闡釋。轉眼之間,達瓦才仁先生駐臺十二年了,任期結束;從去年開始,陸續對他進行訪談,以他口述後整理出來的逐字稿為基礎,反覆修改和增補資料,成為本書。
特別感謝吳文瑋先生無私的協助!
蘇嘉宏
輔英科技大學教授
二○二一年六月十八日